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出书扎记(1)--出版最慢的第1本书

已有 5335 次阅读 2008-3-24 11:10 |个人分类:个人介绍|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出书

出书扎记(1--出版最慢的第1本书

张学文2008-3-23

1.         上小学时我就在想,写书的人真了不起。到大学后知道某老师是某书的译者,感到自己可以与写书的人近距离接触了,他们不是神。但“写一本书了不起”是我青年时代的观点。

2.         确实,书是怎样写出来并且被出版的?这当中的故事自然是很多,而且五花八门。如今我告别青年时代已多年,而这些岁月中出版社所出版的我的书居然超过了10本(如果包括内部印的,合计20本)这也许是对我童年幻想的回报。这里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

3.         作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我参与编写的书多是科学技术方面的。包括专著、文集、编译、图集、主编、程序集和表集。其中有的印了上万册,有的不足1000本。

4.         60年代末我作为气象预报人员自学了信息论,70年代初我结合自己对天气预报问题做的信息分析在同行看来是比较希奇的事。在文化大革命的哪个年代几乎没有杂志,而我的这些自己消化和研究的结果比较系统(是我数年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成果),于是1974-1975年我就写成了“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的书稿,单位出面油印了200册,作为内部交流。看着厚度有3厘米的书稿,我感到这已经是一本“书”了。是冬,我把油印本寄给科学出版社要求出版。

5.         我,一个在边疆工作的技术员,在哪个特殊的年代居然要出版书,这近乎是不可想象的事。也许是我写的内容确实没有前人涉及的领域,出版社为此对我本人进行了长期、多方了解,跨过1978年中国政治的分水岭,《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一书1981年正式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6.         一本书从投稿到出版居然跨了6年头!这确实是我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的书的出版经历。这太慢了,但是想想哪个70年代,想想我的身份,还是值得高兴的。看到我的书在书店里买,我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它毕竟是我无师自通的科学独立探索活动的一个里程碑。该书13万字,印2800册,定价1元,它很快销售一空,有人告诉我出版社再版了,可他们没有通知我。该书的出版没有找我要出版费,给我稿费好像是100多元,是我当时2个月的工资。

7.         从信息论的角度对预告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这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探索,吴贤伟(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司长)向我推荐一本德国人写的类似名称的书,我看了,感到那里引用信息论等学科的一般知识多而对气象问题的深入程度没有我做的那么深。由于气象学术界对信息论陌生,该书出版以后几乎没有正式评论。据说在年轻人中有激烈的辩论,云南的一位在气象杂志的一文章中谈到了书里的很多论点,我高兴的是他理解和宣传了我的认识,我遗憾的是他根本没有提我的书。我向杂志社追问,对方说,他们把参考文献给删了。让我苦笑不得。

8.         2007年丑纪范院士在一篇论文中讨论天气预报问题,他把我在该书的重要结论(预报方法不能创造信息量只能提炼原始资料里具有的信息量),作为重要观点来引用。我感到30年前我得到的重要结论距离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依然有漫长的路。最近2007-2008,我把该书的电子稿放到我的个人网站上。

9.         以上主要从出版侧面谈了一本书的产生。其实,核心点首先是你为什么要就这个选题写成书,这个选题是从那里来的,你是否有能力完成它,以及这本书是否具有比较严谨的系统性等等这些环节。作为论著,它不能只有他人的成果,让你来汇集一下,“著”是需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依我看,自己的东西至少应当占30%以上。否则只能算是你编的书。而编与著是有重要区别的。

10.     《气象预告问题的信息分析》之所以成书,一方面是我对气象比较内行,另外一方面是用气象工作者还不熟悉的信息论知识来分析气象,即这个书本身就占到了两个知识领域的交叉点上。这个新颖性使这个图书选题有了优势。书的内容的前后的逻辑关系和整体性也是它具有一本书的资格的重要标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19269.html

上一篇:地上出彩虹--事实与预言
下一篇:后台?!
收藏 IP: .*| 热度|

3 朱晓刚 黄河宁 檀成龙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