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主动出击也许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出路之一

已有 2152 次阅读 2019-1-23 09:38 |个人分类:观点交流|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高校, 成果转化, 私企, 产品, 基金

主动出击也许是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出路之一

蒋继平

2019年1月23日


今天在科学网首页看到一篇文章, 题目是: 科技成果转化: 努力把论文写在产品上。 文章的作者是康岩, 出处是人民日报。文章一上来提供了如下的信息:


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一直是热点话题。据教育部《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的数据显示,全国各类高校全年专利授权数共229458项,合同形式转让数仅为4803件。


我根据这个数据计算了一下, 这个成果转化率只有2%左右。 那是一个非常低的利用率。

看到这样的信息, 我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我认为这种现象是相当不正常的。

因为我长期生活在美国, 又在私企从事科研, 所以, 对中国高校的科研活动不是很清楚, 因而,本来不应该对此发表任何言论的。 不过, 我思前想后,虽然觉得这种事与我毫无关系, 但是, 凭我在美国几十年的科研经历,我觉得把我在美国遇到的科研成果转化的经历与国内同行们分享一下也许可以起到互相交流的效果。

在我的科研生涯中, 遇到过几次企业与大学合作开发新产品或者新技术的个例。下面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那是在1994年, 是Petoseeds 和康内尔大学之间的合作。 当时为了寻找和确定蕃茄抗白粉病的基因, Petoseeds  因为实验室条件很有限,就与康内尔大学的一位教授合作, 共同来对付这个课题。结果很理想, 很快就获得了实验需要的结果。 这个科研成果一方面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在一流专业期刊, 另一方面, 立即被企业利用。 合作双方各得所需, 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这个事例提供一个信息, 那就是大学可以用走出去与企业合作搞研发的方式来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益。

事实上, 美国的许多大学和企业都有合作研发的合同和课题。 大学利用自己优良的实验室和人才,企业提供必须的资金和材料, 获得成果后双方共享。 这样的话, 这些科研成果就可立即起到转化的效果。

我觉得美国的一些大学教授经常主动出击, 到企业寻找合作伙伴。 一方面为自己的实验室寻找资金来源, 另一方面为企业解决急需解决的科研难题。

也许是我的错觉, 我好像觉得中国大学的某些教授们有点用闭门造车的方法来从事科研。

基于以上的认知, 我想中国的高校应该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到企业去寻找合作机会, 一方面为自己寻找科研经费和课题, 另一方面为企业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科研难题, 使科研课题有实际应用价值, 并在成果转化上一步到位。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1158613.html

上一篇:施之心舒, 受之心亏
下一篇:越活越觉得自己幼稚和无知
收藏 IP: 71.208.2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9: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