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如何参加学术会议,才能更有收获? 精选

已有 13549 次阅读 2018-3-2 14:3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术会议;论文;聚会

说明:本博客与微信公众号“林墨”同步更新,所有内容均为原创,可授权转载请扫码关注“林墨”公众号

2.png

        怎样参加学术会议,才能避免在闲聊与酒足饭饱中错过重要内容与机会?《Science》调查了不同年龄段的学者,请他们分享了参加会议的秘诀与技巧。


冯娇娇 / 大连理工大学


1.jpg

注:图片来源于参考文献中的论文


Why:为什么参加学术会议?


       小白第一次作为志愿者参加学术会议,只记得听英文报告时各种头晕目眩,接待VIP大牛的紧张与惴惴不安,关注的细节也是引导参会人员和会场的各种接待工作,唯一幸福的事情可能就是coffee break时间里品种丰富,美味无比的水果与糕点(吃了不少核桃,补充损耗的脑力)。作为科研小白,参加学术会议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请教大牛研究方向的前景(此路通否,目前的研究情况是否有我辈小徒的发挥空间),或者结识同辈以期日后交流,再或者是发现潜在雇主。是滴,一场学术会议,小白借此可以开阔研究思路,开辟研途新篇章。


       那大牛呢?大牛的目标在于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广自己新提出来的不为人知或不被大众接受的研究观点。当然,这里少不了新的合作与求贤的机会。


       简单地说,科研小白的学术会议中亦步亦趋的跟随前驱者的脚步探索方向,大牛在这里引导更多人走一条他们开辟的路。


What:参加什么样的会议?


       选择参加什么样的会议,主题宽泛的,主题具体与研究领域相关,大型会议,小型会议,传统会议?如此多的选项有些无从着手啊?


       对学生而言,大型会议的走马观花常常容易迷失自己。选择一项小型会议也许还有机会演讲,既是一场实践也可以提高知名度。同时,还有不错的旅行经费,尽管旅行只是学术会议的附加价值。


       对教授而言,在选择学术会议的时候,既会考虑与研究主题的相关与否,也会考虑是否可以获得展示海报的机会。定期参加领域内的某些传统会议,是为了寻求学术上的伙伴和团体认同,而参加一些跨学科和新的会议,则是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在其他人视角中呈现的内容。


How:如何参加会议才更有收获?


       一场学术会议有那么多的报告,难道你要采用贪心算法把所有的报告都遍历一遍?好像我们人暂时还没有什么并行线程让一心三用,一脑多用,最重要的,你好像分身乏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行动派会根据会议报告的主题,相关主题的报告时间和汇报地点,提前做好行动路线图。这份行动路线图会表示想听的主题的重要性,时间,顺序,地点,以及有哪些感兴趣的主题汇报因时间问题而处于冲突状况,还有冲突时采取的决策。


       有如此好的机会可以与论文写作者当面交流,怎么能白白浪费?有时对那些你仰慕的报告者,你需要提前研读他的研究成果。如果英语表达临场应变不是很好,还需要提前设计好建设性的提问。


       对了,Social时,不要饮酒过度。虽然学生很容易被那些他们崇拜和经常引用的科学家所吸引,然而,最实用的Social方式是,与团体中每个人都有真正的交际,无论其级别和地位如何。


       在学术会议中你碰到的人可能是未来的同事、合作者、审稿人,以及其他影响你的科学和事业的角色。科学的职业并不是一条容易的道路,但如果你获得同行的支持,就会变得容易一些。

 

会议结束意味着结束?NO!


       在这场“头脑风暴”里,你些许一闪而过的灵感与新想法也许因为没有及时留在纸上而与你永远擦肩而过,缘分错过了就是一辈子了(哎!!可惜)。还有那些主旨演讲中的重要发现,难道不应该及时记录并与大家分享吗?这可是对信息的二次加工,既是保存关键内容,也是进一步思考。


       对于新建立的人脉,会后需要保持联系;对于新策划的合作,会后要跟进和落实。


3.png


[1] Pain, E.(2017). How to get the most out of attending conferences.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careers/2017/05/how-get-most-out-attending-conferences



4.png


学术会议不仅仅是聚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101942.html

上一篇:林墨调查:七成研究生称从未受到导师性骚扰,七成研究生称愿...
下一篇:科学学的又一个春天
收藏 IP: 58.250.200.*| 热度|

9 彭真明 罗帆 姚伟 黄永义 姚宏伟 王兴民 孙宝玺 赫荣乔 章成志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