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JUlijiang 分享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论文

博文

林墨最专栏:中国培养的第一个博士

已有 8582 次阅读 2017-2-10 16:0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 第一人, 现代学位制度

注:图片来源于新华网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教育部官方统计数据显示(www.moe.edu.cn),2015年,中国毕业博士人数5.38万人,招收7.44万人,在读32.67万人。中国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已经全球第一,但是,你可会感叹,过去三十余年里,中国培养的博士数量的激增对博士学位的含金量有一定程度的冲击。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的同时,也恢复了研究生招生,1983年5月27日,中国自主培养的第一批博士(共18人)在人民大会堂被授予博士学位。

 

    现代学位制度在上世纪30年代进入中国。1935年,当时的国民政府曾仿效英美等国的学位体制,颁布了“学位授予法”,但适逢乱世,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这项制度最终没有得到认真施行,中国也就一直没有自己培养的博士。


    1954年,国务院组织了由林枫、范长江、薛暮桥等13人组成的委员会,开始拟定学位制度。1957年,学位制度草案刚刚完成,却赶上了“反右”运动,学位制度胎死腹中。


    1961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委主任的聂荣臻元帅,领衔起草学位条例。这次的学位条例草案未及完成,又赶上了“文革”。在“阶级斗争为纲”的统领下,学位被视作资产阶级法权范畴,学位条例再次被搁置。


    直到1979年,中国再一次开始酝酿建立学位制度,已经入学一年的“78级研究生”,有了成为硕士、博士的机会。马中骐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位博士。他的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老学部委员、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胡宁是他的导师,钱三强签发了他的博士学位证书。从1982年2月第一个进行博士论文答辩的马中骐之后,到1983年4月,一万余名78级研究生中,层层遴选出了18位博士。1983年5月27日,中国以自己的最高礼遇,在人民大会堂为首批自主培养博士颁发证书。


    马中骐博士1940年3月生于上海市,浙江杭州(临平)人。1951年-1956年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学习,1956年-1961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196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回兰州大学工作。1978年-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二次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两次研究生均师从胡宁院士。1982年3月4日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导师。2005年退休。


    马中骐博士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重要的科研成果有量子N体系统转动自由度的分离、Levinson定理的证明与推广、量子群的研究等。曾六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苏达相(G. Sudarshan)教授等人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一本量子力学教科书中曾用专门章节( 8.5节)引用和介绍了马中骐证明Levinson定理的方法。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评价马中骐的研究成果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近一年来马中骐正和杨振宁教授合作,从事冷原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获得若干可喜的成果。



参考文献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马中骐. 

http://www.cdgdc.edu.cn/xwyyjsjyxx/xw30/jzssn/sbbsjhz/268674.shtml

新华网:中国博士诞生记:谁是中国的第一位博士?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0/22/c_125575136_7.htm

教育部官网: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s180/moe_633/201607/t20160706_270976.html

 

注:林墨最专栏根据各类文献资料编撰与科学家相关的、以“最XX”为主题的史料,旨在向大众普及相关科学知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92012-1032815.html

上一篇:跨学科研究更难得到经费资助吗?
下一篇:各国资助科学研究的动机有什么不同?
收藏 IP: 210.32.174.*| 热度|

4 刘全慧 史晓雷 张海权 yangb919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