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老龄化与老年人的需求

已有 6661 次阅读 2019-10-30 17:25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老龄化社会, 社会需求, 家庭需求, 个体需求, 科研需求

老龄化与老年人的需求

Aging and the needs of the elderly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本文讨论老龄化社会快速到来出现的新问题,既表现在对社会新需求,也表现在对家庭的新需求。而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又有什么需求。本文针对這些问题作一些讨论。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社会需求,家庭需求,个体需求,科研需求。

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

在全球72个人口老龄化国家中,人均GNP达一万美元的占36%,一万至三千美元的占28%,而我国在2002年只有980多美元,就提前进入了老龄化。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尚处于世界中下水平时,老龄化程度却己进入了发达国家的行列,呈现了未富先老的特征。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压力。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形成人口老龄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寿命增长。   

一、2018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2017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2005-2017年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走势

http://www.chyxx.com/industry/201805/637022.html

老龄化特点:

1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在加速。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猛。现在老年人是2.49亿,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是4000万。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 20%都被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据。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2)老龄化程度在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北京市老年人口增速快,老龄化程度高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增349.1万人,占该市户籍总人口的25.4%。每4名北京市户籍人口中就有一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它地区会有差异。

3老龄化使健康状况和疾病构成发生变化。老龄人群的生活和生命质量有不同程度降低,对医疗、护理、生活照料的需求成倍增长,加重了卫生系统、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4高龄化趋势加剧,寿命延长特征凸显。人口死亡率的持续下降,使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我国每年新增长100 万高龄老年人口,这种大幅度增长的态势还将持续到 2025 年。

北京市人口的老龄化长寿特征凸显百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9288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58.4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42.2%,每2.4名劳动力在抚养1名老年人

5独居和空巢老人数量增多,比重增高。预计到 2020 年,独居老人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

6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渐改变。

7老龄化呈现未富先老的特征,老年人担心不能自理时所面临的难题。

8从以往的“用心”养老逐渐转变为“用钱”养老的模式传统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逐渐转变为用物质、金钱供养老人的思想。是一些人无奈选择。

不难看出,中国人口老年化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科学问题,这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与老年人紧密相关,其实不是,他与每个人都有关系,因为一个人总是会变老的,是变老以后再解决这类问题,还是在这之前着手解决?如果一个人到老不带来社会问题,这就不会影响国际民生和国民经济,一个近视眼问题,每年消耗几千億。一个人先老先老腿的问题,也都是一些普通问题,可是他影响的面很大,带来的影响深远,给国家、医学卫生、家庭、个人,带来的不仅是烦恼,而是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什么这类问题不能成为科研重点和热点项目,是因为不能赶超世界水平吗?不是!是大家都认为解决不了就不解决吗?问题到底在哪里?

二.老龄化对科研的需求

1面对老年病究竟该如何对待?

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老年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群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也会逐渐下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耳聋眼花、腰酸背痛、记忆力减退是常态。甚至有老年痴呆、帕金森、心脑血管疾病、关节病、风湿病、脑供血不足突然晕倒等,终身服药都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状况。还有心理性疾病如悲观、抑郁、孤独和焦虑等。更困难的是不能自理人群,坐轮椅、常年卧床。

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对家庭、社会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整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能自理者;另一类是不能自理者。这两者之间,有时是会瞬间转换转换没有先兆,很难预料,甚至死亡也一样

《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政策,推进医养结合,开展老年友善服务,增加老年人就医便利程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

http://www.banyuetan.org/jk/detail/20191012/1000200033136241570845049346266048_1.html

2019109日,香山科学会议举办“老年心血管病诊疗困境与探索”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教授表示担忧。2018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949万人(约2.5亿),但专门针对这部分人口特点的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还远远不够完善,有的甚至是空白。75岁以上患者混杂因素比较多,很多临床事件不可控,这会使临床试验的结果分析起来非常复杂,研究者和被研究者都会面临比较大的风险,研究者很难说清楚入(试验)组患者的死亡是不是由验证药品造成的。

衰老究竟是什么,具象到体内的生命分子有哪些指征?基础研究目前仍旧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衰老的宏、微观关系是什么?单纯研究细胞和基因能解决吗?它与系统的关系是什么?

