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关注 痴呆老人的煩心事

已有 3169 次阅读 2018-7-7 13:15 |个人分类:小宇宙探索|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痴呆老人, 敬老院, 病因, 治疗、护理

 

关注 痴呆老人的煩心事

A matter of annoyance of the elderly with dementia

都世民(Du Shimin

摘要:本文讨论痴呆老人引发的诸多问题。痴呆老人不是个别现象;痴呆老人本身的痛苦;痴呆老人引发的家庭沉重负担,不知如何正确处理;痴呆老人送到敬老院后,遇到非专业护理;痴呆老人该不该去医院就诊?到哪里就诊?

剧中的痴呆老人

黄铁鹰 2018-06-17  在新浪微博上发布我怕不得好死!”一文[1]。该文在微信群里流传。文中指出:美国有个电影叫《还是爱丽丝》,讲的是一个老年痴呆病人的故事。

美国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Lisa Genova 有个讲话她对观众说:在座的有多少人想活到85岁?大多数观众都举了手

她又说:你们知道吗?如果活到85,每个人就有一个会得老年痴呆症:另一个人就要伺候老年痴呆症的她引用的是美国老年痴呆症的统计。她的引用数据有些夸大,但过85岁至90岁以上的老人患痴呆症的概率明显增大,已成事实。

114年前,德国阿兹海默医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例老年痴呆症。迄今,人类没有找到治病的药。该病学名阿兹海默病,以此来纪念这位精神病学家。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迄今未明。65岁以前发病者,称早老性痴呆;65岁以后发病者称老年性痴呆。[2]

最近中央台播放的电视剧“初婚”和潘长江与蔡明演的小品都有说痴呆老人的故事。以上剧中故事不一定有真实背景。离社会真实状况有多远的距离。至少说明文艺工作者已关注痴呆老人的煩心事。

现实生活中的痴呆老人

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近三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7%我国老年痴呆人口已达到五百万,还在继续增长。有人预计,在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惊人的两千两百万。老年痴呆已经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之后的第三大老人健康杀手。这一问题在科技界尚不夠重视,社会媒体关注度不高,社会服务层面没有多大反响,而家庭养老为此苦恼,不知该如何做才好。

笔者工作单位已出现五名痴呆症老人,四位都已离世,他们不认识回家的路,不认识家人和同事,但他们有时清醒,恨自已为什么会这样?当年的业绩、能干的身影远离自己不知去向,自己不被家人理解,有时搞了恶作剧,闹出事故,自己意识不到,因为有时清楚,有时糊涂;有些事清楚,有的事糊涂。导致家人以为是假装的,因此更不被家人理解。老年痴呆,在医学上被为阿尔茨海默症,这是脑功能退化疾病,它与老年记忆力减退易混淆,发病潜伏期长,患痴呆症的人的神经功能会出现明显障碍,性格和行为也会发生极大变化,实际上生活将无法完全自理,常会伴随不安全事故发生,自己会沉浸在苦脑、烦心、茫然的空虚中,给自己和身边家人的身心造成巨大伤害。

 

笔者岳母是痴呆症,早年出現性格固执,当面说儿媳不好,女儿不好,反复唸叨,影响家中的和谐气氛,弟妹对老母性格和行为不理解,都将问题归到岳丈身上,要岳丈去批评岳母,九十多岁的岳丈为此很是委曲,当众流泪。后来发现岳母捡垃圾,有时不认识家,才意识到岳母有痴呆症。由于日常生活尚能自理,不以为然。当岳丈离世后,弟妹轮流照顾老母,纷纷议论不能忍受老母带来的烦心事。骗老母进了敬老院。

在家中弟妹做飯,她不满意:水用多了,菜淡了,有时她就做出出格的事,反锁房门,总是说别人拿她的東西,将凉水直接倒进没有锅的电飯堡,……因此怕她触电、引发火灾及其它安全事故,做了各种防范。

现在在敬老院,同室一位老太太卧床不起,她觉得老躺着不好,要让她坐起来,于是她去抱她,96岁老人去抱一位老人很危险,年青护工都感到抱这老太吃力,劝她别管这事。她总是去管那位老太太的事,她还把那老太当作自己小儿子。家人去看望她,她有时认识,有时不认识,叫不出名字。让她吃飯有时就不吃。让她洗澡她不洗,有时要三位护工帮她洗,洗了又不愿起来。有一次,房门开不开,她从1米多高的窗台上跳下,要回家。她似乎不明白这样做有危险。

当她清醒时,她说她用双手击打自己头部和胸口,恨自己怎么会这样?她说我没有做错事,为什么不让我出敬老院大门?我犯了什么罪?

