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何谓“知其雄,守其雌”?

已有 6922 次阅读 2020-7-20 12:59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何谓“知其雄,守其雌”?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原文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大制不割。

 “雄雌”、“白黑”、“荣辱”,几组相对的概念,前者表示事物显性的特征,后者则表示事物的隐性特征(本质特征)。本章所要阐述的思想是:显性特征,是以隐性特征为依存的,如果单纯追求了显性特征,而不顾隐性特征的关联关系,则事物整体得不到良性的运行与发展。以现实事例来理解的话,国家强大与否问题,可以“武力强盛”作为显性特征,但“藏富于民”、“社会和谐向上”却是国家强大的隐性特征。

守其雌”、“守其黑”、“守其辱”的含义是:相对于普遍关注的显性特征,应更为关注隐性特征。《说文解字》对“守”的释义为“守,守官也”,即依法掌管职事。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的含义是:知晓自己有强大的作为能力,依然坚守作为一般能力者的修为,就如同不作滔滔大河而为山中小溪一般,那么,其本性之德就会得到保持,犹如婴儿之旺盛生命力。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的含义是:知晓自己有超出一般的优势,依然清醒认识自己作为一般能力者的不足,这就是天下万物的基本定式,若能秉持这一定式,其本性之德就不会出现差错,犹如宇宙万物初生之无极(“无极”,即指显性与隐性特征尚未区分之状态,亦即,阴阳一体未分的状态)。《汉字源流字典》释“式”的一种含义为:“式”为古代的一种占卜用具。分策定卦,旋式正綦盘,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说文解字》对“极”的释义为“极,栋也”,即指房屋的脊檩。因此,“无极”的本义可理解为“两种事物之间平缓过渡”,以现代学术认识来理解的话,即为“拐点”——在数学曲线的凹凸分界点,直观地理解的话,阴阳鱼太极图的中间线,即为“无极”,这个图也恰好可以直观地表现“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的含义是:知晓自己有较高的荣耀地位,依然坚守作为一般能力者的卑微恭谨,就如同不作实满的大山而为虚空的山谷一般,那么,其本性之发展机制就会得到保持,犹如万物未成型之时充满生机。“”的含义是:“道”作用于万物的初始内在机制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大制不割”的意思是:基于初始内在机制的生机逐步扩散,而使万物逐步成长,成就了具体的万物。得道的圣人依此统治社会,那就是,把握万物的本质秉性,或可总结规律使之成为一定的规制,但决不割裂万物的内在发展过程

本章的哲学意涵要真正地践行“道”并有效发挥其功用,那么,还应深刻地认知“道”之三性:婴儿之性,无极之性,朴之性。“婴儿”时期,尽管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显性与隐性特征是同步发展而不会有所偏颇;“无极”状态,无法区分显性与隐性特征;“朴”阶段,尚不知何为显性、何为隐性。由此可知,践行“道”当秉持“常德”三性:不可离弃本真的生命力,不可异化偏离完整的本性,不可弱化本初生机。因为,如果刻意去关注显性特征,只关注其显性成长内容,即使顺应显性特征迅速发展壮大,那么,也很快会进入发展、成熟、衰退的发展过程。如果,更加注重隐性特征,关注隐性成长的方方面面内容,那么,顺应隐性特征的发展,就会是全面的成长、完善的成长,尽管其成长速度不是快速的,但是稳健的,其成长、发展周期要漫长得多。由于其每一方面都在初始阶段得到了良好的发育,之后朝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都会有其良好的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有着良好基础的方向发展,必定不会偏离正常合理的发展路径。总而言之,保障事物相关方面的平衡以使整体事物的顺畅,而不是局限于某一方面,这样实质上就是保障了事物初始的运行机制不被改变。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242786.html

上一篇:读《道德经》第二十七章:何谓“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下一篇:读《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何谓“去甚,去奢,去泰”?
收藏 IP: 111.163.121.*| 热度|

2 郑永军 吕泰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6: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