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ngmaoc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ngmaoch

博文

读《道德经》第五章:何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已有 5627 次阅读 2020-1-13 06:5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读《道德经》第五章:何谓“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含义是:如何来看待天地与万物的关系?就犹如接受祭祀的神与祭祀物刍狗之间的关系:其一,神不会去区分哪一个祭祀物是哪一个百姓供奉的,而有所区别地对待;其二,神接受祭祀物,并不是真的要享受祭祀物的什么功用,而只是反映供奉者的一种信愿表达;其三,供奉者持有“祭神如神在”的心念,神也同样表达“祭祀物在如供奉者在”之意。同理,遵“道”的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也应如此。

本章之“刍狗”,本指用草扎成的祭祀物,祭祀过程中是极其神圣的,祭祀完毕,就不再重视。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含义是:天地对于万物之生命是重视的,赋予各自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天地对于万物的成长生灭,是任其自生自成的,不会施加特定的影响

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的含义是:天地作用于万物,并不是直接对万物逐一施加影响,而只是通过“天地之间”的这个空间系统来影响。以现代学术思想来理解“天地之间”,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空间系统,就犹如一个风箱,“天地”对空间系统产生一个影响,就犹如拉一下风箱,就会对整个系统产生各种影响,进而对系统之中的万物产生相应的各种影响。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含义,应从反面来理解。即,天地之间的系统原本存在一种平衡关系,但是,你越是作为,那么,系统变化也就越多,也就越动荡。《道德经》主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即“不要总去拉风箱,而造成无谓的动荡变化”。某些通行本释义为“不断来风箱可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是与《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不符的。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含义是:不使系统秩序混乱程度增加,最有效的方法是减少无谓的活动,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为上。“多言数穷”,字面上的意思是:过多地关注影响自己命运(“数”)的因素,反倒使得自己的人生无所适从。例如,天地气候的变化,大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偶尔的气候反常,很快就会过去而回归正常。如果你总是想方设法地预测气候的非正常变化,反而导致你无所适从,不如稳定地遵循一般的气候变化规律,而顺应其变化,对于偶尔反常的气候大可不必刻意关注。 守中”,就是遵循正常状态下的一般运动规律,而不过多地考虑偶尔的异常波动变化。

本章的哲学意涵:“无为”原则,也体现在自然世界统摄者与被统摄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是其基本逻辑。“天地不仁”,即,统摄者不可能特别地关注某一特定成员,只能任由各成员自身去寻求合适的位置而生存;“以万物为刍狗”的含义是,尽管总体而言“天地不仁”,但在此前提下,对于微观个体,天地有其优先顺位(即初期生命处于优先顺位)。如何顺应自然而行事?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为原则。如果你总是想方设法地预测事物的非正常变化,反而导致你无所适从,不如稳定地遵循一般变化规律,而顺应其变化,对于偶尔反常的变化不必刻意关注,即使刻意关注也不可能带来什么样的改进。对于社会系统,也是同样的道理,统治者的作为越多,系统秩序的混乱程度就必然加剧,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也应成为社会系统统治的基本原则。 

转摘自《<道德经>新识及其生态文明启示》钟茂初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51036-1213973.html

上一篇:读《道德经》第四章:何谓“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下一篇:读《道德经》第六章:何谓“谷神不死”?
收藏 IP: 60.29.1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