因她耳朵听力差,只好用笔写一句问话,让她回答,她读几遍却不明白“行不行?”这三个字的意思!她不是没有文化,在她那个年代已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可是她现在却无法回答,或者答非所问。

在无锡南泉敬老院,有一位家人说她母亲经常用手和袖子擦嘴,她儿子买了卫生纸放在桌上让她使用,她却不明白,将纸当成食品吃下。如果吃下金属物品就非常危险。

央视三套曾播放一位痴呆老人与老伴的故事,老伴总是用歌声伴随着痴呆夫君,看上去似乎他明白,问他几个问题有的答对了。问他自己年龄,他说十几岁,显示糊涂。但老人看上去是开朗的。这音乐能有治疗痴呆症的效果,《环球科学》曾有报道。但是家人能如此理解和关心痴呆老人,是很难做到的。

笔者上百度网搜索,发现不少研究者均以痴呆症为命题研究,其论文下载要收取费用,这些学术文章不能免费开放,让更多人了解痴呆老人苦衷和烦心事。

在细胞层面痴呆症病因有解吗?[3-7]

老年人患痴呆症是什么原因?能预防吗?这病有遗传吗?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事情。有药物可以治疗吗?那个医院专治这种病?这些问题在网上能搜索到相关结果吗?笔者作了些尝试,现在看来不能令人满意。此病发现至今已一百多年过去了,病因有些说法却难以置信。就是美国也无计可施,堂堂的美国总统里根也患此症,却没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2]指出: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可能因素和假说多达30余种,如家族史、女性、头部外伤、低教育水平、甲状腺病、母育龄过高或过低、病毒感染等。下列因素与该病发病有关绝大部分的流行病学研究都提示,家族史是该病的危险因素。痴呆与遗传有关是比较肯定的。该病遗传学研究难度大,多数研究者发现患者家庭成员患该病危险率比一般人群约高3~4倍。另外,另外,甲状腺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癫痫等,曾被作为该病的危险因素研究。严重脑外伤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免疫系统的进行性衰竭、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慢病毒感染等,以及丧偶、独居、经济困难、生活颠簸等社会心理因素可成为发病诱因。

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男性平均73岁,女性为75岁)老人,少数病人在躯体疾病、骨折或精神受到刺激后症状迅速明朗化。女性较男性多(女男为3∶1)。

[1]指出:患老年痴呆病的大脑解剖后,有二个特征:

1)比正常老人的大脑萎缩的严重。

2)大脑某些区域呈现钙化和纤维状——没了弹性。

 

上图有个对比,看上去显得有些夸张。[2]指出:CT(薄层扫描)和MRI(冠状位)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明显,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与CT相比,MRI对检测皮质下血管改变(例如关键部位梗死)和提示有特殊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进行性核上性麻痹多系统萎缩、皮质基底节变性、朊蛋白病、额颞叶痴呆等)的改变更敏感。功能性神经影像:如正电子扫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提高痴呆诊断可信度。淀粉样蛋白PET成像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但目前尚未得到常规应用。

在細胞层面研究病因,原以为:人发育完成后,脑细胞不像身体其他细胞会再生;人随着年龄增大,脑细胞死一个少一个,因此,老年人的大脑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后来大脑发现了新生细胞。发现人脑不仅不断产生新脑细胞,而且新脑细胞产生的速度,同老年痴呆症有关。

英国专门研究脑细胞再生的Sandrine Thuret 博士说:成年人每天能新生700多个脑细胞,新脑细胞集中产生在大脑负责记忆、情感和学习的海马区。老年痴呆的初期表现就是记忆退化和经常走丢。可是至今记忆存储在哪里?是存储在宏观还是微覌层面都无定论。又怎么能从细胞层面搞清楚痴呆症病因呢?

很多脑神经医生相信,如果能促进脑细胞不断生长,就能避免或延缓老年痴呆。其实这种假定没有意义,笔者曾见过名刊报道,研究者也是从细胞层面研究,假定脑细胞不死就可以常生不老。这两种假设都不能成立。让细胞不死,就意味没有新陳代谢;让细胞不断新生,没有人体平衡,人也不能生存。在一定程度上看,单纯研究细胞不可能搞清楚痴呆症病理机制。

参考消息网201783日报道 英媒称,衰老——是谁也避免不了。在细胞层面真正地逆转衰老难以实现。库克研究了早衰症儿童的细胞,这种罕见的疾病表现为迅速的衰老,患者通常只能活到少年时期。他们发现,早衰症儿童的端粒更短,因此假如能恢复端粒的长度,改善细胞质量以及细胞分裂和对压力做出反应的能力。端粒是生物学家看成的细胞的计时员,对于我们染色体的功能十分重要。这种研究模式还是在细胞层面,这一发现能否破解衰老机制很难说。因为早衰症的病因是否用端立長度作为唯一参变量,也许只是相关因素,并非唯一因素。[3]

