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阿里山气象站 精选

已有 5592 次阅读 2014-12-8 22:50 |个人分类:杂记|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台湾, 气象站, 阿里山, 桧木


有人问为什么到台湾去过阿里山却未能见到有气象站,说起来也算不上奇怪,因为相对于阿里山,气象站实在是太小了,若不是有意去寻,恐是难以偶然相逢的。阿里山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山峰,是大武峦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总称,属于玉山山脉的支脉,平均海拔2000多米,总面积有1400多公顷,地域跨越了台湾的南投、嘉义二县。阿里山气象站位于北纬23o30’37”,东经:120 o 48’ 18”,海拔2413米,谁若有较精确的GPS定位设备,应该可以找到。在台湾具体的通信地址为:嘉义县阿里山乡中正村四邻东阿里山73-1号

 

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阿里山知名度都很高,大概与那首《高山青》的歌曲有密切关系。至少在大陆,大概多数人知道阿里山都是从歌词中了解到的,“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这些词许多大陆人都很熟悉。这首歌是影片《阿里山风云》的插曲,但确实不曾看过这部片子。问过台湾的同行,他们也说对歌曲都很熟悉,但没看过影片。据了解这部影片比较老了,原本是1949年由上海万象电影公司开始拍摄的,反映的是台湾高山族的故事,在台湾取景拍完后,恰逢国民党撤离大陆到了台湾,摄制组也就没再返回大陆,影片也就在台湾放映了。而《高山青》这首插曲则传播得更广,也更持久,成为电影音乐的佳作,为外界打开了一扇知晓阿里山的窗口。只是阿里山的姑娘确实在山上比较少见了,现在的年轻人较少坚守在山上,一般都会到城里去寻找机会。

 

阿里山气象站是1933年3月日本占领时期建的,当时的名称为“台湾总督府阿里山高山观测所”。日本人为什么要建这个气象站,我听到两种说法,一种是战争需要,日本要掌握东亚地区的天气气候状况,为军事活动提供服务,所以阿里山被选中,作为一个观测点。另一种说法是日本人占了台湾后,发现了阿里山的珍稀树种桧木,并进行了大量砍伐,运往日本。1921年建成并通车,目前仍在使用的阿里山铁路系统就是为了运木材而建造的。这样的经济活动显然也离不开气象,建站收集气象资料也是顺理成章的。或许两种原因兼而有之,经济、军事活动都对气象有需求。

 

谈到阿里山的桧木,据说全球共有7个品种,而台湾拥有两种:红桧与扁柏,其品质在桧木家族中是最好的。桧木生长缓慢,木质精细,会发出淡淡的清香,在建筑、工艺及药用等领域均有很高价值。在阿里山区几百年树龄的桧木随处可见,在当地被称为“巨木”,千年以上的桧木则被奉为“神木”了。我们见到一棵,确实是又高又大,笔直耸立。在台湾曾流传过一首歌谣:“一二三,到台湾,台湾有座阿里山,阿里山,有神木,明年反攻回大陆。”这些年来,两岸关系好转,交往多了,大陆到台湾观光旅游的人也不断增加,所以有人就把歌词做了些修改,说给大陆观光客听,最后一句变成“明年统一回大陆”了。

 

阿里山气象站现在的全称为“交通部中央气象局阿里山气象站”,属全台24个气象站之一。台湾的气象站共分为四类,阿里山气象站位第四类,共五个人,一位主任,三名职工,一名工友(类似于大陆编制外聘用人员)。另外列入预算的还有两只狗,属于高山站的特殊需求。我们去时见到的有三只狗,有一只属于预算外编制,好像是捡来的,规则意识差一些,常与另一只狗打架,在我们参观观测场时竟然跟进来喝蒸发皿中的水,需要加强培训才行。

 

气象站的观测项目比较全,包括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降雨强度、日照、日射、能见度、蒸发量、地温、天气现象、云等气象等要素,还有一些大气物理、化学成分的项目。除此之外,还负责观测与地震相关的信息,台湾的地震业务由气象局负责。天气现象观测自动化的项目正在做试验,如能见度,台大的教授正在协助气象局进行资料对比分析,以确定未来的技术改进方法。

 

阿里山气象站已是超越80年的老站了,现在世界气象组织正在开展百年老站的统计评估工作,应该将台湾的这些站也纳入其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10230-849481.html

上一篇:台湾纪行
下一篇:宝岛风光
收藏 IP: 119.80.37.*| 热度|

19 高磊 郑永军 杨远帆 檀成龙 徐耀 黄永义 李庆祥 唐常杰 强涛 罗德海 鲍海飞 王云才 米永振 李宇斌 封力军 高建国 shenlu chenhuansheng rosejump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3: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