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扬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yang1971

博文

《美国世纪的物理学》译者的话 精选

已有 11605 次阅读 2018-7-5 15:11 |个人分类:个人看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世纪是美国的世纪,借着两次世界大战的机会,美国从偏安一隅的大国崛起为主导世界的强国,形成美苏并驾齐驱、一争雄长的局面,最终随着苏联的垮台而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20世纪也是物理学的世纪,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见证了科学中心从欧洲到美国的转移,而科学研究活动也从个人兴趣为主导转向国家利益所驱动。

20世纪快要结束的时候,出现了很多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文章,《美国世纪的物理学》就是这样的一本文集。它是1999年《现代物理学评论》出版的一份增刊,用于纪念美国物理学会成立100周年。这部纪念文集包括54篇文章,介绍20世纪物理学的整体发展情况,不仅覆盖了物理学的全部领域,还包括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物理学与国防和信息工业的关系等等。作者都是各个分支领域的众望所归的领军人物,写的东西大多是自己亲历亲为或者至少是耳闻目睹之事,自然是提纲挈领,流畅之至,对未来的展望也能高瞻远瞩,颇有指导意义。针对的对象是受过大学物理教育,对物理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感兴趣的人士,这本书可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高级科普读物。

《美国世纪的物理学》已经出版快20年了,这本书终于有了一份中译本,我希望它的出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物理学在20世纪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对物理学在21世纪的继续发展保持信心。

===================================================

这本书刚出来的时候,我就读到了。那时我刚从中国科学院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不久,正在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代物理学评论》是综述性的学术期刊,19993月的这份特刊让我有机会了解当时物理学的全貌。刚开始只是读了其中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几篇文章,后来逐渐把所有的文章都读了一两遍。当时觉得都写得挺好的,如果能有个中译本就好了,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

2002年回国以后,偶尔也会再拿出来翻一翻。从2008年到2014年,我翻译了几本书,但是从来没有动过这本书的念头。这本书的篇幅太长了,涉及的范围太广了。我觉得唯一可行的方案是召集一群有能力的人,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可是我又没有这个号召力。后来我想,也许可以在网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我开始在科学网上发言,算是做些准备工作。

20147月,我读了刘寄星老师主持翻译的《20世纪物理学》(当时是第一卷。这套书总计三卷,2016年出齐了)。这本书写得很好、翻译得也很好,我专门写了博文推荐,同时也感到,合作翻译《美国世纪的物理学》这件事大概不可能了,因为《20世纪物理学》已经动员了国内物理学界有能力也有意愿翻译这种书的几乎所有人,他们不可能再来一次的了。

但我还是要努力一下。不久,我在科学网上发了一篇博文,征求志愿者翻译《美国世纪的物理学》,每人翻译一篇就好了。这需要真正的志愿者,因为翻译基本上没有任何好处的。征文出来以后,支持的人很多,但是大都爱莫能助。此后一个月,潘晓东老师翻译了《来自软凝聚态物质的深刻见解》;此后一年有半,樊哲勇老师翻译了《从透射的观点看电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件事终究还是干不成。

201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以前只有专家知道的事情,现在每个普通人都知道了:机器革命已经把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信息革命正在把人类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正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分岔口,未来不外乎两种情况:大同世界或者黑客帝国。这真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何去何从,孰吉孰凶?

人工智能不仅在围棋这个游戏里锋芒毕露,在其他很多领域也大显身手,包括机器翻译。通天塔真的要建成了?未来的科学语言可能真的要由Chinglish占主导了。这个未来不是我喜欢的未来。我去网上试了一下,觉得日常用语确实问题不大了,但学术翻译应该还差得远,主要原因是没有足够的语料库。尽管如此,我觉得,如果现在还不做,《美国世纪的物理学》就永远也不会变成中文了。201610月,我把这本书的pdf文件转化为word文件,试图用语音软件帮助自己翻译,也就是说直接说话、绕过打字这个环节。我翻译了一篇文章《晶体管的发明》,但是翻译得不是很满意。然后我觉得还是忘掉这件事吧。

20172月,LIGO团队宣布首次观测到了引力波(GW150914)。我把文集里《引力波》的文章找出来,翻译了一下,了解到更多关于引力波和LIGO的历史。这重新激起了我的兴趣。我花了大约十天的功夫,把word英文稿按照原文分好段,再用机器翻译把每段后面附上中文——我希望这样能够让我减少打字的负担,后来也确实有些效果。但是,至少对于这样的文章来说,现在的非商业版软件的翻译完全不靠谱。

