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央企来了

已有 3245 次阅读 2021-2-27 13:13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根据《创头条》的消息,2月23日下午,国新办就国企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郝鹏表示,企业是创新主体,中央企业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十四五”构建新发展格局,最关键的是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对此,国资委将围绕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资源,集中中央企业的优势力量,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央企有资金、有人才、有土地、有政策,那么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似乎是一种必然。特别是与生产、效益相关的创新,比如IBM、Intel、谷歌、微软等等大公司都是创新排头兵。央企有这么大优势,教育科研机构是不是有点发抖?

   在详细讨论之前,不妨在企业与教育科研机构的关系上再做一些讨论。很多革命性创新都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教育科研机构为了满足一些特别的需要,进行创新,造出实验性产品,满足一些特别的需求,比如早期的互联网、计算机、人工智能、无线传输等等。
    二、当有了一些不成熟的产品,也存在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客户。企业作为推手,开始向外推广,比如IBM、HP、苹果、摩托罗拉等等。
    三、企业以利益为主,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提升性能,降低成本。这时候企业就成为创新主体,以开发出更加适应市场的产品。这个时候的创新不再是革命性创新,更多属于量上的创新。比如互联网出来后,基本结构没有变动,就是变得更快更快,价格更低更低。路由器、交换机的功能没有大的变化,就是快和便宜。大规模集成电路研发出来后,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前进。
   对于企业来说,经济效益是中心,更多任务是面向市场推广。销售费用占据营业成本的10%以上很正常,一般来说远远高于研发投入。如果有经济效益,企业就愿意多研究,多研发。比如说,更快、更高、更强、更便宜往往成为研发方向。企业研究的目标和指标很明确,教育科研机构的指标和目标就复杂一些。企业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在科研上投入必然不多,或者说不愿意多投入,不愿意搞长远投资。

   当前,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变得复杂。某些国家要卡中国的脖子。卡脖子问题足够复杂,企业能力不足搞不定;而教育科研机构市场能力不行。既然问题存在,就必须要解决。假如关键技术由教育科研机构来完成,而非关键技术怎么办,市场推广怎么办?等等存在一系列问题。现在央企进来了,带着市场、资金和科研力量进入到科研主战场,好像能一脚踢开教育科研机构自己干。那么教育科研机构怎么给自己定位?科研机构应该与企业有不同方向和不同思路。对于教育科研机构的研究应该怎么定位?有很多大咖给出了意见,本文就不板门弄斧。
   面对央企的竞争,教育科研机构还是必须做改变。一、解放思想、革新开放。解决卡脖子问题,不仅仅是教育科研机构的事情,还有企业家的事情。对现在卡脖子的光刻机、芯片等等,政府下大力气进行攻关。而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些技术不仅仅是研究,还涉及到利益和琐碎的技术。在关键技术攻克之后,还有大量琐碎的小技术需要解决。比如对新型机器来说,包括了人机界面,数据指令输入,字体大小,显示内容。机器还要符合市场,涉及到机器型号,长宽高、重量。机器本身的重新设计,按照市场和供应商能力进行设计,还有产品定价和推广。还有各种人工培训,新用法开发等等。一些高技术科研人员可能觉得这些很简单,如果让他们做也不见得能做好。很多工作貌似很简单,但是仍然需要很多的知识和经验。二、积极主动,做好服务。市场推广之后会带来收益。教育科研机构并不擅长市场推广,也不擅长围绕着客户需求进一步开发。如何处理攻克难关后的市场,如何开发市场,也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教育科研机构必须协助企业,企业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由教育科研机构攻关。三、收取合理费用。教育科研机构以为自己是先行者,是技术最终解决者,以为自己要拿收入的大头,要做主导者。在市场上,都要为客户服务。没有客户,都是一场空,任何人的工作都重要。

  现在,获得产业化的成果并不多,原因自然很多。卡脖子技术属于必须产业化的技术。不是愿不愿意,而是必须。教育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有很多,总体来说也就两个。一种是企业主动找教育科研机构,把研发问题外包出去。另一种则是教育科研机构先出成果,然后再推广产业化。为了推广产业化,可以从两个方面着力。
   第一、鼓励发展中介机构。教育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建立合适的中介机构。直接一点说,这些机构类似经纪人,他们帮着教育科研机构找项目,帮着把技术推向市场。与此同时,企业也通过此类机构寻找合适的研究人员。
   第二个办法则是教育科研机构直接办企业,直接产业化。
   卡脖子问题直接瞄准了产业化,或者说如果不产业化就不能说明成功。产业化成了评判的唯一标准。那么有两条路在前面,一条是教育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搞。在开始阶段教育科研机构主导,等到产品上市,企业主导。第二条路则是教育科研机构自己办企业,搞推广。无论怎么搞,都必须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
   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涉及的因素很多,不是一个复杂问题,而是多个复杂问题同时存在。教育科研机构与企业必须互相支持。对于一些卡脖子问题,科研工作是必要条件,却不是充分的。除了科研攻关,还有大量其他细节工作需要进行。为了造出合格的产品,存在大量细节的推广工作,这部分就是企业的任务。

   国外对手并不是那么容易对付。当国内企业不能生产时,国外企业定价总是很高。当国内能够生产时,国外企业则压低价格,抢占国内市场。企业必须从市场中找机会,必须研究市场。比如特斯拉汽车,并不是从老头乐开始的,而是从高端开始的。研究市场和分析市场同样重要。有很多技术并不是不成功,而是市场定位不准失败。比如说微软、诺基亚在智能机操作系统方面就犯了很大的错误。苹果的系列产品虽然是封闭系统,好像不符合市场趋势,但抓住了市场的特点,仍然是一只巨大力量。
   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必须认清市场规律,必须了解市场。很多人忽视中介机构,并不愿意分一杯羹给此类机构,认为他们没有做太多事情。很多人讨厌经纪人,讨厌房屋中介,可市场中既然存在着,就必然有存在的理由,就必须给予重视。
   科研人员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必须建立互通机制。企业与科技开发之间的区别太大。历史经验表明,科研人员也成功办了一些企业,但大多数最终以失败告终。科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解决问题本身。而企业活动的目的是赚钱,解决问题只是手段。手段可以有多种,包括购买、挖人、绕过去等等方法。科研人员与企业管理者在观念上也许有很多的不同。
   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必须有坚定的意志力。由于国外企业会压低价格,抢占国内市场。而国内产品新上市,不可避免会有一些问题,那么必然有一段时间的迭代升级过程。这段时间,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者可能都不会太舒服,必须经历一段魔鬼过程。
  产业化与科研活动必须结合起来。现在央企开始承担解决卡脖子重任,那么科研机构同样也要承担卡脖子重任。央企搞科研,而科研机构搞企业。现在很多企业也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建立了研究院,花重金吸引人才到企业中来。教育科研机构可以考虑把手伸出去,大力整合企业,以实实在在的技术解决社会中的重要难题。在解决难题过程中,也收获一份沉甸甸的物质利益。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卡脖子问题就列在明处,资金也摆在明处。谁能揭榜成功,收益就归谁。问题有,钱也有,在榜单面前,就看谁是真英雄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274014.html

上一篇:经济真相系列——赚钱的目的是什么?
下一篇:市场为什么主播带货会火起来
收藏 IP: 106.121.181.*| 热度|

2 贾玉玺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