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做人做事一定要不忘初心

已有 2561 次阅读 2019-10-26 11:33 |个人分类:一日三省|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最近常听到一些负面信息,比如一些人抱怨没有上升空间,唯关系不唯能力之类的。对于这些言论,本文借着王阳明心学来分析一下。

  这个社会,判断人的高下,标准是什么?很多人说是知识、技术能力、社会地位等等。这句话对不对?我不先分析,还是从最简单的说起。有句俗话叫“天道酬勤”,这句话绝对正确,而且可应用在任何的地方。学习是天道酬勤,工作是天道酬勤,而违法犯罪也是“天道酬勤“。有人为了上进,走关系,拉关系,也是天道酬勤。人家为了升职,费心费力费面子,进行各种的博弈、利益交换,最后上位也体现了天道酬勤。

   另有一种叫”天无绝人之路“。很多人条件不好,或者说年轻时候犯了错误,没能获得一身本领,成绩也不好。老天是不是就要绝他的路?不是的,因为”天无绝人之路“。他知识水平不行,就走关系,走行政,搞人心,最后也是连连提升。

  对于抱怨的人,小时候学习了,知识也有,为什么不能前进?根本在于进入”伤仲永道路“,小时候努力了,长大后吃老本,只想着好事向下掉。

   学习好,有知识和技术的人,就要发挥自己的长处,继续往深了做,做出成果。很多人不出成果,就是抱怨条件。爱因斯坦在成功前,条件好吗?”天无绝人之路“,没有经费可以做理论,就看自己愿不愿意了。张益唐靠送外卖,一样出成果。国内的人不至于这么惨吧,为什么不能出点小成果,让大家看到你的未来潜力?

   社会是复杂的,有东南西北风,每个人应该坚持自己的本心,实际就是习主席提的初心,不忘初心。不能因为东南西北风把自己的初心给搞偏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初心就好。

       有人的初心就是升官发财,没问题,只要坚持就好。

        有人的初心就是做科研,没问题,只要坚持就好。

        有人的初心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坚持就好。

         有人的初心就是平淡一辈子,只要坚持就好,不要羡慕这个那么。

        ……

       ”坚持初心“提到了”心“字,不可避免想到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的心学到底说的什么呢?我摘抄了一段别人的总结: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个部分,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做君子。要完成这个目标,无非两种途径,一个是通过类似高考这样的外部的方法,古代的儒生就是这样从读书识字到考场获取功名。日常生活多观察自己的举止行为,用圣贤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慢慢达到君子境界。这个路径的本质我们叫它外求,就是向外求方法,就是利用各种各样的身边的环境或经历不断的影响自己。第二条路便是向内求,每个人都是潜力股,只是被纷繁复杂的环境给影响了,佛家里讲的贪痴嗔慢疑。所以,需要跟自己的内心对话。而王阳明就是走的这条路。王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八个字:此心具足,不假外求!

   王阳明”心“学很伟大,他启发了一代代人,不断坚持推动社会发展,坚持不懈做圣人。不过,到了这个时代,人类的追求多起来了。有人想做圣人,还有人想过得平淡,也有人只想发财。还是借用王阳明的话: 跟自己的内心对话——不忘初心。发展是硬道理,现在改一下:不忘初心才是硬道理。

   社会的环境是复杂的,各种言论、各种观点在世界上传播。人又是爱学习、爱模仿的生物。从本性上就很容易被蒙蔽,从而荒废了自己,走错了道路。

   放松一下,看份寓言。

   一天,小猴子下山来,走到一块玉米地里。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小兔子跑进树林里,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那么回到最上面的问题:这个社会,判断人的高下,标准是什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认为是否能坚持”初心“。现代人接受很多信息,而不被这些信息左右,而能坚持自己本心的人,就是高人。

   看看西游记里,唐僧为了坚持住初心,抵抗了无数诱惑。除了“贪嗔痴”,还有妖精的恐吓、行路的艰难、团队内的冲突、自身能力的限制,甚至自己的善心、爱心等等。

   唐僧武艺不高,但他坚持住了内心,获得西天取经成功。成功的人往往也要经历西天取经般磨难。磨难不仅仅是磨难,也是一个提升内心的过程,也是一种历练。

   保持初心,在当代社会更有意义。随着互联网发展,人们接触的信息太多、太杂,内心不强大,就要被左右,被外物所奴役使用,自己不再是自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1203497.html

上一篇:分解的艺术——从非暴力沟通说起
下一篇:圈圈思维——学习与工作的方法
收藏 IP: 106.121.11.*| 热度|

2 高绪仁 张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