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真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周可真 苏州大学哲学教授

博文

“应试教育”只是培养学生的记背能力

已有 5282 次阅读 2012-5-28 11:1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应试教育

 

我在昨发的《文革”的“三股文”》一文中提到“现今的‘应试教育’与古代的科举教育和‘文革’的‘革命教育’相比,大概只是一百步与五十步的差异”,刚从新浪网上看到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王丽》一文助证了我的这个判断,该文指摘如今中国中学语文教育中扼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若干现象:

 

课文分析是本着教参上说的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著名公式来教的(教材中选的课文几乎都可以纳入这个套子),初中这样教,高中也这样教,一以贯之,我戏称为三股文,比科举时代的八股文更厉害。”

 

在语文教学中,迷信计算机式‘判分’的‘准确性’、‘科学性’,付出的代价是无数少年的生机和灵气!

 

——《中学语文教学手记 王丽》,http://blog.sina.com.cn/s/blog_3dc1b2d20100dnbu.html

 

我曾数十次带师范生到中学实习、听课[1],对上述现象有切身感受。其实不仅语文课,政治常识课也是这样,中学政治老师在课堂上也是根据“教参”所提供的“标准答案”将哲学、经济学等常识归纳为一些“教条”而逐条讲解,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教条”,以便考试时能取得高分甚至满分。数学课也是这种机械教学模式,重点是教学生如何解题,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并鼓励学生课后尽可能多地做题,而无论是做课堂练习题还是做课外练习题,实际上都是对老师所教或教材所示的解题步骤的记背过程,这相当于学棋者背棋谱,老师之所以鼓励学生课后要尽量多的做题,不过是因其信奉“做遍天下题,解题如有神”罢了。

 

总之,如今我国中小学的“应试教育”,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是在培养学生死记硬背的记背能力。在这种教育环境中,学生能否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取得“优胜”,不外乎是取决于两个因素:先天记忆力之高下和后天记背功之深浅。而记忆力和记背功都与独立思想和创新思维毫无关系,“优胜”者不过是天赋的记性较好又肯花功夫死记硬背者,而“超胜”者更是不但天赋的记性特好又肯下苦功死记硬背者;反之,“劣汰”者无非是天赋记性特差者,或虽然记性不差却不肯下苦功死记硬背者,或记性既差又不肯下苦功死记硬背者。


[1]我们苏州大学原本是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改为现名),至今也还保留着几个师范专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6-575761.html

上一篇:有话趁活着的时候说
下一篇:反对方舟子在无充分实验证据时判定“打通任督二脉”是“伪科学”
收藏 IP: 117.81.126.*| 热度|

5 王涛 仇文利 MassSpec1688 dulizhi95 shixin1988092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