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我把写作当桥梁

已有 2081 次阅读 2020-12-26 21:51 |个人分类:科普创作|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我把写作当桥梁

I use writing as a bridge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受英国《金融时报》 的一位编辑写的文章启发,她认为写作是危险的竞技场 笔者也思考为什么写作写作与年龄有关吗?写作与职业有关吗?科技写作的目的又是什么?80岁的老人为什么还坚持写作?为什么把写作当桥梁?

关键词:写作,作品读者,科研,桥梁。

 

启发

英国《金融时报》 丽贝卡·沃森以我把写作想象成一个危险的竞技场为题,发表在《金融时报》上。文章作者以她自己的想法,与作家的对话,来阐述一个问题,作家为什么写作?出版机构编辑为什么关注作家的写作目的?怎么样关注?

丽贝卡·沃森把写作想象成一个危险的竞技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存而努力。作家是文学创作,要写小说;文艺家要写剧本;科普作家是介绍科学,沟通科学与人民大众的关联。那么科研人员又为什么要写作呢?他们写作的作品有论文、科普。然而科普现在似乎也成为一种职业,有专门的研究机构,但是写科普作品的人可不都是专职,他们也不是兼职,而是为了宣传和沟通学科之间的关联。

每一个作家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回答,不会完全相同。年轻的作家,中年作家,老年作家,他们的想法不会一样;写作不同的作品,想法也不相同。

年轻的时候,写科普作品,是一种爱好,是想扩大知识面?中年的时候,写科普作品是想赚点钱养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但是,自己的工作又不能受影响,只能业余创作。另外还要写科技报告和论文,是想把自己的工作留下痕迹。这两种作品的形式内容都不相同。

为什么写作?

丽贝卡·沃森在文中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写作时不去对作品抱有期待,是否是一件容易的事?曼特尔回答说我不会过多地思考反响问题。他的言下之意不否定考虑这个问题

笔者也思考了这个问题,2018年,我给中国知网大诚编客提交了一本书,书的名字是多学科论眼”。(https://bianke.cnki.net/Home/Corpus/16422.html

经过一年的审查,被批准在网上发行,成为一部电子书。作为自己创作的作品,不关心是不可能的,在写作时有期待,出版后希望更多的人去看这本书,这也是一种期望。

曼特尔认为:一边是你的写作生活,一边是你的职业生涯——对我来说,它们是完全独立的。你不得不盲目行走,你会撞到真理但仍会存在某种困惑。如果没有困惑……那就是不值得叙述的故事。你能解释的任何事情,你都能自圆其说,那也就失去了意义。曼特尔的话令我深思,作为一个科研人员,写出一本书,确实一开始是有些盲目的寻找目标,是想探索小宇宙的秘密,而这个秘密与我的专业有没有关联?我的专业是无线电学,后来又变成了雷达专业、天线专业、电磁兼容专业,这些专业仍然在无线电范围内,这说明科学探索专业越分越细,这是当今科学研究最大的问题,因为大、小宇宙的问题是相互关联的,不分专业可是研究的时候又要分专业,而且越分越多,那么这些专业之间有没有联系呢?你能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是当今科学研究必须思考的问题

其实写这本书不是目的,为什么这样说呢?真正的目的是想沟通人的眼睛与多学科的关联,是想尽可能多的找到这种联系,把这些联系的根据写出来,让多学科的研究人员引起注意,而最终的目的是想解决人眼的问题,这就是要把人们的近视眼镜拿掉,让盲人复明。写这本书并不表明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但是要说明现在的研究结果是有问题的,如果没有问题,人的近视眼和盲人分明的问题应该有解决的途径。几千年了都没有解决,近视眼都认为治疗不好。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不值得进一步思考吗?也就是说,我这本书里仍然有困惑,有没有解决的问题。确实如果问题都解决了,还写它干什么?这也就是我80岁了还继续写作的原因所在。

写作的素材哪里来?

