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Lee1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Lee19

博文

关于文化自信

已有 4054 次阅读 2017-11-14 00:28 |个人分类:科学正史|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于文化自信

李兆良


下面是我贴在另一篇置顶文章 汪晓军:博士论文中也要体现文化自信 的评论,因为评论限制字数,而且意犹未尽,再加几句,贴在这里。


我把重要的更正600年世界史的五篇论文都发给《测绘科学》,中国测绘科学院的核心学刊,五篇文章都被精选,翻译为英文,在日本,美国,俄国的科学数据库存档。

这五篇文章通过比较地图学,中外原始原文文献,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国与西方地图,证明一向认为利玛窦带来世界地理是违反逻辑的,我引用的数据绝大部分来自西方原文,包括拉丁文,西班牙文,法文,意大利文,英文,和中文。后来的文献翻译错误或者有意改写,但是无法掩饰错误。

地图学西学东渐的说法是错误的。是明代郑和大航海的需要和积累的经验使中国发展了经纬度,球形投影法。假如不是东学西传,也是独立发展的科技。

国际地图学会2017年通过我的论文"China Mapped America Before 1430"(《西元1430年前中国测绘美洲》),2017年7月4日在华盛顿宣读,已经登在国际地图学的网上论文集。英国地图学刊邀请我投稿,这是西方地图学最老,最有名望的学刊。我本以为这是西方尊重学术的好意。结果一位审评员给予极高评价,要求增加背景材料;另一位却断然拒稿,理由是“大量文献显示中国人没有发现美洲,坤舆万国全图资料来自欧洲”,全然不顾我列举数十项欧洲原始文献地图,指出西方错误,否定西方测绘美洲的说法。我要求复审,结果回复是“与曾经发表过的论文类似”为由,再次拒稿。所谓“类似”是指我七年前在马六甲第一届国际郑和会议发表的论文。七年来,我已经积累大量材料,除了结论是明代人环球测绘世界地图外,我投的文稿包含许多从来没有发表的数据,特别是定量分析西方地图。西方世界地图的多项地标经纬度与实际差异达4000公里(即整个美国的宽度),阿拉斯加的地理绘到堪察加半岛,比中文的《坤舆万国全图》的误差高四五倍。利玛窦如果是作者,无法在中国抄自西方世界地图的错误而自动更正。不错,西方后来居上,进一步发展了地图学,但是不能否定明代中国郑和大航海的经验继承汉晋以来的测绘成就,首先勘探西半球,为西方打开一条路。中国史书经历战争,余下的残章断片,加上明代政治的无奈,西方有意无意的翻译错误,造成600年中国科学“西学东渐”天大误会。

还原世界史,不止与中国科技史,交通史,科学思维教育有关,400年来对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打击极其严重。我在科学网的200多篇文章大都是谈还原更正世界史,恢复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至今我这方面的文章虽然受到博友们的热切关注,却没有一篇选精。我早已经退休,对职称、个人收入没有任何企望。但是不选精,无法引起大众的注意,是非常遗憾的。

从上述的事件可以明显看出,西方国家的学术界并不如一般想象那么自由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各种重大利益前面,可以用各种方式手段压制与他们利益有冲突的理论。假如不是中国人自己力争,永远不会有机会申述正义。西方一直以文化强势,标榜客观,这件事令人十分失望。假如中国科学界还是相信以西方马首是瞻,而不相信自己的推理判断,对自己先人的成就不敢据理力争,将永远不能脱离二等国家的标签。因为文化自卑、自贬引起的经济损失,国际话语权的损失,更不是金钱能估量的,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为中国带来世界地理,世界地图”写入大中小学教科书,几百年来被“传诵”,成为考试标准答案,这种蒙蔽与屈辱,以前不知道真相,没办法,现在证据俱在,还重复错误的理论就很难辩护了。尤其西方最权威的地图历史网站也于2015年永久关闭,不留存档,默认错误,泱泱大国还要韬光养晦,等西方求饒吗?

希望科学界朋友,有基本推理能力的朋友,认真关注还原更正世界史,参与还原更正世界史,不能坐视。

科学的目的是为了求真,不仅是为了民族自尊,更不是狭窄民族主义。讲一千万句科学教育,不如切实做一件对科学教育有意义的事 -- 还原世界史,挣回自尊自信,发扬科学求真精神。


李兆良

2017.11.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1085134.html

上一篇:美国州/市/大学取消哥伦布日
下一篇:央视《国家宝藏》新释《坤舆万国全图》
收藏 IP: 107.214.137.*| 热度|

16 汪晓军 武夷山 杨正瓴 姬扬 吕喆 李竞 戴德昌 汤茂林 王大元 岳东晓 黄玉源 叶建军 李颖业 徐磊 檀成龙 高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