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2009新词汇:龟缩? 精选

已有 11590 次阅读 2009-1-17 10:48 |个人分类:大众评论|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2009新词汇:龟缩?

2009.01.17

“龟缩”会成为2009年的新词汇吗?

在施一公高调回国被污蔑得如此不堪的情况下,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的意见》被曲解为以“高薪”和“超国民”待遇“抄底”海外人才的情况下,不知道还有多少试图和打算“海龟”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会“毅然”选择回国。

这种情况如果真的出现,应该就是不折不扣的“龟缩”。

出于他们的喜欢创造和不善于斗争的本性,历史上真正的科学家常常是习惯于选择做“缩头乌龟”的。

笛卡尔为了逃避在祖国法国的天主教势力的反对,到新教国家荷兰去住了几十年,最后客死在那里。因为同样的担心,在听到伽利略遭到审判的消息后,他取消了自己的著作《世界体系》的出版。他说:“”我几乎决定要烧毁所有的研究报告,或是至少不能让然和人看到这些报告。”(见《笛卡尔的秘密手记》第144-145页。)

豆瓣网《笛卡尔的秘密手记》一书的信息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204031/

大家也都知道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这些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实在面临与社会和政治的冲突的时候,个个都做了“缩头乌龟”。只有那个不怕死的布鲁诺,我不知道他到底算作出了什么伟大发现的科学家,才真正不怕被烧死在火刑柱上。

极端厌恶纳粹德国新秩序的爱因斯坦,也缩头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宁静世界中去了。

前几天看《叶问》,那个李小龙的咏春拳师傅,也是个不折不扣的“缩头乌龟”的性格,虽然电影中给编排了个打败日本将军的激动人心的光荣场面。

问题在于,人类历史最为光辉的那一部分,常常是那些“缩头乌龟”们创造出来的。往往只有充满暴力和破坏的那几页,才是大众和以煽动大众为生的公共知识分子与先知们的功劳。

虽然2009年“抄底”海外人才的期望非常高,“龟缩”恐怕还是很有机会成为2009年的新词。



人才引进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10463.html

上一篇:论贱人哲学
下一篇:2009牛年快乐!
收藏 IP: .*| 热度|

8 武夷山 刘进平 王春艳 曹聪 苏盛 侯振宇 djiang yoohu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