写作之前,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阅读书刊,浏览网页,在不花钱的情况下下载一些文章,放入电脑内,用关键词作为资料分类。然后对有些较为系统的、概念明确的、具有权威性的文章,要反复阅读,对一些不明了的名词和概念,再进行查询。这是查询关键词的来源,然而在查询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概念和名词,再进行查询,经过多年的学习和思考,对自己跨学科的问题,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这就需要进一步的把碎片化的知识,转化为系统知识,因此有些关键词,就需要自己去思考,尝试新关键词搜索结果。

与此同时,需要到图书馆去查阅一些新的书籍或刊物,这些书刊阅读后,会对有关问题有进一步的系统化的了解,同时会发现一些新的概念和不理解的名词,又需要进一步的查询,如此反复阅读思考,在这过程中,对自己发现的问题或思考,写出自己的感想和进一步的疑问,这就在原来不太了解的情况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实际上这是一种提升的过程。这些感想和观点的阐述,是今后写作的素材,没有这些素材,是写不出作品的。

寻找新关键词  扩大知识面

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查询技术资料是根据国家图书馆和科技情报所编辑的目录,这个目录是有专业分类。另外是从新的专业书刊,有关文章的参考文献,特别是综述评论文章的参考文献,是查询资料的源头。

在有互联网的时代,查询技术资料是查找专业网站,每天关注科技新闻报道,下载科技报道的内容,从这些文章内容中寻找关键词,特别是那些不懂的词汇是最好的关键词。然而这些关键词都是针对某一学科,也就是自己所跨的学科。后来发现这个知识面还太窄,如何扩大知识面?寻找新的关键词。有时这些关键词是来自于某些奇特的文章,例如第三只眼的说法,从这些文章知道大脑中的“松果体”这个关键词,由这个关键词可以知道,松果体的构成、相互联系、运行机制、测试方法,这就等于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松果体中的脑砂,又是什么组成?他会不会发光?现在的研究状况?对这些查询的资料,经过阅读,会有新的发现,也会有一些新的名词、概念、问题,再进行查询。在这里列出了这样的例子,不可能一一列举。这么一来就把知识面扩大了,并不等于所看的资料都全看懂了,有时经过较长时间,可能再回过头来阅读,进一步消化这些资料,这是创作前必须要做的,特别是跨学科的学习更为重要。

围绕中心问题  浓缩阅读资料和感想

作为长期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有一种习惯,心中总会有一个中心问题,这个问题与自己原来所学的专业应该有关联,因为自己长期研究的专业是有优势的,但是要研究知识面更宽的问题,就必须跨学科,跨多学科,是要长时间走过艰难的行程。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学习思考,对自己心中的中心问题,必然会有一个整理的提纲,这应该是一个创作提纲,无论是标题,论述的层次,层次之间的关联,涉及的多学科,这项工作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要把这些资料与中心问题都挂上钩,而且相互还要有关联,也就是说要能够自圆其说,有根有据,还要附上参考文献。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创作作品是要对读者负责,是要对读者寄予希望,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作品中心问题,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什么重大发现,夸大其词。因为科学探索是无止境的,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对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应该反映出来,以便引起读者的重视。

我的写作为什么把作品当做桥梁?因为我的作品是想引起人们对自己的眼睛的关注,几千年了,近视眼没解决,如今医学界认为治不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流行病。另外几百万的盲人不能复明,原因也不完全相同,有先天也有后天的。

作为跨学科的研究人员,一定会碰到这样的问题,自己研究的问题和提出的新问题,有些是需要证明的,可是要证明应该是用实验的方法,跨学科就没有这样的条件,因此需要用作品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为今后研究创造条件,对于我来说年龄大了,不可能再去做更多的实验,只能够用作品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读者,这就足够了。而跨学科的作品实际上就是一个桥梁,它是沟通多学科,对一个社会性的、技术性强的大问题,需要有人像蜜蜂那样去工作,绝不是有其他的目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64312.html

上一篇:无人车到山前必有路吗?
下一篇:看病为何难!
收藏 IP: 1.91.247.*| 热度|

1 范振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