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美国农村居民的向上流动 精选

已有 6860 次阅读 2017-9-8 08:11 |个人分类:他山之石|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美国农村居民的向上流动

武夷山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2017年9月发布报告,Rural dreams: Upward mobility

in America's countryside(乡村梦:美国农村居民的向上流动)。原文见https://www.brookings.edu/wp-content/uploads/2017/08/es_20170905_ruralmobility.pdf。该报告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对于我国的农村扶贫工作有参考意义。

美国梦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哪怕你出生于不利的环境里,也有可能成功。向上流动(upward mobility)指的是后代比父母的境况更好。美国近些年的向上流动似乎在倒退。当然,全国各地的向上流动率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地区差异那么大呢?

为回答这个问题,本项研究将国家层次的社会经济数据与Raj Chetty(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印度裔)、 John Friedman和Nathaniel Hendren 三人负责的Equality of Opportunity Project(机会平等项目)所收集的流动性数据集二者给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分析。

研究对象是全国最偏远、人口最稀疏的一些县,其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4%左右。这些县的居民面临着较大的机会(就业机会、教育机会、城市多样性所带来的机会,等等)障碍。研究报告的主要发现如下:

----本项研究证实了Chetty et al. (2014)的研究结论,即高流动性地区拥有较高质量的K-12(幼儿园至高中)教育、较强的家庭稳定性、较大的社会资本、较低的收入不平等和较轻的居住隔离(博主:如富人、穷人住在不同的区域)。对于最乡土的农村地区,这些相关性依然成立,不过,居住隔离和收入不平等这两个变量与向上流动的相关性不如全国性样本中所表现得那么强。

----高流动性与低流动性乡村县域的最突出差异之一是人口净迁移率。向上流动率最高的县域,也是在2000-2010年间净迁移率(尤其是15-24岁年龄段居民的净迁移率)为较大负值(迁出人口大于迁入人口即表现为负值)的地区。向上流动率指标的计算与一个人16岁时住在什么地方有关,那么,迁出人口较多的县域似乎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些有助于其日后改善收入的东西(博主:例如较好的中小学教育)。

----影响乡村居民向上流动的主要因素有:按每位学生平均的教育支出,师生比,孩子与单身母亲的冲突,青少年生育率,等等。向上流动最低的25%的县域的青少年生育率几乎是向上流动最高的25%的县域的青少年生育率的两倍。

----当然,县域经济的实力也与向上流动率相关。向上流动率最高的乡村县域,劳动参与率也较高,贫困率较低。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向上流动率处于前25%的乡村县域中,十几岁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高达64%,而向上流动率处于后25%的乡村县域中,十几岁青少年的劳动参与率只有35%。一方面,这可能说明前者的地方经济有活力,就业机会多,另一方面,早年的工作经验为这些年轻人日后利用劳动市场的机会做了很好的铺垫。

以上事实有什么政策含义呢?

首先,投资于人力资本开发。改善落后地区的K-12教育质量,这将使学生更好地迈入成年,有更好的前途。第二,确保落后地区也配备21世纪的必备基础设施,例如宽带网,这将使本地居民能与遥远的外部经济体发生联系,创造更多的机会。第三,投资于计划生育(博主:不是少生孩子的意思,而是指,别糊里糊涂地就怀孕生育了)。乡村居民本来就不易获得经济且优质的医疗服务,对于他们,做到计划生育就更难,因此需要有关方面给以额外帮助。

总之,某些乡村县域实现了较高的向上流动性。迁移到机会较多的地方去,是解决方案之一,但并非唯一方案。投资于技能、家庭稳定性和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性有利于向上流动,无论是对于离开故土者还是扎根本土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74839.html

上一篇:[转载]日本受关注论文排名降至第9 中国上升显著
下一篇:头一回参加“商务谈判”----日记摘抄580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19 李颖业 徐令予 张南希 冯大诚 周忠浩 鲍海飞 文克玲 孟津 李学宽 张纯洁 郑永军 张骥 黄仁勇 刘钢 强涛 冯国平 xlsd zxk730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