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何谓“道法自然”?

已有 5553 次阅读 2020-7-6 15:4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何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原文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更合乎字面含义、也更合乎老子哲学思想的解释应当是:有一种东西,是在混沌初分之时就已经存在了的,它是天地的先导和规律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的含义是:这个东西,完全外生于天地万物,且恒定不变,天地的形成运行离不开它的作用。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的含义是:像以初始的象形文衍生文字一样,用“从大、从远、从逝、从返”等特征来描述“道”。“从大”是其基本特征,“从远、从逝、从返”是“从大”的延伸特征。“远”是“大”的运动状态,“逝”是“大”的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空变化状态,“返”是“大”的循环往复特征。“字”字的含义是:以初始的象形文衍生文字。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的含义是:其认识尺度超出一定程度后,就不再是线性无限延展,而是非线性弯曲,直至循环回复

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含义是:自然系统、宇宙、地球大地、人类,都具有“从大、从远、从逝、从返”等特征。相关的句子,郭店“楚简本”作“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焉,王居一焉”,此处的“王”应理解为“王所统治的社会系统”。

“人法地”的含义是:人的生命系统、人的思维能力,具有从大、从远、从逝、从返的特性,是从大地对于万物的规定性而得到的,也是从顺应大地特性而获取的。该句与“天人合一”思想有相通之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含义是:人类顺应地球之法则,地球顺应宇宙之法则,宇宙顺应自然而然之法则。

本章的哲学意涵要真正地践行“道”并有效发挥其功用,那么,还应深刻地归纳“道”的基本特性及其在社会系统中的特性。综合而言,“道”是宇宙万物的规律,不以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否为依存,是自然而然的客观存在;“道”有四大特征,即:从大、从远、从逝、从返(“大”表征的是宇宙规律的普遍性,“远”是“大”的运动状态,“逝”是“大”的运动到一定程度的时空变化状态,“返”是“大”的循环往复特征);人类思维,从顺应自然世界过程中,也获得了从大、从远、从逝、从返的特征。所以,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系统,也必然遵从“道”所反映的自然规律。亦即,“道”及人类社会系统,都具有“大逝远返”及“法自然”的基本特性,这是践行“道”所必须遵循的规律。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https://item.jd.com/1262311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240857.html

上一篇:读《道德经》第二十四章:何谓“企者不立”?
下一篇:读《道德经》第二十六章:何谓“重为轻根,静为躁君”?
收藏 IP: 111.163.120.*| 热度|

3 王安良 杨顺楷 孟利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