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中国将在未来的30年内重新成为世界科技的强国

已有 3024 次阅读 2014-7-22 22:43 |个人分类:国家时事|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中国, 30年, 科技强国

中国将在未来的30年内重新成为世界科技的强国

 

蒋继平

2014722

 

最近科学网对中国科技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人认为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历史中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曾经领先世界科技很长一段时间。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领先的是技术和制造工艺,不是科学发现和创新,尤其是对人类生活影响深远的近代科技发明和创造,中国人远远比不上西方人。

我不是搞历史研究的,从小也很少有机会和兴趣阅读历史书籍,所以,对这样的话题没有发言权。不过,虽然对中国过去的科技成就在世界科技界的贡献心里没有定数,但是,根据最近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趋势,我认为中国在未来的30  年内将成为世界科技的强国,将会起到引领世界科技的作用。

我的预测是建立在以下的一些事实和逻辑推理上的。

  1.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大力提倡,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  并采取实际的行动,制定和推行各种人才计划。这些人才计划从一开始的以引进为主,到现在的引进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的举措,给中国的科技界注入了研发创新的活力,导致了中国科技界人才济济的空前盛况。

  2. 海归人才的作用是双重的。这些引进的海归人才,他们不但带来了西方的最新科技知识和科研方法手段,而且传导着西方文化的信息。这些西方文化信息是西方社会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社会体制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基础,当然也是科研发明创造的重要基础,所以,海归带来的信息可以对中国传统的体制产生一些影响,打破几千来年来形成的固定不变的逻辑思维模式。我的意思是,这些海归人才将起到育种家的作用,他们将把西方的知识技术,社会体制的特性,思维逻辑推理的格式和中国的固有文化体制进行有效的杂交。这种杂交将会产生一些非常重要的成果,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体现出杂交优势的特性。

  3. 科研环境的改善。由于政府对科技研发的重视,加上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科研方面的投入已经具有相当规模,一些必要的硬件设备几乎与西方强国很接近。而且政府强调科技创新,为科技人员提供了应用知识和才能的场所,所以,科研的软环境也在不断的改善中。

  4. 中国的科研人才基础雄厚。这个雄厚的人才基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数量,另一个是质量。在数量上,中国每年有几百万大学毕业生,在世界上可能属于真正的第一位。我估计这个数量在不远的将来仍然会增高。在质量上,中国的高中生受到非常系统的基础教育,尤其是数理化的基本知识,中国学生可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最优秀的学生群体之一。有了这样的人才基础,出几个世界级的科研成果是一件不难的事。

  5. 中国人聪明能干。我发现中国人真的很聪明能干。近代中国本土没有出现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不是中国人愚笨,而是社会大环境抑制了人们发挥聪明才智的潜能。在这点上,海外华人的表现可以用来作为最好的注解。同样的中国学者,在海外可以获得诺贝尔奖。还有,海外学者的子女在海外的表现也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我的儿子和女儿在他们的美国同学中的表现非常突出,成绩一般遥遥领先。顺便说一下,我和太太两个月前去看望大学中的女儿。她的美国同学,也是室友,告许我们,她非常敬佩我们的女儿,原因是她们两人几乎上同样的课,一学期一共五门课,我的女儿3A+, 一门A, 一门A-, 而她本人最好的成绩是B。她说她们这个系是美国这个专业最好的系,竞争极其激烈,因而,她无论如何努力,还是得不到A的学分。我说这点,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实事求是地提供一个实例。其实,我的儿女在海外中国人的子女中属于平均水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海外华人的子女都很优秀。

综上所述,政府政策上的支持,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的改善,海归人才作用的发挥,雄厚的人才基础,加上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中国将在未来的岁月中获得科技方面的重要进展,成为世界科技界的强国和主要贡献者。我估计若干年内,中国科学家一定会在诺贝尔奖上获得突破, 30 年后,诺奖对于中国学者来说,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813870.html

上一篇:地球演化之我见(3)
下一篇:越来越严重的现代科技依赖症
收藏 IP: 74.118.233.*| 热度|

1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