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学术工作之我见

已有 2078 次阅读 2021-2-15 11:33 |个人分类:图书情报学研究|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学术工作之我见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 武夷山

(发表于《中国信息导报》2002年第6期)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普遍不太重视学术工作,好像学术工作是高校的专属领域,对于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则是可有可无。当今,我们已经进入了21世纪,知识经济正在向我们招手。在知识经济中,学术活动不再是象牙之塔,而经常是优质、独特的信息服务的基础和源头。如果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继续忽视学术工作,就不能满足用户越来越高的要求,就会在竞争中惨败。 

     E. L.玻义尔教授在其1990年发表的《学术性再探》一书中指出,学术性包括四种学术功夫,或者说学术有四种功能。第一,发现的学术功夫。指为创造新知识做出贡献。第二,综合的学术功夫。这一功夫强调打通学科边界,强调利用事实型数据。第三,应用的学术功夫。应用本来就是科研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的应用,指将研究成果用于解决社会问题。第四,教学的学术功夫。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理解,鼓励学生成为注重学术的人。教学所要求的学术功夫也是很深厚的,那种“有本事的做科研,没有本事才搞教学”的论调是非常错误的。

    根据以上分类,并考虑我国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在历史上的作为,我们觉得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加强自身的学术工作:

一、任务带学术

    我国科学规划部门在50年代曾提过“任务带学科”的口号。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指导思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科研人员一方面积极投身于国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另一方面,努力发展与那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任务完成和学科建设的双丰收。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与高校不同,其主要任务是提供科技信息服务,故不宜片面提倡从研究者个人的兴趣出发去搞学术,但完全可以结合任务来抓学术。不抓学术,任务也能完成,但完成的质量可能要差一些,科研人员的素质提高要慢一些,整个单位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适应能力会弱一些,总之,不利于科技信息服务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近两年在建设“科技决策支持平台”(它是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任务之一)的过程中,有关科研人员结合工作的要求,刻苦学习数据库原理、设计和应用方面的知识,迅速提高了在该领域的学术水平,也为今后承接更多的此类课题奠定了基础。又如,要想搞好信息服务,一定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因此,用户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情报学专家霍华德·怀特及其同事所从事的作者共引分析结果表明,用户研究及理论是情报学下的12个专业领域之一,是学术性很强的领域。而多年来,我国的用户研究是很弱的。

二、培训促学术

    教学相长,是许多学者专家的切身体会。在像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这样的“情报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应该结合研究生培养工作大力抓学术建设。研究生的思想是最活跃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促使教师就有关学术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而且可能激发出创新的工作思路和课题设想。在其他不具备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也可以结合内部员工培训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学术工作。

三、国际合作推动学术

从总体上说,我国科技信息服务的水平还比较落后。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可以发现自己的差距,物色可供我们学习借鉴的对象,并努力了解人家在科技信息服务方面的好方法、好措施与好技术。目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借助丹麦技术知识中心的有关专家的力量,正在建设DISTIC(中国数字化科技信息)项目,这个项目将有助于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有关科研人员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另外,我国并不是在所有领域都落后,我们的科技信息服务工作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具有特色和一定水平的。十年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研究生培训中心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的支持下,每年举办面向亚太地区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研讨班”。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展示了我国科技信息服务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而且,讲课人员通过认真备课和与国内外学员的讨论切磋,也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

四、考核指标强调学术

    在我国的大学里,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科研奖励等许多工作都将学术类评价指标作为整体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考核指标有效地推动了广大教职员工重视学术,努力发表科研成果,积极参加学术研讨。而在我国许多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中,至今尚未把学术类评价指标置于整体考核指标体系的一个足够重要的位置上。这是科技信息服务机构长期以来学术气氛不浓的原因之一。当然,科技信息服务机构与大学的任务是不一样的,各自的考核指标体系也会不一样。但是,科技信息服务机构无论如何应该设计一些适合自己情况的学术类考核指标,而不能像过去那样只注意工作业绩和年资,不关心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1. Laddie JBicakCreativity in ScienceTransactions of the Nebraska Academy of

Sciences1997V 2413

2.熊华源.知识分子问题会议的前前后后.http//liOWtopcoo1net7044html 3. Howard DWhite and Katherine WMcCainVisualizing a DisciplineAn Author

Co=Citation Analysis of Information Science19721995JASIS199849(4)327355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272265.html

上一篇:英国学者从马克思主义视角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下一篇:Loet Leydesdorff的集大成著作之1.10——预期系统
收藏 IP: 1.202.112.*| 热度|

8 郑永军 王从彦 范振英 熊泽泉 魏瑞斌 赫荣乔 马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