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巴克明斯特.富勒谈质疑旧假定

已有 2639 次阅读 2021-4-6 07:20 |个人分类:科林散叶|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巴克明斯特.富勒谈质疑旧假定

武夷山

 

    巴克明斯特.富勒是我很佩服的一位美国发明家、设计师、哲学家和诗人,我有多篇博文涉及此人,见文末的“相关阅读”。

     美国未来学家和小说家Stephan A. Schwartz于Explore杂志2019年5-6月号发表文章,“How Would You Like to Spend the Day with Buckminster Fuller?”(你是否愿意与Buckminster Fuller一起度过一天呢?)。下面简介此文的部分内容。

 

    1969年,我在华盛顿市担任Seapower(海权)杂志的编辑。春季一天的后半晌,主办《海权》杂志的非营利基金会Navy League(海军同盟会)的主任找到我并说;“斯蒂芬,这件事你可能有兴趣。你是否愿意与Buckminster Fuller一起度过一天呢?”

    根据日程安排,富勒将在海军同盟会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演讲安排在某日晚上,当天)上午10点左右,将安排人去他的下榻宾馆接他,白天需要有同盟会工作人员陪同他。如果我做志愿者,则任务是:他要去哪就带他去哪,只要确保一切顺畅。

......

    两天后,富勒从电梯里出来时,我站在富勒下榻宾馆的门厅里迎候。

......

    他的身材比我想象的要矮小。他的眼镜破了,他自己给粘起来的。

......

    尽管我俩在年龄和身材上有差异,但我俩之间没有尴尬感。......与他聊了一小会儿,我就能感觉到他十分能干,我认识到,他观察世界的方式是我所不熟悉的。

......

    我们截了辆出租车,他让我对司机说,把我们拉到科学博物馆。我们沿着华盛顿国家广场(Mall)漫步时,他关注看到的所有事物,并开始议论人物、建筑、建筑的布局、人们是如何使用这些建筑的,等等。他指着广场上的一座华丽大楼,说“那么多的台阶啊”。“这座大楼设计来是为了唬人的,而不是为了帮助人或是发挥其功能”。

    一次次地,他引导我用新方式观察熟悉的景象。他的视角混合了科学、工程和一种更精致、更高大上的元素。我意识到,我所读过的关于富勒的多数书面叙述都忽视了这一较精微细致的方面。......他用的词语是很少听到的形而上学词汇。当多数人只看到孤零零的成分的时候,他看到了模式和系统。

    他曾花了很多时间想透了细节,想明白了我们这个文化的设计选择,以至于他能够看见关于“我们是谁”和“为什么我们如此行事”的高层总体叙事。这反映在他说的所有话中。通过将很少有人注意到的细节整合起来,他从现状外推到未来也许是啥样:我肯定没注意到他关注的那些细节。

    “你参观过梅隆艺术馆吗?”我们路经国家艺术馆时他问道,用的是国家艺术馆的原名,因为该馆是从梅隆的一笔馈赠起步的。

    “参观过。”

    “它有多重?”

    “不知道”,我回答。听到这么奇怪的问题我都愣了一下。

    他手搭凉棚,默视着我一小会儿,然后开言道,“船舶设计师就会知道。他能将重量估计到磅的量级。该有多重,他就绝不会多使用一磅的材料。海洋逼迫我们关注于此”。

    我从未想过去考察建筑物的重量,虽然我觉得从这个视角看建筑甚为有趣,我知道我还是没抓住他的用意。我们走着,他让我思考着。过了一会儿他重新拾起话题,“不考虑建筑的重量这一设计决策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从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假定出发,整个结果链就运行起来了。由于原初概念的缺陷——不考虑重量,于是链条的每一环节就不必要地消耗了自然资源及很多人的时间和精力。不假思索的决策是有后果的。”

    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在我心里我几乎看见了各种结果构成的网络。不在意重量,就导致了一些设计选择,设计选择导致了一些材料订单,订单导致了制造抉择,该抉择导致原材料价格的波动。我认识到,如果未经挑战质疑的假定被重复,被接受为面对问题时的正常的思维方式,那么一种文化就随着那一偏差而塑形了。

    “斯蒂芬,我们的假定驱动着我们的优先事项。在许多情况下,我们甚至不承认那些假定的存在。比如问一下一所建筑物有多重,这个问题又意味着什么。创新源于对旧假定的质疑”。

 

相关阅读

向巴克明斯特. 富勒学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29756.html

你也许不知道的巴克明斯特.富勒之另一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49023.html

巴克明斯特. 富勒提出的改善世界的10条原理(博主强烈推荐此文)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92698.html

富勒的智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35172.html

从另一种视角看知识,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688.html

聪明的马友友不读音乐系读人类学系(外一则),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51452.html

名人论政治的几条语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9790.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80491.html

上一篇:2002年发表的“域外新书——现代美国发明大观:从微波炉到鼠标”
下一篇:我2012年在国际合作沙龙上的一次发言(2012-4-19起草)
收藏 IP: 219.142.144.*| 热度|

2 郑永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