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这个忙我一定帮

已有 3189 次阅读 2019-4-27 16:12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同事找我帮忙修改论文,主要作者是会宁县中学教师陈定栋。陈老师改进砂田苹果耕作技术,变全园覆砂为树行内覆砂成垄,垄间用来灌溉、施肥、耕作、机械行驶、种植绿肥等。没等同事说完,我就一口应承下来,这个忙我一定帮,不是因为受托看面子,而是因为发明人是农村教师,业余研究果树栽培技术,发表论文一不图名,二不图利,只是想推广自己的发明成果,是真心要推动科技进步;更因为新技术把砂田这一传统的农业技术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林业技术,令人眼前大亮。近日,论文发表在《林业科技通讯》2019年第4期上。

“车入皋兰境,惊奇睹异观。群星天上落,五谷石中繁”,这是诗人王传明眼中的砂田胜状。砂田流行于兰州以北干旱地区,能够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阻止地表泛碱,在年降雨量不足400毫米的条件下种植粮油瓜果,不用灌溉就能获得好收成,而且品质优良。兰州一带最讲究吃砂田西瓜,瓜瓤沙酥,甘爽甜美,相比起来,水浇地的西瓜只能与菜瓜为伍了。兰州四大特产之一的大板黑瓜子就产于砂田。三十年前,会宁人开始在砂田中种植苹果,其果品明显胜过一般灌溉果园,果肉甜脆,亚赛冰糖,更是周边人的最爱。当地砂田苹果2018年被确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注册了“会宁苹果”商标。

砂田由耕地表面覆压砂石而成,压砂厚度10厘米左右。砂田的覆压和种植很麻烦,要求精细周密,马虎不得。砂石要从河滩挖取。砂石经河水长期冲洗干净,其中不含泥土,否则就会粘结,起不到覆砂作用。曾听亲历过其事的同仁介绍,砂田耕作十分繁重:先要仔细揭起覆砂,扫净地表,施肥翻耕,再压实重新压砂;细砂混入土中会造成土壤板结,就像混凝土一样;砂中混入泥土则会造成砂田迅速老化失效。砂田要全部人工作业,田面不能行驶农用机械,否则砂石被压入土壤造成板结。陈老师的新技术把全田覆砂起垄成带状覆砂,看似简单一变,却使砂田果园耕作焕然一新:砂垄保留覆砂优点,垄间带用来耕作施肥,可以像一般农田那样实施机械操作,一举消除了砂田固有的弊病。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观念创新关键在于创意。田忌赛马故事中,孙膑一反按对等方式比赛的经验,采用“下对上,上对中,中对下”的方式取得二比一获胜的结果。很多人不服气:如此简单,我也能想到。问题在于,孙膑之前,人人都认为对等赛马天经地义;孙膑之后,人人都是诸葛亮。神话传说,魑魅魍魉是山林中的一类鬼怪,善于夜静人深的时候出来魅惑害人,使人神魂颠倒,意识模糊。这类鬼怪一旦被认清形貌并呼出其名,顷刻隐形遁迹,烟消云散。其实,许多难题就是魑魅魍魉,人纠结其中,同样神魂颠倒,吃嘛嘛不香,三月不知肉味。陈老师介绍:自费参观得知果园种植绿肥,不仅具有生草覆盖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还能大幅度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但在砂田果园中却无法实施;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出外打工,留守的妇女老人经营砂田果园备极辛苦,令人心疼又心酸。陈老师为此茶不思饭不想,日日捉摸求解之道,终于想到砂田起垄做法。

砂田起垄非常符合果树生长特点。果树根系分布范围大,在保证树行内覆砂保持土壤水分的前提下,能够留出足够机械行驶的垄间带,垄间带内灌溉施肥能够被果树根系充分吸收利用。果树根系分布较深,垄间带内种植的绿肥属于草本植物,根系分布浅,与果树井水不犯河水,竞争水肥的现象比较轻微。相比于树行砂垄下被覆盖的土壤,垄间带土壤水分蒸发散失较重,容易发生轻度干旱,使得果树根系部分处于湿润环境,部分处于干旱环境,能够增强果树的抗旱抗病能力,生长健壮,就像人饭吃七分饱一样。砂垄贫瘠干燥,不利于病菌滋生繁衍,具有一定的防病作用。苹果树腐烂病非常厉害,树冠下潮湿容易暴发式蔓延,防不胜防。砂田苹果很少发生苹果腐烂病,原因就在于覆砂能保持树冠下清爽,卫生状况良好。也就是说,简简单单的砂田起垄措施,一举发扬了砂田、机械操作、土壤耕作、绿肥覆盖四项技术之长,而避免了各个单项技术之短。有鉴于此,陈老师的新技术特称为砂垄甽作。

甽是个多音生僻字,读犬、读圳、读准、读旬,含义相近。东汉刘熙的《释名》解释:甽读作旬时特指山脚处接受径流的地方,如同吮吸山坡肥润膏泽。陈老师的新技术促成垄间带灌溉施肥,恰与读作旬的甽一样。甽作是我国古代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又称区田法。据《汜胜之书》记载,传说区田法为商朝伊尹创造。区田指在平地农田中挖出的带状或块状区域,深约30厘米,在其中进行精耕细作,种植农作物,具有保墒保肥、便于人畜运水灌溉等优点。李风岐、 张波两位先生在《陇中砂田之探讨》中考证认为,砂田始于明朝中叶,距今约四五百年。李、张两先生还转记了两则砂田发明的传说。一则称某年甘肃大旱,赤地千里,田鼠盗窃麦粒运回洞中储藏,往来行走中带动砂石覆盖住遗落的麦粒,次年有人注意到这样的麦苗生机盎然,穗大粒饱,仿效试验发展成为砂田。另一则称某个大旱年份,有老农在一块大青石下见到冒缝而生的麦苗,搬开石头发现石头底下湿润,于是悟得压石保墒的道理。由此可见,陈老师的砂垄甽作新技术看似简单,却暗中继承发扬了甽作和砂田两大古法,为果园机械化精耕细作和有机化、生态化、可持续化果品生产开辟了新天地。

民间有很多陈老师这样的发明家。他们不仅要殚精竭虑解决难题,冥思苦想寻求突破,往往还会遭遇周围人的不理解,乃至讥笑嘲讽。央视十频道《我爱发明》栏目对此有充分揭露。当初一口应承帮忙,内中也有感于民间发明家们的不容易。陈老师的忙,我一定要帮,赵老师、钱老师的帮,我也一定努力帮。

2019年4月27日于兰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631-1175806.html

上一篇:柳絮
下一篇:国槐冬季疏枝桩橛萌蘖
收藏 IP: 221.7.39.*| 热度|

4 张全成 杨正瓴 杜芳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