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wzydgjj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kwzydgjjx

博文

感觉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的说说(10)

已有 2157 次阅读 2017-10-11 02:04 |个人分类:数学思维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思维, 感觉, 一步

关于什么是感觉思维,各有各的说法,如心理学关于基础意义的说,生理学关于感觉器官的说,等等。思维还是很有迷,等等这些说仍然是在探索、探究、探求中的说,可能还是刚刚开始的说。尽管这些说对我们的思考有一定意义,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实际需求。

活着的我们有不思维的时候吗?可见思维并不都是迷,也有很多是我们很熟悉的。说思维,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很多很多丰富多彩的实际体验,这是探求文化文明思维(之迷)的不可或缺。关于什么是感觉思维,我们同样需要有多元的认识,例如我们的思维体验。

教了一辈子的数学,研究了一辈子的数学思维教育,对感觉思维的认识不会没有数学性意识。我对感觉思维的数量直觉就是:感觉是一步或两步的思维。反过来,一步或两步的思维可以看成是感觉。

马克思说了: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根据马克思的思想,数量性的去认识感觉思维的是什么,还是需要的。我对感觉思维的这种数量性归纳,准确不准确,能让人们多质疑一定是好事。

相对于感觉思维的,就是分析思维。只是一个字的表达也是一个感觉,长篇大论的说不会不是分析思维吧。

心理学有一说,感觉是其他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没有感觉就没有其他一切心理现象。基础,什么程度的基础,不明确。

生理学有一说,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和感官系统的察觉情况。并不专业于生理学的我们,只能按此去想象,无法有感知性体验,更不可能具体到数学思维及其教育。

英语的感觉含义,如感觉,知觉,意识到,个,等等。很明显,英语的感觉含义也有数量性,这里的可以像我理解的,既一步或是两步的思维过程。知觉,意识等,也是被包含于感觉思维里。

如此从数量意义看思维过程,我对感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类分是实际的,是为了实践和研究数学思维教育的一个方便。同时,也是为了逻辑自洽,给自己一个可以服气的理由。

从信息学意义看我们的思维,就是对脑、内外感觉信息的接受、存储、加工整理和输出的过程。如此过程中的每一步的思维信息,都可以看作为是一个感觉。来自于如海马等的信息,进入了脑皮层,加入活动了,就可以看作是思维意识,简说意识。

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只有一步或两步的思维,不会不认为是一切思维的基础了吧。

在我们的思维中,感觉是开始,是过程,也是结晶。分析思维过程的每一步都是思维的感觉。

感觉和分析,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分,相辅相成。感觉和分析只是思维形式的不同,都可以有创新,并不存在思维档次的高低之分。感觉不准,分析也不可能准,反过来也一样。特殊情况除外,如瞎猫碰上死老鼠。

跟着感觉走是思维的本能,没有这个本能分析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有其形式的不断扩充和发展。

一般情况下,文化文明的感觉离不开记忆和同生异长之求同思维。感觉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有时也很显思维的综合性能力。

文化文明的数学感觉是形抽统一的思维过程。看到数学形象想到数学抽象,看到数学抽象想到数学形象,这是数感思维的最基本形式。

关于感觉,我很赞成李泽健老师的某些说。

如;“感觉就是由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所产生的,意识既不是客观世界的映像,也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摹写,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和标示。意识就是这样用大脑中的物质运动现象来解释和标示客观世界的,它是通过解释感觉现象与客观世界之间的关系来认识世界的。对感觉现象的解释能力决定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又如:“人有6种感觉功能,即眼、耳、鼻、舌、身和大脑这6种感觉器官所形成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想像这6种感觉功能。在这6种感觉功能中,前5种,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是基本的,而想像是在这5种感觉的基础上依靠记忆浮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能够观察到:前5种感觉是依靠环境的刺激而显现出来的,是需要特定的物质条件的;而想像则全凭记忆能力,是可以自由建立起来的。”

追根究底,一切的创新无一不是起始于感觉思维的基础。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一样,世界上也没有感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这就是人类创新可以源源不断,无穷无尽的来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658389-1080082.html

上一篇:学生们能做的事让他们自己去做
下一篇:能够面对4.0的课堂教育教学技术
收藏 IP: 183.210.181.*|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