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人生的丑小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utefay 犀利的灭绝师太

博文

讨厌别人就是否定自己的某个方面

已有 7405 次阅读 2013-3-10 17:41 |个人分类:菲亦所思|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个题目或许看起来很绝对化,只是我不知道怎样表达更合适,就这样先凑合着用这个题目吧!

有的时候,我会从别人身上看到一些缺点,以至于不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当自己深入思考一下会有这样的感受:每个人都有各自优点和缺点,这是人天性的使然,嫉妒心、嗔恨心、计较、贪婪、虚伪、懒惰等缺点,都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中,而善良、宽容、上进等,也是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中。只是不同的人各种天性发挥的情况不同,有的人嫉妒心发挥得更多一点,而有的人上进心发挥得更多一点,等等。并且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时期,也是不同天性发挥得程度不同。这些发挥出来的所有天性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某个人特有的性格。

对于普通众生来说,天性总是好的和坏的天性共存于一个人心里。大概只有佛陀和耶稣等圣人,才能真正把人性中坏的一面去掉吧!从这个意义上说,宗教就是教人们不断去掉不好的天性,发挥好的天性。

当我们讨厌别人的时候,往往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不喜欢的缺点。而既然自己能够看到这些缺点,那正是因为这些缺点也是存在于自己的天性中的。在没有坏心的佛陀等圣人眼里,所有事物都是好的,没有看着不顺眼的事物。我们讨厌这些缺点,可能正是我们以前某个时候也拥有这样的缺点,因此讨厌这些缺点其实是在否定某个时候的自己。或许这样说很多人不解,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我不喜欢和不上进且爱抱怨的人打交道,讨厌这些人身上的这种不上进和爱抱怨的缺点。在我现在看来,一个人要尽力做好自己经历的每一件事情,去努力奋斗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遇到挫折,也要在逆境下努力奋斗。而现实中很多人自己不愿意努力奋斗去改善处境,还偏偏总希望自己能处境好点,事情一不顺利就归罪于自己没有一个好爹、没有过硬的关系、运气不好,等等。而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之所以不喜欢这样的人,实际上是因为我以前曾经以及现在偶尔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而怨天尤人过,也没有把一些事情努力做好过。而我自己讨厌这样的自己,不希望自己不上进。所以,也会讨厌这样类型的人。

我之前一直有个困惑的问题:为什么我见过的有些信教的人反而比普通人爱计较、爱批评人呢?结合自己这篇博文里的想法,我可能找到了答案。上述我举的例子中,因为我比以前更加积极努力奋斗了,所以我就会讨厌不努力时的自己,从而容易讨厌和从前的自己类似的人。同理,当一个在信教修行的时候,他了解到了人世间哪些事物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会逐渐更加提倡好的,远离坏的。于是,给自己行为设定的道德准则逐步提高了,自己行 动也会趋于向善。而正是因为他心中的道德准则提高了,当他看到周围事物的时候,过去不认为是坏的事情,现在认为是坏事。当他看到别人这样做事的时候,就很 容易认为别人做得不好。举个例子,举手之劳帮助别人的事情。在一个人没有修行觉悟的时候,会把不帮忙当成无功无过,把帮忙当成美德。而当他修行之后,就会认为帮忙是理所当然,无 功无过,而不帮忙是做坏事。打个数字的比方,原来他的道德标准是10,认为10是不好不坏的,10以下的是不好,10以上是好的。而当道德标准提高到20之后,他自然会认为原来的10是坏的。我认为,道德是用来约束自己的,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

要改变这种现状,要能够把周围的人都看顺眼,只有自己从内心接受那个不曾上进的自己,那个曾经怨天尤人过的自己,对过去的那个自己宽容点。人生是一场经历,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所经历的事情并无好坏之分,都是为了经历与见证。自己遭遇不好的事情,虽然一时看起来是坏事,但至少因为你知道它是坏事,所以你会努力不再去经历这样的坏事。因此,有时候我们要感恩于以前那个有很多缺点的自己,感恩于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是他们让自己心灵不断地成长。能怀着一颗宽容心,把自己看着不顺眼的人和事物全都能够看顺眼了,全都能包容他们的存在,不去计较别人对自己的不好,不去挑别人的缺点,那我们的心灵就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071-669001.html

上一篇:为什么你的博文不被精选/关注?
下一篇:剩女真不一定是太挑对象
收藏 IP: 218.11.179.*| 热度|

14 罗春元 孙学军 刘立 徐传胜 武夷山 蔣勁松 王宇 占礼葵 陆俊茜 陆泽橼 曾庆平 crossludo lmzqdeha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