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上课不是拿学分,而是学知识练思维
热度 1 杨清培 2019-10-17 12:20
上课不是拿学分,而是学知识练思维 每次学生开题或论文答题,都给我较大打击。为什么呢? 我上的是《科学研究和论文写作》课,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规范都是重点强调的内容。 然而,同学还是出现参考文献的错误,就连基本格式这样的体力活都做不对,更不谈不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流畅。 在座评委 ...
个人分类: 感言|2594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门卫四问,道出科研真谛
热度 1 杨清培 2019-10-17 11:42
门卫四问,道出科研真谛 江西农业大学 杨清培 昨天开题,同学的汇报东拉西扯、不着边际,搞了一整天,头昏眼花。下班时遇见门卫正在盘门一外来人员“你找谁……”,就象我刚问学生一样“你做什么?”。于是,将门卫询问与科研问题联系起来。 门卫四问,大家都经常碰到的: 1) ...
个人分类: 感言|3273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科技论文写作-IMRAD(我很棒!)
杨清培 2019-6-8 12:39
怎样写好科技论文,头痛? 结合个人授课与写作经验,谈点体会! 科技论文正文一般包括4个核心部分:即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 即introduction、Material and method,Result and Discussion=IMRAD (我很棒!)。 每个部分怎么写,内容与逻辑? (1)I-introduction 总结过去、发现问题 ...
个人分类: 感言|3479 次阅读|没有评论
科研与论文写作中的4个“分析”。原来如此
杨清培 2019-6-4 15:33
科研与写作过程中,我们会碰到4个“分析”:实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分析、问题分析。许多同学大为困惑。现谈点个人理解,望有启发。 分析(analysis):分而析之,将研究对象分解(解构)成若干组分,并析出目标要素的过程。 那么,由此可得: 1. 实验分析: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解构对象 ...
个人分类: 感言|2462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显变量与隐变量:保证你能做好、说得清
杨清培 2019-6-4 12:27
为什么我们老是理不清、做不好、说不明? 最 近参加了多次研究生答辩,有些感受。想再谈谈变量与写 作 (实验称变量、写作称概念 )。 为了帮助 解决 科 研与文章写作过程中的一些思 维混乱问题,我 自己创造了两个变量概 念:显 变量和隐变 量。   写文章、设计实验,都要有变量意识,尤其 ...
个人分类: 感言|6671 次阅读|没有评论
创作是说出别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
热度 1 杨清培 2019-1-6 10:26
科研与创作 科研是,做出别人想做而做不出的事; 创作是,说出别人想说而说不出的话; 为什么大家都想做?因为这件事很重要。 为什么做不出?因为别人没有能力或机会。 为什么大家都想说?因为这种感受大家都有。 为什么说不出?因为表达能力差,没有言语表达。 科研不是自 ...
个人分类: 感言|3027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再谈对认识事物方式的理解
杨清培 2017-12-12 11:20
毛主席说的人类认知方式与过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1.由表及里 -- 是认识事物的一般顺序,由外表到内涵,由现象到机理; 2.由此及彼 -- 是认识事物的一般方式,由事物 A 类比事物 B ,由变量 X 推变量 Y ; 3.去粗取精 -- 组成事物的要素很多,影响事物发展的因子很多, ...
个人分类: 感言|2876 次阅读|没有评论
谈谈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杨清培 2017-12-11 18:16
谈及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许多同志都是强调森林的生态环境作用,我认为有失偏颇。 我认为应从森林-环境-人类三者的关系深入理解。 首先,森林与环境的关系,森林是一定环境的产物,不是什么地方都有森林,不是所有的森林都一个样, 环境的异质性决定了森林差异性。 & ...
个人分类: 感言|3291 次阅读|没有评论
Publish=Speech
杨清培 2017-12-11 17:39
Publish=Speech 做生意讲发财,做科学讲发表,然后许多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学生),却不甚了解什么叫发表。 这里,针对只做研究不讲发表或想发表却发表不好的同学,谈谈发表。 Publish发表即发表论文。是指按科技论文各项要求, 将自己的结果 在 正规刊物公开。供社会检验、分享、交流和保存。 论文价 ...
个人分类: 感言|1983 次阅读|没有评论
老米教我做研究
杨清培 2016-7-5 16:32
一天,有人问大卫的作者 ―― 米 开朗基罗: “ 你为什么能雕出那么完美的大卫? ” 他答道: “ 大卫本来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掩盖他的那部分去掉,让他显露出来! ” 好一个“本来就在那里,只是把掩盖他的那东西去掉 ” 。 他的回答,突然让我想起 “ 去伪存真 ” ,为我们彰明了揭示真理的 ...
个人分类: 感言|231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