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杨文英认为,血糖高到多少,会形成对微血管病变的危害,这个指标在形成时不分年龄。但到了高龄时,按指标对血糖进行管理和诊断与真实世界会发生不符。然而衰老的分子机理研究并不容易。老年是一个状态,捕捉它需要实时的手段。孔祥清认为,从机制上对衰老进行解释只依靠标本行不通,需要影像学诊断的辅助。陈润生院士建议:如果可以把患者临床特征、遗传特征、影像特征综合起来,形成大数据,并进行挖掘和分析,将可能找到真正与衰老相关的分子机制。应该建立国家级的数据库,将医疗机构对于老年人的研究数据进行有效地统计,进而获得真实世界老龄化体征和生物学基础证据。然而单纯的分子机制能决定人的系统问题吗?这又该怎么解决?

周玉杰认为,“基于人工智能的冠状动脉生理功能评估,我们提出深脉分数的诊断方法,研究表明,以血管为基础,深脉诊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较高,诊断性能优越。”通过全面的从解剖到功能的评价,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手段的实施将助力避免有创检查及无效支架的置入。

上面所说的医学专家对老年疾病的观点,与老年人的感觉和现状还是有差距的,多少老年人终身服药,其效果如何?对于过去的老人根本不同,我的父母活到90多岁,过去很少看病,不存在终身服药的问题,这究竟是为什么?

2关爱型医疗技术怎么实施?

今年7月,美国FDA已经批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这种治疗技术用于低危人群。周玉杰说,这是一种微创的换瓣膜手术,医生不需要开胸,而是通过导管进行心脏瓣膜的置换。新技术的发展不仅让高危、高龄的患者“动手有策”,还会有效应对高龄患者存在的复杂合并症的问题,如多种慢性病集于一身等情况。“误伤”最小的靶向治疗也是关爱型的一种。“冠心病现在也可以进行靶向药物治疗,用纳米载药颗粒‘直击’易损斑块,可大大减少全身副反应。”关爱型新技术应时刻考虑到老龄人口的“脆弱”。

医学专家的上述观点,到底针对什么年龄层次?我的岳父95岁,肾功能衰减,身体浮肿,医生不主张进行手术治疗,有时连药也不开,告诉回家好好养。如今微信群里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也最多,人们对支架,癌症化疗,反对声颇大。有的医生对过度治疗提出反对意见,现在的微创,医院赚钱,患者经济负担很重,一开口几十万,不能报销,表面上说是关爱,实际上不是,带来的问题相当大。如果对中年人采取这种治疗是必要的,但对年纪很大的人这么做就有问题了,因为弄得不好就会死在手术台上,医生没有责任,因为患者在手术前要签字,医生告诉你有风险,你自己同意的,那有什么话说呢?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9/10/431359.shtm

新华社北京1011日电国家卫健委将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活动等多项工作,推动建立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六个环节的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人们对延长寿命的需求与过度治疗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甚至对个人,都会带来很多问题。

三.养老对社会的需求

1)对养老机构的需求

2019-05-24,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今年将新建150家社区养老驿站”。新建20家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和15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推动形成以社会治理为特征的区域养老服务联合体。

2019年,北京市将制定《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涵盖就近养老设施无偿提供、加大设施供给、税费减免、优化服务环境、集中式居家养老机构试点等方面的内容。在长期照护服务方面,北京市将出台并实施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津贴实施办法,聚焦经济困难老年人、重度失能老年人、高龄老年人。同时,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整合集成上门入户服务,为失能失智等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等方面服务。

