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无法提升有意“作伪”的人 精选

已有 15424 次阅读 2015-4-8 21:44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普, 争论, 利益, 素养


在2015年3月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秦大河院士谈到目前我国国民素质偏低的问题,“2005年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只有1.6%,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各部门共同努力,取得了不小的进步,2010年达到了3.27%,预计2015年将超过5%的目标。但是,这个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秦院士举了一些因科学素质不高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建设发展的例子,“近年来,在我国面临PX大量进口的前提下,一些地方在PX项目建设过程中,由于公众坚信‘PX剧毒’和其他原因,连续引起多起大规模群体事件,陷入‘一闹就停’的尴尬局面,给国家带来巨大损失。核电站建设、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等,都面临类似的局面。再比如,2011年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中国竟然掀起了一场令人咋舌的抢购食盐风波。”


科学普及不够,科学素质不高,确实影响民众对一些基本常识的认识和理解,并常会引发某些非理性行为,使个人生活质量降低,也会对公共事务造成影响。但若具体分析,用心思考一下那些与科学问题相关的事件,会发现影响到事态难以把控的因素并非单纯是科学知识的欠缺,或者说科学因素并非总是占有主导地位,往往是可以理性探讨的问题总是偏离正常轨道,因参与者背离了科学精神和辩论议题的规则,使争议陷入到与科学不相关的政治、经济利益,或个人名利、恩怨,甚至是意识形态的分歧之中。


无论是有关雾霾的争论,还是转基因利弊、中医药疗效等问题,尽管不少科学家试图从科学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和论辩,但由于非科学因素的强势介入,使科学理性的探讨常常无法正常进行,争辩者不肯耐心倾听不同的意见,不愿承认自己的观点有偏差,不善于运用符合逻辑的分析推理,不是以追求真相、真理为目标,只顾个人情绪的宣泄,或偏信一些诸如阴谋论等并无可信事实的猜测。我就收到过一篇有关气候变化的审稿文章,本是讨论很重要的科学问题,却写得像一篇声讨气候变化支持论者的檄文。文章中多处见到骗局、荒诞、荒唐、操纵、误导、虚构、篡改、谎言、心怀鬼胎、别有用心等词汇,采取这样的方式,即便是所提观点尚有科学价值,又怎能与持不同意见者进行理性的交流探讨呢?


有人认为偏离科学轨道的争辩仅是方式问题,对于大众争论不能要求过高,能够参与,直率地表达看法也是一种进步。对这种似是而非的判定,可以商榷,但并不想在此过多讨论。我更想指出的是,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情况,表面上仿佛也是在讨论问题,实际上与科学相隔甚远,而是为了某些特殊利益在科学问题上搅浑水。最近一期《环球科学》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为《揭穿伪怀疑论者》。文中对一些人为了特殊利益面对科学证据所采取的质疑态度作了揭露,包括烟草、食品添加剂、化学阻燃剂、碳排放等领域,指出了有意制造怀疑的人背后涉及的利益关系,及常用的质疑手段和方式。


你从科学角度证明烟草有害,他可以说“任何东西都可以说是有害的,苹果酱吃得太多也是有害的”,讲这话的是一位烟草公司的经理。另有一位气候变化怀疑论的带头人,名叫马克·莫拉诺,他承认对气候变化并不在行,但对气候变化问题建立了一套自己的质疑法则和技巧,包括质疑“要短、要简单、要有趣”。具体做法包括“对气候学家加以嘲笑”、“直呼对方的名字”、“一个一个对付”等。其背后有专门的掩护机构“ClimateDepot.com”,雪佛兰和埃克森等利益相关公司则是赞助商,显然这些企业是不赞成减排的,有其所顾忌的特殊利益。


对科学问题提出一些质疑并不困难,也是科研过程中应该发生的事。然而,一些“伪怀疑论者”并非真想从科学角度探讨是非,对一些关键点也未必能理解。在他们看来,所持论点是否真有道理也不重要,但倾向则是清晰、明确的,就是通过一些特别的论辩技巧提出异议,转移矛盾,将问题的焦点引向歧途,达到背后相关利益者期望的目的,这是最需要警惕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整个社会形成了多元化的利益格局,任何政策的推出都难免对不同利益层面或团体产生差异性的影响,出现意见分歧也属正常。问题在于,若将对利益的偏向与科学上的求真混为一谈,就难以得出什么有价值的结果了。为了自身利益提出诉求符合常理,打着科学问题的幌子搅局则只能混淆是非。


仅是科学知识欠缺,并不见怪。任何人,哪怕是造诣很深的学者,离开了自身擅长的领域,都会出现盲点。但若是为着某种难以示人的特殊目的,性质就不同了,这与科学素养难以沾边。套用一句话,“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同样,你也难以提升一位在科学问题上有意“作伪”的人。

2015-04-03 《南方周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880916.html

上一篇:“气象达人我来了!”
下一篇:面对气候变暖应做无悔选择
收藏 IP: 119.80.112.*| 热度|

26 戴德昌 庄世宇 姬扬 邹桂萍 许振柱 黄永义 李宇斌 陈进道 宁笔 陆绮 徐旭东 袁海涛 檀成龙 冯龙 武夷山 牛登科 汪晓军 张华容 曹聪 李庆祥 田青 王亚非 icgwang ncepuztf britanniaA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