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郑和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简介演示版
热度 8 2017-10-12 23:28
郑和环球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简介演示版 总结主要证据,欢迎全文转载,转发,注明出处,不得删节,作非牟利用途。 作者保留所有著作权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11744 次阅读|13 个评论 热度 8
置顶 · Chinese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 (Harvard University)
热度 3 2019-2-10 22:14
Chinese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 (Harvard University Archive) Siu-Leung Lee 李兆良 2019.2.10 My research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artographic Conference (Washington DC, July 4, 2017), is now available from Harvard University archive, SAO/NASA ADS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498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3
纪念光纤之父 高锟
热度 1 李兆良 2021-11-4 22:42
今天(2021.11.4)谷歌以封面画纪念高锟先生 - 光纤之父。 他没有拿专利。 现在每个人每天离不开他发明的成果。 观察网的报道: https://www.guancha.cn/internation/2021_11_04_613600.shtml 高锟出生于1933年11月4日,2018年9月23日逝世,享年84岁。 1989年,高锟时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在杨振宁教 ...
个人分类: 生活点滴|3373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1
《坤舆万国全图》的历史地理背景——中西合作?
热度 3 李兆良 2021-11-2 02:12
说《坤舆万国全图》是中西合作,不能说错,只是没有说明各占多少。煮酱油鸡, 一方出酱油,一方出鸡,99.99% 加0.01% 也是合作,只是公平的问题。 地图是测量的成果。实地测量地图,需要有勇气面对未知的大海洋,用庞大的经济力量,人力、物力、技术支持。原测绘一定比抄袭的地图准确,这是常识。 没有到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3187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3
西方最流传的经典可靠吗?
李兆良 2021-10-24 23:19
以下摘要犹太教中人评论新约的文章。 https://outreachjudaism.org/400000-variants-in-the-nt-greek-manuscript/ 普林斯顿神学教授 Bruce Metzger 教授,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新约抄本评论家。他认为现存 6000 种希腊文的新约文稿里有 400,000 异写,比全文 139,000 字还多。 他认为“ 95% 与原文是对的”。这句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1452 次阅读|1 个评论
八分证据只讲一分是误导
热度 4 李兆良 2021-8-26 05:47
2021 年 8 月 某 日,某国电视节目 发表赞扬郑和的文章,说郑和在西方世界不大为人知,赞许郑和的和平外交。但是,如以往一样,把郑和的航程限于东非洲。 这是明褒实贬,有意无意抹杀明代中国环球航行。郑和的环球航行,测绘《坤舆万国全图》的伟大创举,中国人的地图信息引起了 100 年后的西方航海活动。 唐代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2286 次阅读|8 个评论 热度 4
没有“假如是真的”,都是真的。
热度 8 李兆良 2021-8-23 20:40
没有“假如是真的”, 都是真的。 有网友说“假如真的不是西学东渐,我认为,中国人更要反思的是,帝制晚期的中国,到底如何把一首好牌打成烂牌?内因和外因各是什么?教训是什么?如何避免历史重演?等等问题。” 这是我的回答: 没有“假如真的不是西学东渐”,我引用的都是公开的中西原文献,我把事实和推理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2599 次阅读|27 个评论 热度 8
八分证据不能说七分,兼谈巴比伦泥板数学
李兆良 2021-8-22 22:05
有八分证据,不能只说七分。隐藏的一分可能是最关键的一分。 有人称《坤舆万国全图》是中西合作,不能说他错,但是,他没有告诉你,利玛窦只是唸几个西洋命名的地名,着李之藻翻译,其他世界地理知识是明代大航海历 28 年,牺牲以万计的人换来的。这一分就是关键。 有人听到西方赞中国四大发明很高兴,但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3523 次阅读|1 个评论
科学与历史的对话
热度 2 李兆良 2021-8-21 22:17
科学与历史的对话 下面的文章发表于 2021 年 2 月 24 日微博,回应另一位博主陈经,当时的点击量达 20 万次以上,应该在我的微博热门首页的。可能比较久,已经不在我的热门微博前面几页。最近很多新人访问,可能没有看过。这是我为什么从科学转到历史的原因和过程,关心着课题的朋友应该细读,值得再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3692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2
历史侦探是怎样炼成的?
李兆良 2021-8-20 20:16
科学最重要的手段是证伪。“可能的” 也许是不可能的,但是“不可能的”就不会可能。两者有重要的分别。 有人搬出一堆“可能”,讲多了,有人附和,特别是有信仰组织支持的附和,慢慢就变成“事实”。这是谎言成真理的过程。做学问必须坚定地排除随众,跟权威的风气。现代的营销套路,古代也有,追星、赶时髦、攀比,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2267 次阅读|1 个评论
明代对西方科学的影响
热度 1 李兆良 2021-8-19 21:49
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海上贸易之路,嘎然而止。史书谓郑和船只、文献被毁,不能尽信。 据我估计,郑和的船没有全部被毁,是藏起来,在舟山群岛一带,被一帮人用作朝廷禁止的对外贸易,六横岛是重要基地,在长江口,接近南京,藏有六部的文献副本。倭寇不只是日本人,也有华人,荷兰人。他们的船队庞大,超过官府的规模, ...
个人分类: 科学正史|2711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本页有 1 篇博文因作者的隐私设置或未通过审核而隐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