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不择路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jwang989

博文

音同义同,语文基本规律之一

已有 2400 次阅读 2019-3-16 13:06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我观语文久矣,发现一个规律,即音同义同律。语文就是语言文字的缩称,口语中不能分割的意义单位称为词,如脑袋、苹果等;词被记录为符号就称为文字,例如口语中“脑袋”一词被记录为“脑”“袋”两个字。汉语文以单字词为基干,单字词再组合多字词,从而描述缤纷多彩的世界。音同义同指两个读音相同的字词,其含义也往往是相同的。比较汉语和英语,就能找出音同义同的例子。英语中的moon和loon均为月之意,前者为单词,后者为词根;汉语中之对应的是朦胧,是对月之特色的刻画。英语中的sun,汉语对应为阳,两者读音略有不同,然而汉语神话传说称“日出扶桑”,其中桑读音正是英语之sun。this the诸音相近,均为指示代词,汉语中与之读音相近的字是“这”。英语称“山”为mountain,其读音恰恰接近于汉语的“苍莽”之“莽”,而莽则常被用来形容山。英语中的“stone”,其读音几乎就是汉语的“石头”。这样例子还有很多,不胜枚举。在汉语内部,也大量存在音同义同的例子,俯拾皆是。例如,“产、缠、蝉、蟾”诸字,发音相同,细细理会,都有“缠绵接续”之意。

从出现顺序上看,语言必定早于文字,这是毫无疑问的。近来网上有言称,英国科学家通过基因研究,断定人类的语言出现于20万年前,而文字则不过数千年而已。若将世界各地发现的岩画都视为文字的前身,其最早的岩画亦不过数万之久,较之语言的出现年代亦相差一个数量级。退一步讲,至少在文字哪怕是最简单的用以记事的刻画符号,也应在语言已经发展到相当完善时才会出现。即先有了相当完善的词语系统之后,先人们才意识到声音流过就丧失,容易忘记,也没法传给后来者,必须寻求形态符号以帮助记忆,故而远古中国有结绳记事的做法。墨西哥印地安人亦以五彩绳结以记事,摩尔根的《古代社会》一书中亦有详细记载。或者模仿纹身在岩壁刻画以记事,至今南非波须曼人仍以岩画记事,几月前的《科技日报》有文报道。总之,语言早于文字有漫长发展历程。受发音器官的限制,人类发发无限多种音节,种类太多还会带来分辨音节的困难,汉语发展至今,音节也不过400余个。因此就会造成一音多义,或者更为准确地说,在远古先民语言中,一个音节绝非仅仅表示一个含义,而是多用以表达一类十分相近有时略显模糊的事物,这就是同音同义规律的由来。另一方面,汉语的单音节化还可能是汉字单字成词的深刻影响,民间俗语中至今多音节词仍然非常丰富,只是记为文字时被拆分为单音节字而已。在先秦时期,文字已十分发达时,仍有大量通假文字用法,应该就是音同义同律的遗风,至今民俗中大量存在的谐音文化,如春节吃鱼以谐音年年有余。

其实,更准确地说,音同义同应该称为“音同意通”,例如“枣找”二字,枣是找着才能吃到的果子,由找果吃这个过程,枣、找二字的含义就被贯通了起来。

音同义同规律在何新所著的《诸神的起源》一书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甚而可称泛滥。何新说:“中国文字具有这样的一个特殊性,它既是语言(语音)的记号——以音标义,音中有义,又是形象的记号——以形标义,形中有义。”按着何新的说法,有同源字,有同音通假字,有同音分化音,例如fu分化为buo,还有叠韵相通,等等,不一而足。有趣的是,何新于在《诸神的起源》一书的417页注释中怀疑“太阳”实际是“太一”的音转,“一”通于“易”,昜易二字古音相同,昜古读“yer”。即“太一”通转为“太易”,再转为“太昜”,最终转化为“太阳”。记得家乡俗称太阳为“爷爷”,实际读音为“yer-yer”。由此可见,上古读音仍有少量遗留至今。许多方言,只能听音辨义,通过他人标写的文字辨义往往弄出笑话。

可以说文字出现后,人类的语言交流才完善化。音符之分尽管可以辨别事物,毕竟音符太少,不足以分辨万物,直至图文出现,以形分辨方可望文生义,区别世间万物,之后才进入规范化、符号化的现代文字发展历程。在人类语文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两大类文字体系,一类如西方文字,亦称拼音文字,乃简化为极少形符,每符赋以音,拼音而成标音之文字。一类如东方文字,亦称图形文字,仍保留大量形符,组合成字,既标音又示义,较前者更具表现力,非大智慧不可融会贯通者。

记于2004年1月6日,2019年3月16日整理

注:音同义通律古人早有发现。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称为声训。声训在先秦典籍中已有采用。汉代《尔雅》、《方言》、《说文解字》等著作中声训用得也很多,到汉未年刘熙的《释名》全书都用声训。清代江苏高邮王念孙提出从古音探求古意的原则,建立义通说。拙某记述上文时还不知道声训之事,全由自己体会而来。按科学原则,不是首创便无发表价值,否则徒增垃圾。之所以整理旧文,意在记述自己认识理解世界的过程,以供交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631-1167877.html

上一篇:诗的直觉
下一篇:“黄粱梦”和“万本位”
收藏 IP: 124.239.2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6: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