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Z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ZL

博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已有 4825 次阅读 2015-10-6 17: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祝贺我们的屠呦呦摘取科学界的桂冠。

     正如我之前的观点所述,关于“筷子”与“刀叉”谁更科学的争论,体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科学研究陷入了一个自己定义各种“标准”和“指标”,并用这些“指标”自证“标准”和“权威”,证它“非标”和“无用”的怪圈。缺乏针对问题实质的有效实证的数据积淀,以及探索途径的方法创新。

     有人说中医就是一个模糊权重值的组合,但是,李时珍偿遍百草,著成《百草纲木》,爱迪生实验无数次,寻找合适的灯丝材料,正体现了科学研究中有效实证的数据积淀的重要性。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1971年发现中药青蒿乙醚提取物的中性部分对疟原虫有100%抑制率,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在屠呦呦团队的最初实验中,青蒿的效果都不是最好的。此后,她再次翻阅古代文献,《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的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原来青蒿里有青蒿汁,它的使用和中药常用的煎熬法不同——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屠呦呦想到,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因为高温会破坏药物的疗效,随后她改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在摄氏60度的温度下制取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她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8915-925900.html

上一篇:说说科研、学术和工程技术产业化
下一篇:哲学思考
收藏 IP: 202.103.241.*|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