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青蒿素的三个第一说明什么?!

已有 3291 次阅读 2015-10-12 20:02 |个人分类:博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青蒿素, 诺奖, 屠呦呦, 李国桥

        青蒿素的三个第一说明什么?!

                                   都世民

                           1.三个第一的接力

屠呦呦诺贝尔奖的推荐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路易斯·米勒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是一个接力棒式的过程:

屠呦呦第一个发现了青蒿提取物有效;

罗泽渊第一个从菊科黄花蒿里头拿到了抗疟单体

李国桥第一个临床验证青蒿素有效。

做出关键发现的课题组是屠呦呦负责的。1

                      2.历史史实

1969一家军医院找到屠呦呦,要求帮助解决越战期间士兵抗疟的难题,他们任命屠呦呦当项目负责人。

1971104日,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并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

1973年,屠呦呦课题组研发出了青蒿素的衍生物——双氢青蒿素,将抗疟的疗效提高了10倍。

1974李国桥长期研究青蒿素,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他率先证实了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速效低毒作用

1977年,我国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公开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1978 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 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1979 年,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1979 屠呦呦任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1985 年任研究员。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屠呦呦的单位得了奖。作为课题组长,代表课题组领了奖。

1997 任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

2011 获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本土科学家首次获得的世界著名奖项。

201510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3.详实资料证实屠呦呦获奖实至名归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简称”概览“)。概览·医学卷·药学分册收录了屠呦呦的传文。2

1971104日,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启发,屠呦呦用沸点较低的乙醚提取青蒿素,并成功得到了青蒿中性提取物“191号样品”。该样品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业内专家指出:青蒿素从青蒿这种植物中剥离开来,成为疗效和不良反应都十分明确的真正药物时,才能真正意义上造福人类。不难看出:是屠呦呦第一个发现了青蒿提取物有效,才会有青蒿素出现。【5

1973年,屠呦呦课题组研发出了青蒿素的衍生物——双氢青蒿素,将抗疟的疗效提高了10倍。目前临床使用的都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很少直接使用青蒿素,因为纯化合物不溶于水而合成的青蒿素衍生物,经过了筛选和毒性试验,具有抗疟疗效好、水中溶解度大的特点。5

1973 ~1990 任中药研究所化学室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1978 年,屠呦呦领导的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523” 研究组受到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4.李国桥罗泽渊两位先生

1974李国桥长期研究青蒿素,并在该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他率先证实了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疾的速效低毒作用,先后研制了五个青蒿素类复方,是国际著名的疟疾专家,有“青蒿素之父”之称。李国桥没有遗憾。他说,屠呦呦获奖实至名归,对于中国人获得这一最高奖项,他由衷感到高兴。青蒿素的另一名重要研究者罗泽渊,同样对媒体表达了自己的平和心态。现居成都的罗泽渊接受《重庆晚报》采访时说,自己别无所求,尤其是名和利,对于中国获得诺奖,她“感到高兴和骄傲”。【1

1977年,我国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公开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其他几篇学术文章。“但这些文章都是集体署名,而非个人署名。需要强调的是,屠呦呦是用乙醚提取的青蒿素。【4

5.屠呦呦感言

在越战期间,他们发生了流行性疟疾。疟疾导致的士兵战斗力损失是打仗损失的两到三倍。疟原虫已对所有现成药物都产生了抗药性。一家军医院的研究一直没有好的结果,所以他们1969年找到我所,要求帮助,他们任命我当项目负责人。

我们担心药物是否安全。我和两位同事服了药,表明药不会死人。我认为这是我作为药物化学家的责任和工作的一部分。

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我的单位得了奖。作为小组长,我代表小组领了奖。卫生部长部长曾亲自推荐我当院士。但是,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情况很复杂。

没有团队,我什么都不是。国外比如美国很关心应该把功劳归给哪些个人。外国人读了有关历史记录,挑选了我。中国总是奖励集体,但外国的奖励不同。这个荣誉属于我和我的团队,也属于整个国家。

我只知道,我做了所有的那些实验。那些记录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去查看。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事实。历史就是历史。3

             6.奉劝方舟子做一个老实人

方舟子是光明网科普组织的成员,在凤凰网有专栏,对中国第一个诺奖的发声很不严肃,出尔反尔,挑起争议,影视负面。正如联合早报指出的“拔高自己、忽略别人的贡献”的说法,正是来自方舟子,这对光明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都会产生不良影响。不要以假权威架势乱发声。多做点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的实事。

 

应当指出:作为屠呦呦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言人在回复广大民众关心的议题时,其要点:

1.尽管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但青蒿素的专利权并不在我国。

2.屠呦呦及其团队成员亲自试药。

3.1977年,我国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在《科学通报》上首次公开发表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其他几篇学术文章。“但这些文章都是集体署名,而非个人署名。而且,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相关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所以没法申请专利保护。”姜廷良说。

需要强调的是,屠呦呦是用乙醚提取的青蒿素,长期接触乙醚对人体的肝脏等器官系统有危害。”朱晓新说。

很遗憾的是:对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了青蒿素的提法,没有“首先”或“第一个”关键字眼。对诺奖获得没有评论和鼓劲。强调专利保护涉及药品市场,与诺奖关联不是决定性的。笔者希望多一些正面,少一些负面。多一些团结,少一些内耗。重大奖项多一些基层课题负责人,少一些管理人员和官员。

 

 

                        参考资料

1“青蒿素之父”为屠呦呦获奖高兴 www.zaobao.com20151012

2屠呦呦的主要学术成就 科学网博客,2015-10-12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28739-927480.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科学出版社

3屠呦呦接受《纽约时报》采访:腰不好,不保证会去领奖观察者网2015-10-10

4陈海波、田雅婷中国中医科学院回应屠呦呦和青蒿素热点问题,科学网201510月9日

5药学专家解读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的争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927664.html

上一篇:楼道杂物引发火灾该谁担责?!
下一篇:研究人类意识的新方法是什么?
收藏 IP: 111.192.64.*| 热度|

4 杨正瓴 许培扬 吕喆 李毅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0: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