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93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sm9393

博文

未来从业与未来教育

已有 3108 次阅读 2016-12-17 20:18 |个人分类:博客|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未来从业, 未来教育, 杨斌

未来从业与未来教育

都世民

问题的提出

笔者近来收到朋友发来的电子邮件:大学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又于2016-12-16,见到光明网.《光明日报》刊文:“网络“原住民”创造未来教育”。作者:杨斌(清华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慕课中国大学先修课〔MOOCAP〕理事会理事长)。着重讨论未来从业与未来教育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机器人的更多应用,导致未来职业供需关系发生大的变化。在另一层面未来教育如何适应这种从业形势,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远程教育的走向产生变化。这是本文讨论的前提,虽然是预测性,也有趋势性,这关系到很多人的未来选择和孩子的培养。是值得关注的大问题。

未来的从业面临的挑战

1.去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Frank LevyRichard Murnane曾发表研究报告《与机器人共舞》(《Dancing with Robots》)。

这份报告把工作分成了五大类型,包括:

●信息处理:获取或解读信息,用以解决问题、做出决策。

●解决弹性问题:比如,西医诊断病情、厨师开发菜谱、新产品开发。

●弹性手工:不容易被规范化的劳动工作,如卡车司机、复杂组件的精密装配。

●非弹性手工: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劳动工作,如,生产在线的包装,流水线上的操作工。

●非弹性认知: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认知工作,如,计算税收,超市收银员。

他们的研究发现,过去半个世纪(1960-2009),前三类工作的需求不断上升,后两类则在快速消失。报告认为,人类心智的优势在于“弹性”------能处理、整合不同的信息,并做出判断,从分析财报到品尝味道,莫不如是。而计算机的优势则在于运行速度快和精准性操作,而非弹性。

随着电脑的不断升级和各种机器人的不断问世及投产,在所有可标准化、流程化、逻辑化、规范化的工作领域,机器人会抢走人的工作崗位,人力都会被逐渐淘汰。将来获取知识越来越唾手可得。

未来十年可能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知识供给是供大于求,工作岗位的需求是求大于供。扩大就业靠的是创新思维变成可操作的技术,通过这些实用性技术,制造出市场对路的新产品。大学,作为传统意义上求职的路径之一,其价值将不再是凭考分和论文,不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要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是难以标准化、规范化。

2.《纽约时报》专栏作家、《世界是平的》一书的作者Thomas Friedman指出:,“学历不能证明能力,世界只在乎你能做什么?至于你在哪里学习的、怎么学的,重要吗?”

3.Google执行董事长Eric SchmidtGoogle前产品部资深副总裁JonathanRosenberg在联合出版的新书《Google模式》(《How Google Works》)中提出,一个“创新时代”即将到来,21世纪最抢手的人才是所谓“智慧的创新者(Smart creative)”。

书中提到,“智慧的创新者”不受工作及职位的限制,有旺盛的精力,充满好奇心和热情,勇于冒险及表达意见,是具备多元才能的跨界人才。书中甚至提出,未来Google要优先考虑有学习新事物能力与记录的人,而非仅考虑是否有特定的职位经历。

4.伦敦商学院教授、《未来工作在哪里?》一书的作者Lynda Gratton认为,试着去描绘未来图景越来越重要,因为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可能靠着过去的经验,来推论未来、想象未来。

一项针对318家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93%的老板选择员工,更看重“独立思考、人际沟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所学专业。

5)《环球科学》2016年第10期上刊文:“神经科学家转行要趁早”,文中指出:

近几十年来,神经科学在生物学中的地位,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选择神经科学作为自己研究方向的学生越来越多,但想真正成为神经科学家,在大学和研究院里谋得一个职位,却变得越来越难。经费短缺是这造成一现象的主要原因。2014年,美国科学院组织了一个研讨会,就这一趋势对在读博士生的前景有何影响进行了讨论,讨论结果于今年夏天发表在了神经元(Neuron)杂志上,博德研究所的史蒂夫。海曼( Steven Hyman)协助筹办了这次研讨会。海曼最近当选为美国神经学会会长,他对选择神经学专业的海量博土生表示欢迎,2001年到201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学博士生人数直线上升。近高达500人。比其他专业要高一倍多。但同时警告说:“资金的短缺,使得神经科学相关职位的薪金缺乏竞争力,一些人甚至因此得不到职位。”“由于没有足够的科研职位,教授们现在便应该帮助学生做好选择其他职业的准备。”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胡达,阿基勒(Huda Akil)说.他是美国神经学会前会长,也是研讨会报告的第一作者。阿基勒还表示,受过训练的神经学家并不是只能在学术界或企业里一展身手。

未来的大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未来十年可能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大变革,导致未来从业形势的变化,使未来的大学教育将兼顾扩大视野和启迪心智,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相对于机器人的运行速度和操作的精准性,人的优势在于不按常规出牌的创新思维和操作。所以,现在的家长应该有未来的眼光,着重培养孩子的“人心智”能力,这就是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创造性,以及最重要的——学会独立自主学习,无师自通的本领。

目前我们感受不到这种压力,因为现在用人单位是看文凭、学位、考分表、所学专业。一旦这种用人之道改变时,其催化剂是机器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不断替换人的工作岗位,而新的工作岗位所需的人才模式发生变化,这就逼着就业者改变学习模式来适应这些变迁。

笔者工作时,没有计算机,只有计算器,几十年变化,人人离不开计算机软硬件。工作模式都变了。不难想象未来的变革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压力!因此我们应关注以下方面:

1)培养扎实、优秀的基础知识能力。

2)鼓励孩子发现自己的天赋和兴趣。

3)只有在有天赋和兴趣的领域,才能有持续的学习动力,才能迸发创意。

4)从小接触多元文化、视野开阔、心态包容的孩子,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面临飞速变化的时代,才能有更好的适应性,也更能立足跨界背景多元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5.专业的概念将让位于学科组合的概念

新的动向

全球教育领先的芬兰,2020年,从小学起,就将废除科目,打破知识界限,不再单独教授数学、地理等等,取而代之的是经过整合的「主题式」课程。例如,学校将开设一门“欧盟”主题课程,讲述欧洲各国的语言、经济、历史、地理、文化。

赫尔辛基的教育主管Marjo Kyllonen说,上世纪的教学法已经过时了,我们需要更适合21世纪的新作法。

这种跨界授课将极大地缩短“学”和“用”之间的距离和落差,未来的芬兰学生,也许不会再感叹:“学这个有什么用?”这是以“用”定制“学”。如果社会变革,企业转型就要重新学习,继续受教育。

如今这个时代与我们那个年代不同,过去一次所学专业,一次分配定终身,虽然五十年工作经历也根据单位工作需要,改变过所学专业,毕竟还是少数。如今是自由选择专业和工作岗位,这就有很大改变,但供需也存在矛盾,所需的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吻合。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矛盾。

1)美国Olin工程学院院长Richard Miller指出,靠教点上网就能学到的东西,收些学费,恐怕不是个长久的商业模式。

2)学制更自由不再需要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

3)现在的大学基本是在一定年龄段,在规定时间4年左右、规定地点上课,满4年才能毕业,凭分数和论文给文凭。未来,是开放式、线上授课平台,可以快速、低价、订制化地帮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传统校园则可以给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体验的教育。

4)学生可以接触不同学科领域的新知识、新思维、新朋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未来的教育很可能是线上知识学习+校园或实验室式实际操作体验。学生可自由选择、订制自己上大学的时间、地点、模式。

5慕课的未来需要,应从教育本身出发思考和探求新的范式。用考分和学位考核模式操作性强,但对能力的考核却难操作。如今央视播放的“工匠”比拼,还是有操作性的,从焊工和泥瓦工比拼看,工匠的水平和处理实际问题能力,无法用书面考题评价的。

6杨斌文中指出:互联网不擅长课程之外的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39385-1021368.html

上一篇:中医药是慢病防治的“中国方案”
下一篇:关注“十三五”学科发展战略报告”
收藏 IP: 123.112.149.*| 热度|

1 岳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