别开生面的研究衰老

1.压力与慢性炎症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8]

据英国《卫报》2017716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表明,生活中的压力事件会让大脑提前衰老。研究结果显示,人们经历的压力事件越多,在之后生活中的认知能力就越差。非裔美国人在生活中经历的压力事件比白人多60%,每经历一次这样的事件,认知能力便会衰退近4年。

其他研究表明,压力与慢性炎症反应之间有关系,而后者可能会增加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不过专家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有助于降低这一风险,经历过压力事件的人也适用。

2.步态与痴呆症[9]

美媒称,步态,即人们行走的方式。研究人员发现,行走速度变慢或步态不稳往往是认知功能障碍,甚至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前兆,这些比真正的病症出现要早10年以上。

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边走边说话时,起关键作用的是发生于大脑额叶、负责制订复杂计划的执行功能。这个大脑区域的激活水平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日后是否容易跌倒。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提升大脑的执行功能来改善步态。

3.基因组的“暗物质”破解神经疾病[1011]

美国斯坦福大学遗传学家吉尔·贝赫拉诺及其同事最初是在比较人类与大鼠、小鼠和鸡的基因组时注意到超保守成分的。他们在这些动物体内发现了481条极为相似的DNA链。这一结果出人意料,因为DNA由一代传给下一代时会发生突变,而这些动物谱系已经独立进化了两亿年。

十多年来,基因组中的“暗物质”片段——没有明显功能、长且弯曲的DNA-----—直是令科学家困惑的谜题。现在,有一支团队解开了这个谜题。研究成果证实了科学家的假设,即所有超保守成分都对生命至关重要-----尽管研究人员对其功能知之甚少。

研究团队删除了小鼠体内的4种超保守成分,发现这些动物状态良好而且可以正常繁殖。令他们震惊利用基因编辑重新研究了这个问题。他们删除了小鼠体内的4种超保守成分,这些超保守成分所在的DNA区域也包含对大脑发育至关重要的基因。这是在基因层面研究衰老问题。以上几种研究方法跳出细胞层面,能否找到预防措施和有效治疗方法仍然没有定论。

4.控制摄入热量能延缓衰老[12]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2017914日报道,以往很多研究指出,对包括蠕虫、鼠类和灵长类在内的很多物种来说,控制摄入热量能够延长寿命。美国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研究人员展开的这项研究将热量摄入与“表观遗传学时钟”联系在一起。发现“表观遗传学时钟”的节奏也与寿命有关。

研究人员通过仾河猴试验得出结论认为,表观遗传老化率或能决定哺乳动物的寿命。此外,“表观遗传学时钟”的数值可以作为衰老的生物标记物,控制摄入热量确实能延缓衰老。

5.免疫系统先天缺陷[13]

美国研究者发现部分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有一种先天缺陷而这种缺陷可能正是老年痴呆症的病因。这一发现有望为诊断、治疗老年痴呆症提供新思路。

6.在大脑中沉积出老年斑”,引发老年痴呆症。[14]

痴呆老的安全及护理[15-22]

1.随着人的寿命的延长和社会老年化进程的加快,痴呆症病人数量明显增加,据2002年统计,65岁人群中重度痴呆老人比率占5%以上,80岁老人发病率占15%至20%。2002年统计我国老年痴呆患者800多万。[7]

2.当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近三亿,约占总人口数的17%我国老年痴呆人口已达到五百万,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预计,在202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惊人的两千两百万。[14]老年痴呆患者安全事件的发生率占老年痴呆患者的32%,老年痴呆患者的安全护理应放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

3.国内研究数量较少,但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存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有局限、研究方法单一、研究结果存在偏倚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和探索。

4.[17]结论指出:为了减轻临终前各种并发症以及细菌感染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临终关怀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老年痴呆症患者与非老年痴呆症患者相比,其更易感染细菌、发生并发症,因此其临终关怀除了做常规护理外,还需要加强营养护理和预防细菌感染以及减少老年痴呆症并发症的发生,这也是老年痴呆症患者临终护理的主要任务。

5.[18]指出:老年痴呆症主要死亡原因是全身衰竭、肺部感染和脑萎缩.在临终护理中,普通老年病患者与痴呆症临终患者护理要点有异,在完成基础护理同时,预防及减少发生并发症、防治感染、全面加强营养管理,是老年痴呆症临终期的护理重点.

