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科普要以人为本

已有 4634 次阅读 2007-11-28 06:59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普要以人为本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发表于科技日报,2001629

 

 

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与改善。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号。那么,科普以人为本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科普宣传中要突出人(科学家),社会各界要尊重搞科普的人,科普工作者要时时刻刻想着接受科普的人。

首先,科普过程中要将宣传科学家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目前我国的多数科普展览、书刊和影视节目都是以介绍科技知识为主,只不过也许偶尔提及科学发现者的名字而已。大量活生生的事例表明,人物形象是受众最感兴趣的,也是会深深影响受众的。我们竭力倡导的科学精神,也是在优秀科学家身上有最具体生动的体现。前苏联故事片《乡村女教师》激励了不知多少中国青年走上了教育岗位。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鼓舞了至少一代人以投身科学为最崇高的人生理想。正如德国博物馆馆长,欧洲科学、工业和技术展览合作协会主席沃尔夫.彼得.菲勒哈默先生所说:“我们应当永远牢记,真正鼓舞和激励受众的是科学家,而不是科学”。[1] 基于这样的认识,瑞典诺贝尔基金会1998年决定建立诺贝尔博物馆,让观众了解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生平,看出百年来科学发展的脉络和所处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凭借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的名声和感召力,该博物馆期望吸引大批参观者,并将其展览送出国门去巡展。同理,我国也不妨设计举办一些以科学家为中心的科普展览,例如,“华人数学家生平与成果大展”,集中展示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苏步青、关肇直等数学家的成就和风采。这种展览与以往的科普展览大异其趣,很值得做一尝试。

第二,要真正尊重科普工作者的劳动和贡献。

几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科学学科在不断分化,同时也在重组。跨学科领域和边缘学科领域越来越多。遗憾的是,在各国的科学界,科研业绩的评估至今基本上是在传统学科畛域的范围内进行的。相应的,科研人员的晋升和奖励等也基本上取决于各传统学科的专家权威。在这种情况下,科研人员若离开原学科领域向外迈出一步,都可能面临着科学生涯的巨大风险。若是再花相当时间与精力于科普工作,更会被视为不务正业或离经叛道。很多科学家认为,美国天体物理学家萨根就是因为在科普工作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反而使他终生未能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长期以来,我国的许多热心于科普的科研人员,在申请职称时是不敢将其科普著作和文章列为工作业绩的,因为,列上这些内容,反倒不利于他们获得有关职称的任职资格。

近年来,科普的重要性获得了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老百姓的几乎所有人的共识。但是,与这一认识相配套的政策措施还相当少。只有少数科研机构认定,科普作品也是研究成果,可以作为申请职称的依据之一。大量的规定仍旧是不利于科普工作者的。例如,“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的章程明文规定,科普著作不属于资助范畴。又如,许多大学的人事部门或科研管理部门规定,教研人员只有在某单位推出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才能作为晋升、评奖的依据。但是,该要目总览是按不同的传统学科来分别确定核心期刊名单的。因此,跨学科的期刊,即使水平较高(例如《医学与哲学》),也列不上去,更何况科普期刊了。有关大学的此类规定必然大大打击热心于科普的教研人员的积极性。要想把对科普的重视转化为国民科学素养提高的现实,各级政府以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管理部门都应制定鼓励人们投身科普的切实有效的措施。例如,“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奖金”将科普著作也纳入资助范围,设立国家级和地方级的科普贡献专项奖,在晋级、评奖时给以科普作品适当的权重,等等。

第三,科普工作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国外科普专家认为,“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条普适原理,无论科普对象是青少年还是教育程度较高的成年人,都适用于这条原理。[2] 在科普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卡丝琳.迈克琳女士形象地说,“我们现在不仅要把展品放在基座上,还要把参观者放在基座上”(在英语中,“把什么放在基座上”的另一含义是“尊重”――本文作者注)。[3]

要想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在我国社会中深入人心,肯定是不容易的。可能与我国的等级制传统有关系吧,我国的许多概念都隐含着等级关系。例如,“技术推广”,似乎隐含着以科技人员为中心的意思,我将好技术推介出去,你们企业界就接受吧。而国外的相应概念是“技术扩散”(DIFFUSION)或“技术转移”(TRANSFER),则没有等级的色彩。同理,“科普”这个概念也透出一点等级色彩,一方面是进行普及的专家,另一方面则是被灌输科学知识的外行。国外与“科普”大致对应的概念是“公众理解科学”或“科学传播”,也不含等级色彩。因此,在现代科普理念中,科普场馆方面不是将观众看成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看成“合作者和顾问人员”。[4]

问题不在于采用什么说法,而在于有关概念和说法之后隐藏的观念会影响人的行为。举例来说,牢牢铭记“以学习者为中心”,科普展览的设计者就会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展示方式最能吸引参观者?如何提供多种展示方式以适应参观者不同类型的学习模式?什么样的主题更能贴近百姓的生活?合适的主题有助于将科普展览变成一个大课堂,甚至是辩论场,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布置展品易于使参观者获得一个较有系统性的认识,而不是仅留下零乱的印象?采用什么方式可以对展览的效果进行较可靠的评估,以期将同类展览越办越好?对于面向少儿的科普展览,如何将那些让观众动手摆弄的展品设计制作得既不易损害,又安全?等等。我国目前的情况是,能办起几个科普展览就不错了,能设身处地站在学习者和参观者的立场上来考虑展览的设计布置、门票价格的确定、学习效果的评估等因素的单位还很少。在这一方面,国外科普工作者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理念是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

 

参考文献

[1] Svante Lindqvist (Ed.), Museums of Modern Science, Science History Publications/USA, 2000p.18 

[2] 武夷山主编,国外科普面面观,科技文献出版社,199916

[3] Kathleen McLean, Planning for People in Museum Exhibitions, Association of Science-Technology Centers, 1993, p. 5

[4] [1], p. 18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720.html

上一篇:译著《高风险技术与“正常”事故》节选
下一篇:合理退休,老有所创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