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我谈科技期刊发展(2)

已有 1910 次阅读 2018-10-5 07:08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我谈科技期刊发展(2)

武夷山

 

(博主按:这篇报道只用了我一句话。

 

摒弃大而散,打造高精尖

——中国科技期刊现状调查(四)

科技日报 2018-9-28

    实习记者 崔 爽

 

    “国内很多科技期刊都是鸡肋,主管单位领导觉得这本刊物已经活了几十年了,在我任上死了不是成了我的责任吗?所以放任自流,任其成为摆设。”采访中,某国内英文期刊编辑忍不住“揭底”。

    一方面,为了保刊号甚至研究机构的颜面,大量低质量的科技期刊不死赖活,靠卖版面发“横财”,大而散的乱象下潜藏着一条条灰色产业链;另一方面,少数优质期刊戴着行政化镣铐负重前行,在迈向高精尖的征途上举步维艰。

    于是,优秀论文竞相“出国”、科研人员“先问西东”。作为科技成果最好的展示平台,国内科技期刊难承其重,加上国际一流期刊的竞争,“穷者愈穷”之下如何破局?

    明确管理 优胜劣汰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任彭以祺从办公室的柜子里拿出厚厚一沓蓝皮书,分别是国外科技期刊研究、中国科技期刊评价研究等。“基本都是十几年前做的研究,由于重视程度不够,这些研究都中断了。如果可以持续做到现在,当下很多问题应该早有解决办法。”

    面对困境,彭以祺特别强调管理。他认为,目前国内管理科研期刊的职能有所弱化,主要体现在管理部门及职责的模糊。

    在彭以祺看来,管理上重视对办好科技期刊有决定性作用:有职能部门牵头进行,可以形成统一的长远规划,有效解决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期刊发展中共性问题研究、关键问题研究、相关政策研究等,也需要管理者组织开展,比如如何从纸质版发展到电子版、如何拓展优秀稿源等。

    目前科技期刊缺乏必要的评估和退出机制,导致烂刊活不好又死不了的局面,也需要由上到下解决。如灵活有效地管理刊号,通过对期刊进行定期评估,优胜劣汰,减少刊物数量,提高质量。

    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胡升华表示,要想实现破局,首先要清除一批完全以谋利为目的的害群之马,“卖版面,不遵守学术出版规则的这一类要严肃处理”。他认为,应给大批低质量、同质化的科技期刊设立合理的退出渠道。同时,要支持一批有潜力的期刊和期刊出版机构发展壮大。“国家重点学科领域的期刊,国家一级学会的会刊,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领域的期刊都是非常有希望的。”胡升华说,中国卓越论文最多的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都有办出好刊的潜力。

    纠正评价制度 吸引优秀稿源

    “稿件质量是科技期刊的生命线。”《科学通报》编辑部主任安瑞表示。彭以祺也强调,要不断找好的稿源,稿源好、读者多、引用多、影响因子上升,这是一个正反馈。

    安瑞表示,有很多科研工作者长期和期刊编辑一起努力,把优秀稿件留在国内,但只有科学家的情怀和编辑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经常遇到一些热情支持国内期刊发展的老师,他自己想把稿件给我们,但他的学生坚决不同意。”在接到的大量投稿咨询中,“是SCI吗?影响因子多少?中科院期刊表的几区期刊?”都是必然遇到的问题。对此,彭以祺表示:“稿源好坏有客观评价标准,也有主观的评价引导,不能在评价上首先让中文矮英文一截。” 

    在安瑞看来,影响因子是期刊评价的指标,将其直接用于评价论文是不科学的。“最初对一些期刊分区是给图书馆的分类购买提供参考,并不是用来评价文章好坏。”据她介绍,《科学通报》英文版在国际同类期刊中排名前25%,但按照某些国内分区表,甚至达不到二流学校博士毕业要求。这些导向下,国内科技期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境尴尬。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武夷山表示:“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也要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实力,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通过积极投稿、审稿、订购等点点滴滴的方式支持国内刊物的发展,这些事不能靠硬性规定,只能等待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逐步提高和人们认识的逐步转变。”

    把好质量关 争取话语权

    优秀的国内科技期刊注重吸收国际一流同行的经验,在挖掘稿源、保证稿件质量、培养专业编辑团队等方面不断改进。《光:科学与应用(英文版)》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主办、与自然出版集团合作出版,是光学领域国内顶级期刊。据其执行副主编白雨虹介绍,6年前创刊时,所里拿出100万元,“当时在科技期刊界绝对是重磅支持”,如今17个人的期刊团队,均为所里事业编正式员工,超过一半有硕士以上学历,是国内科技期刊社的豪华配置。社里把编辑撒向世界各地,参加一流学术会议,去第一现场约稿。

    不断发掘好稿源之外,安瑞强调了“严格公正的同行评议”的重要性。“期刊按照自己的发展目标,要对稿件质量有明确的要求,遵守国际评议规范。对于明显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约稿、大科学家投稿等,也要能够严格把关。”安瑞说。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安诺杰强调,成功的期刊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努力,不能从低质量起步,要从创刊第一天就坚持高质量发展。

    在安瑞看来,虽然国际一流期刊的优势依旧明显,但国内期刊也不乏吸引力,“越来越多作者认识到了话语权问题。有尖端成果出来的时候,有的作者会受到国外期刊一些如审稿要求苛刻、拖延时间等不公正的待遇。国内外存在竞争”。研究者跟国内期刊编辑的交流也更方便畅通。“我们也不断学习国外一流出版集团和期刊的做法,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提供快速出版通道、加强稿件报道传播等,尽量为作者争取首发权和话语权。”安瑞表示。

    (科技日报北京9月27日电)  

 

相关阅读

优秀论文争相“出国” 中文期刊望“洋”兴叹——中国科技期刊现状调查(一),

http://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18-09/18/content_709144.shtml

指挥棒往西,优秀论文怎能往”——中国科技期刊现状调查()

http://www.xinhuanet.com//2018-09/21/c_1123462874.htm

 

武夷山,我谈科技期刊发展(1),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36811.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138921.html

上一篇:看望校友会老师----日记摘抄678
下一篇:《最后的对话 2》摘抄
收藏 IP: 219.142.241.*| 热度|

4 周忠浩 蒋新正 罗帆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