6.[20]指出:对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在住院期间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深入分析。患者自身条件和家属看护不当是安全隐患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性的人性化护理和必要的安全性教育可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细致的人性化护理和有效的防范对策可以提高护理的质量,加强医患双方的安全性教育及促进双方的交流对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极其重要。

如上所述,从查询的医学研究文章看,没有明确的护理规范,没有针对多种痴呆老人的护理提醒。对家庭护理的提醒及培训无机构关注。

[2]指出:对这类病人诊断,给出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AD及相关疾病协会(NINCDS-ADRDA)规定的诊断标准。可能为AD的诊断标准:A加上一个或多个支持性特征BCDE文中有详细描述。我国标准是什么?不清楚。

对这类病人对症治疗目的是控制伴发的精神病理症状抗焦虑药、因AD病人中约20%50%抑郁症必要时可加用抗抑郁药。若用抗精神病药 有助控制病人的行为紊乱、激越、攻击性和幻觉与妄想。但应使用小剂量,并及时停药,以防发生毒副反应。目的在于改善认知功能,延缓疾病进展。这类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方兴未艾,新药层出不穷,对认知功能和行为都有一定改善,认知功能评分也有所提高。按益智药的药理作用可分为作用于神经递质的药物、脑血管扩张剂、促脑代谢药等类,各类之间的作用又互有交叉。这些介绍有助于对痴呆症的诊断和治疗的了解,但国内三甲医院尚未见这类病的分诊。

希望国家科学基金应有所侧重支持这类病因及治疗和护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铁鹰 2018-06-17 16:45:57  在新浪微博上发布我怕不得好死!”一文。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51940845389440

2阿尔茨海默病来源:百度百科词条。

3殷东敏 王韵我国科学家发现老年痴呆症致病新机制来自维普

出版源《上海针灸杂志》, 2007 (4) :13-13

4何晓小胶质细胞及免疫相关受体在老年痴呆症中的作用研究进展来自维普

出版源《药学学报》, 2014 (6)

5贺改英 徐颖 张志雄参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膜受体研究进展来自万方

出版源《中国老年学》, 2015 (9) :2556-2559

6潘永惠 李芳 代亚美脑缺血后神经元Caspase-3 mRNA表达的研究进展来自万方出版源《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05 , 3 (3) :36-38

7英媒:科学家用RNA疗法逆转细胞衰老

2017-08-03 14:13:39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卫嘉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70803/2216377.shtml

8阿尔茨海默症专家:压力会使大脑提前衰老

2017-07-17 11:34:11 来源:中国日报 责任编辑:

9美媒:研究称走路姿势或揭示大脑是否“衰老”

2017-10-17 14:34:23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朱方雨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71017/2239248.shtml

10研究发现DNA“暗物质”影响大脑发育:有助理解神经疾病

2018-01-26 14:53:16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汤立斌

http://www.cankaoxiaoxi.com/photo/20171130/2245543.shtml

11美媒:研究称部分暗物质可能携带电荷来源:参考消息网2018-06-06 13:12:12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80606/2278048.shtm

12西媒:控制热量摄入能拨慢“表观遗传学时钟” 延缓衰老

2017-09-17 10:57:1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王惜梦

http://www.cankaoxiaoxi.com/science/20170917/2232029.shtml

13吴名美科学家发现:老年痴呆症可能与先天免疫缺陷有关来自维普

出版源《当代护士(上旬刊), 2005 (8) :33-33

14王旗科学家发现老年痴呆致病新机制来自维普

出版源《晚霞》, 2007 (5) :37-37

15当前我国老年痴呆人数剧增的原因分析三九养生堂百家号2018-02-0415:54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591453151263806077&wfr=spider&for=pc

16张璐姣从文献分析看我国老年痴呆患者照顾者负担的研究现状来自万方

出版源《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 (7) :1-1

17刘恩临终关怀对减少临终老年痴呆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来自万方

出版源《健康前沿》, 2015 (10) :58-59

18谢少波老年痴呆症临终关怀136例的护理要点来自万方

出版源《中国民康医学》, 2012 , 24 (1) :104-105

19田晓琴 陈爱学老年痴呆病人住院期间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来自维普

出版源《中外医疗》, 2012 , 31 (21) :136-137

20苟晓华 贾会英神经内科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和护理对策来自万方

出版源《中国医学创新》, 2009 , 06 (23) :136-137

21王智英 胡家凤 韦茂红 谢满老年智能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安全隐患及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来自万方出版源《当代医学》, 2015 (8) :114-115

22陈雪珍老年痴呆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隐患及护理对策来自知网

出版源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老年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 200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122716.html

上一篇:是脑控还是脑生机制?------意识研究的探讨(二)
下一篇:对施一公演讲的疑问和思考
收藏 IP: 112.24.25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