大约在同时,我读了科学出版社几年前出版的、齐民友老师独自翻译的《普林斯顿数学指南》。虽然齐老师说,其中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我所不熟悉,或者完全不懂的”,但是我对他真的是佩服不已。我觉得,独自翻译某本总览领域全局的书,既然数学可以做到,物理学也应该能做到——毕竟这并不是真正的专业书籍。

20171126日,我有了一份初稿。然后,我把这份非常简陋的初稿转换成Latex文件。准备再修改一遍。但是在12月,可能因为确实有些累,也因为突然有些其他事情要忙,以前的那些业余时间都用不上了,所以没有多少工作。

2018324日,终于修改完了。这样就有了一份打印稿,然后我又在打印稿上重新修改了一遍。618日端午节,修改完毕。627日,有了一份新的修改后的电子版。大功告成。对我来说,这件事情就算是做完了。

===================================================

当然,现在这份书稿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图和参考文献还没有放进来,这个不难。其次,正文中参考文献的格式,这个也不太难,就是太烦了,因为原著就不统一,我可能也没有耐心去做。第三,人名怎么办?现在的科技译著里似乎偏爱用原文,但是我不喜欢这种方法。我觉得,牛顿就应该是牛顿,而不是Newton,爱因斯坦就是爱因斯坦,而不是Einstein。我的选择是,我熟悉的就用中文名字(比如说,大学普通物理课本里的常客),其他的优秀科学家就用英文好了,我可不愿意一个个地给他们起中国名字。第四,索引还要不要?注释还加不加?我觉得这跟前几个问题类似,都可以用机器辅助来做的,虽然我现在没有这个资源,但是肯定可以做到的。无论如何,我现在是没有心思做它了,所以就随它去吧。

更重要的是,54篇文章涉及到物理学的方方面面,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够全面了解的,最好的方法当然是象《20世纪物理学》那样每个领域分别找到合适的译者,但困难不就是因为大家没空吗?别说翻译了,找人校对都不现实。如果还有人不相信的话,只要去看看《普朗特纪念报告译文集》中译本的序言就知道了。

所以,这个译本里肯定还有许多物理内容方面的错误。但是我现在没心思做了。我打算采用高德纳(Donald E. Knuth)的做法,对于发现《计算机程序设计的艺术》中的每个错误,他奖励发现人2.56美元(256美分),因为这正好是16进制里的1美元。如果这本书出版的话,对于发现的每个错误,我打算用6.63元(663分)感谢第一个发现者。任何已知的错误,将会公布在我的博客里。“普朗克的一小步,中译本的一大步。”这些错误指的是事实的错误,而不是翻译的风格:为了读起来通畅、符合中文写作的习惯,我把无数的被动语态改为了主动语态甚至是祈使句,当然还做了其他一些更为激进的事情。

===================================================

现在是2018年,21世纪已经过去将近20年了。

21世纪肯定是中国的世纪,我们都能够看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21世纪可能不再是物理学的世纪,借用杨振宁先生40年前描述高能物理发展的话“party is over”,盛宴不再,物理学在21世纪很可能不会像在20世纪那么独领风骚、光辉灿烂。但是我相信,物理学在21世纪仍然会大显身手。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时代:大科学的时代即将结束,大工程的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时代里,物理学还能做什么?物理学工作者还能做什么?对物理感兴趣的人,又能做什么?读一读《美国世纪的物理学》这本书,每个人都会给出自己的答案。

 

姬扬                

2018.07.05          

 



征求志愿者做翻译

2014-9-29

我认为,物理学的未来在中国,物理学的教学也必然要用中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9915-1122396.html

上一篇:六月份跑步小记
下一篇:高考30周年纪念
收藏 IP: 124.193.162.*| 热度|

29 武夷山 范振英 李炳新 史晓雷 谢力 朱如明 单明 邢志忠 徐晓 张鹰 蔡博 李泳 刘全慧 王安良 秦逸人 黄永义 王庆勇 晏成和 迟延崑 孙冰 宁利中 张忆文 李颖业 王永晖 徐令予 陆同兴 李红雨 周健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