应该说政府在养老机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老年人感受不明显,确切的说大众化的养老机构太少了,而已有的养老机构价格高了,老人的养老金不够支付,未富先老的问题就显得突出了。养老机构盈利性大,服务性少,而过去这一些老人,他们是对社会做贡献,没有讲究报酬,如今他们需要社会给他们关爱性的服务,少一点金钱。如果没有养老机构,能够有流动性的养老护理人员,帮助家庭养老,也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这种养老护理人员不等于保姆,保姆不懂护理,他们的要价也比较高。

2)对养老护理人员的需求

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有多大?现在只有30万名养老护理从业人员。我国养老护理员队伍面临着数量短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专业能力有限、流失率较高等发展困境。为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颁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较2011年版《标准》,在放宽养老护理员入职条件、拓宽养老护理员职业发展空间、缩短职业技能等级晋升时间等方面做了重大修改,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提升行动,确保到2022年年底前培养培训200万名养老护理员。对养老护理人员的要求,首先是要培养他们有爱心,不怕脏不怕累,在这个基础上去培训技术知识,而不是相反

 3老龄化对家庭养老需求突出

    北京大学袁方教授认为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方努力,需国家、社会和家庭相互结合。如今的家庭结构模式大多数为传统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个孩子,意味着两个子女要承担赡养四个老人的义务,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养老负担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正在逐渐淡化,家庭养老功能在弱化,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严重。

老龄人的自身需求

1老龄人自身最大需求是能自理,有尊严的生活。人到老年方才知道自理的生活非常重要

无论你名气多大,官位多高,到你老的时候,你的生活状态是无法预料的,你看看你身边的老人有多少种状态:有长年卧床不起、有坐轮椅的、有腿脚疼痛、有弯腰接近90度的人、有双手颤抖的人、有不认识家的老人、有走在路上突然晕倒的老人、有便秘和小便急又不能控制,……。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不同程度的不能自理,他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人不到老时没有这种体会。

3)老龄人需要关爱。有不少老年人生活不犯愁,儿女不在身边,长期孤独的生活。一旦他们感觉到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连上厕所和倒杯热水都没有人,这种孤独无援的状况,会使他们忧郁、伤感,久而久之会忧郁成疾。他们生活希望有一个伴,这个伴不是机器人,希望是有情感能关爱的人。但老伴去世以后,也不一定非要再找个老伴儿。那种突击式的、演出式的关爱,不是老人最需要的。老年人要学会独自生活方式,自行乐趣的独居模式。外国老人拼凑式养老方式难被中国老人所接受。

4)老年人需要有尊严的活着。如今社会对老人的关爱,比过去有很大的改善,公园、公交车、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对老人开放,每月给不同年龄的老人补贴,老人感谢政府。至于给老年人让座的风波,老人摔倒在路上没有人扶的状况,已经在改变。过去有的媒体的恶性炒作是不得人心的。有些讨论是无知的。老年人能够自理的,也不需要别人让座。如果有的年轻人连给自己父母都不让坐的话,只能说明父教之过!

5)当老人不能自理的时候,他们看到自己的大小便弄在床上,他们找不到家的时候,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是他们的最大伤痛。可是每一个老人自己能够避免吗?这个选择权不在他们自己手里。只能听天由命。如果科学研究,能防止老人突然摔倒,能防止痴呆,这是老人最大的希望。

5)老年人不希望废物式养老。能够自理的老人,不希望一天只是吃和睡,或者坐在那里呆呆看电视,他们希望人生有点价值,希望生活有点乐趣,他们知道自己是弱势群体,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不希望快节奏的生活,希望平淡安静的生活。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1008/14/14988838_865509475.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204092.html

上一篇:权威期刊《细胞》的文章为何令人不解?
下一篇:科学家对光的不同认知 说明什么?------人眼新问(4) 光究竟是什么?
收藏 IP: 1.91.247.*| 热度|

2 范振英 蒋大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