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义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engyigao

博文

认识珠峰系列之八(七):从气象条件看热气球飘越珠峰可以成功 精选

已有 4463 次阅读 2015-7-29 09:11 |个人分类:心得交流|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认识珠峰系列之八(七):

从气象条件看热气球飘越珠峰可以成功

 

1990年4~5月,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与日本热气球协会合作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热气球飘越珠峰的科学探险活动。我是中方队长,负责气象保障和后勤支持工作(照片1)。


照片1.作者与日方队长(右)在热气球施放点合影

 

热气球飘越珠峰的气象条件  如果仅仅从风向风速条件来看,热气球飘越珠峰有三种方案:第一,从珠峰的西南侧施放热气球,利用7~10千米高度上盛行的西南风,飘越珠峰,在珠峰的东北侧着陆(图1);第二,从珠峰的西侧施放热气球,利用7~10千米的西风,飘越珠峰,在珠峰的东侧着陆(图2);第三,从珠峰的西北侧施放热气球,利用7~10千米的西北风,飘越珠峰,在珠峰的东南侧着陆(图3)。

 

知识链接:热气球,以球内加热空气产生浮力上升,它是无推动力的、顺风飘动的运载、观光工具。目前,更多地作为体育运动工具。

 

由于珠峰上空盛行偏东风的季节在夏季,东风风速小,且多降水和雷电活动,热气球顺东风飘越珠峰的难度大。一般不宜于采用。

在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的困难也很大(图1),这是因为,当珠峰上空盛行西南风时,珠峰位于南支西风低压槽前,降水多,对流云旺盛,雷电现象时有发生,对于热气球驾驶员拍摄工作和安全都不利。作者也不建议这种方案。

图1. 热气球从珠峰的西南侧飘越珠峰气流示意图

图2.热气球从珠峰的西侧飘越珠峰气流示意图

图3.热气球从珠峰的西北侧飘越珠峰示意图

 

因此,热气球飘越珠峰的气象条件以第二、三种为可行。

另外,根据我们在珠峰地区的观测研究,在珠峰地区,有强大的背风波动,波动的振幅可达2千米(图4);我们曾经观测到垂直速度达8.6米/秒的下沉气流,这种下沉气流可以威胁直升飞机和热气球安全。由于珠峰附近八千米以上的高山较多,也容易在背风一侧形成背风波动(图5)。

根据国外在欧洲山地的观测,背风一侧的下沉气流速度可以达到20米/秒以上,而背风波的波长与山地的宽度、大气稳定度等有关,在珠峰附近如此多的高山和复杂地形,背风波的波长变化会很大。因此,施放热气球地点应该尽可能避开高山的背风一侧,或者说,在热气球施放点的上游尽可能没有高山。

 

图4.珠峰北坡的背风波动观测记录

 

图5.当盛行气流越过珠峰时的背风波动示意图

 

查看珠峰附近的详细山峰分布图(图6),可以看出,如果要从珠峰的西侧、我国境内施放热气球,聂拉木南侧的两个红圆点处可以选择;如果要从珠峰的西北侧、我国境内施放热气球,聂拉木北侧的红圆点处为好。因为,前两点的西侧没有很高的山峰;后面一点的西北侧没有很高的山峰,不会受到较强背风波的影响。

图6.珠峰及其邻近地区山峰分布地图

 

然而,根据中日合作的协议,在执行热气球飘越珠峰时,日方负责热气球施放点的选择、施放与驾驶热气球,中方负责气象条件保障。

当日方把热气球施放点选择在图6中聂拉木北侧的红方点时,尽管我好心劝说日方改变施放点(因为会受希夏邦马峰背风一侧下沉气流影响),但日方一方面不相信背风波对热气球的影响,另一方面以合作协议为依据,我也就无言以对了。

结果是我在“认识珠峰系列之二”的“背风波动与热气球在珠峰上空爆炸”所描述的那样,三位热气球驾驶者两位重伤,一位轻伤,经过我国外交部特殊批准,由紧邻热气球施放点的尼泊尔军用直升飞机营救回加德满都,再转日本东京治疗(照片2)。

照片2.三位热气球驾驶者受伤,只好用尼泊尔的军用直升飞机来营救

 

   展望:正如热气球可以环球飞行成功一样(1996年作者在CCTV新闻栏目中曾经预言),从气象条件来看,热气球飘越珠峰也是可以实现的。只要选择文中提到的第二、三种方案,在热气球施放点有实时的高空风观测资料和短期(24小时内)天气预报即可。


        尊敬的网友们:认识珠峰系列告一段落.谢谢大家关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75197-909037.html

上一篇:认识珠峰系列之八(六):”攀登珠峰气象条件和预报“论文被青睐
下一篇:哀悼怀念原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张劲夫同志
收藏 IP: 111.132.230.*| 热度|

9 檀成龙 赵斌 姚俊强 赵建民 杨正瓴 樊晓英 wuxiangchao abang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