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up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rxupeng

博文

电影《流浪地球》里的科学常识错误

已有 126952 次阅读 2019-2-9 04: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电影《流浪地球》里的科学常识错误

科幻电影来源于想象加上一定的科学常识和推理。好的科幻一般需要在科学事实和幻想中找到一个好的平衡点。如果严重脱离科学基本规律,那就是玄幻电影了。如果只是冰冷的科学事实,没有艺术的想象和加工,变成记录片,也会索然无味。

我个人的感受是一般读者能够接受1-2个大的突破科学常识的假设和幻想,然后在这个假设前提下做到自圆其说。如果不能自圆其说,或者违背科学基本原理的场面实在太多了,特别是在毫无必要的地方违反基本常识,就是烂片一部。 《流浪地球》拍摄场面宏伟,可是实在不敢恭维科学顾问的水平。为了拼凑剧情和突出推力发动机的视觉效果,突破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的地方实在太多了,让人不吐不快。科幻电影毕竟不同于《西游记》、《蜘蛛侠》这样的传统和现代神话故事。

首先是地球必须要脱离太阳系的假设。 记得原著里是预测太阳要发生氦闪,地球要被吞没。 氦闪是红巨星才会有的现象,几十亿年后的事情,你我永远看不到。作者编出来这个假设读者一般可以接受。这个比电影里莫名其妙的一句"太阳在膨胀"要显得靠谱多了。 就像很多科幻小说假设拥有一个时光机,一个大脑阅读器,通过黑洞穿越未来一样。大家可以接受这样的一个假设。但是接受不了因为粗心大意,或者没动脑子,在大的假设之外对毫无必要地对基本物理常识的违背。

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武功,人人都知道是假的,但是不耽误大家欣赏剧情。可是要是金庸写的降龙十八掌一巴掌把对手打到月亮上,或者轻功高手拔着自己的头发就能腾空而起。估计这样的武侠小说谁也不要看了。科幻小说也一样,有读者可以接受的艺术夸张的限度, 特别是所谓的“硬”科幻小说。

艺术分类先放一边。我们老百姓最关注的是否好看。好看和票房是硬道理。过年草草看完电影。能记住的吐槽点大约20个,很多是制作团队稍微用心一点就可以避免的硬伤。国产科幻大片制作不容易,不过一味鼓掌也没意义。大家都还是为了中国电影能够更好。

1)电影里无数的雪景。 朝阳的一面地球已经是零下80度了。被推到接近木星的位置, 地球所有的江河湖海早就都被冻住了,大气中哪里来的水份, 怎么可能还会下大雪?地球上南极无比干燥,比撒哈拉沙漠降水还少。 冰在零下80度升华的速度是那样的缓慢,不可能形成大雪。聚变发动机只能加热局部上空的大气,无法加热地面形成湖泊或者促成蒸发现象。就像你拿着电吹风站在冰面上往天上吹,脚下的冰不会融化一样。地球到达木星位置,太阳辐射微弱,也是不可能有大风的。想不明白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地球上风的动力是从哪里来的。

部分电影粉丝认为大雪是干冰。大气中水蒸氣的含量在0.1%体积比(极地)至3%体积比(热带)之间。二氧化碳在大气的浓度是400PPM左右。两者差了上百倍。如果干冰能下雪的话,恐怕你要拿着放大镜才能找到。

full_TWE_Heros_40060_.jpg

2)再说人工地下城和离子发动机。 地球这么大,好好的地下城你在摇摇欲坠,轰鸣不断的的发动机的正下面干什么?明天干脆建议火箭军二炮部队,让他们把家属区都安排住在洲际导弹的发射井里算了。

3) 电影快结束的时候,一瓶伏特加砸在监控摄像头上,然后就能烧毁空间站。 且不说空间站,导演明天可以先一榔头砸一下自己家的电视机,然后把一瓶白酒砸在上面,你看看会不会着火。 当然那个监控摄像头也很神奇,砸一下就刺啦刺啦地冒几分钟火星?您到底是焊枪还是摄像头? 摄像头坏了,然后整个后台人工智能也死了? 

4)一群人为了运送一个神奇的“火石”丧命。 估计导演同志是个烟民。想到点火首先想到的就是什么打火机,打火石。导演应该明白原始人用火石,后来人们发明了火柴,撞针,电子打火。 很难想象到底是什么原理,在未来高度文明,一个和喜马拉雅山一样高的发动机需要一个大石头才能点燃。而且这些大石头没有现场储备,需要几千公里外运来。 当然更神奇的是, 这个石头被手枪打了几下就神奇地报废了。 石头啊石头,你到底是个啥? 导演打火机坐飞机被没收了, 然后灵机一动想着几千公里外再运过来? 灵感固然来自生活,但最好能稍稍高于生活。

5)伟大的上海城被地球停止自转的海啸淹没。 然后温度急剧降低,被冻在冰河里。 当然了冰河似乎有变成了峡谷,峡谷里又有了很多纷纷落下的石头。 真心想请教一些导演,这是怎样的一个物理变化。 当然这不是最神奇的,最神奇的,这些曾经的上海的高楼大厦在经历海啸和速冻之后,电梯井里没有水没有冰。是一个完整的空井? 难道从东方明珠到上海中心,用的都是传说中的防水电梯?

6)用发动机停止地球自转,应该是个缓慢的受控过程。受控过程发生海啸应该有同步疏散计划。好好怎么就变成姥爷拯救落水孤儿了?大笔一挥地球上三十五亿人就死了? 导演应该知道人头不是韭菜,蚂蚁尚有性命。35亿人就这样死了, 然后再采用强制煽情法,让观众为一个姥爷的死亡流泪?。

7)刘男主(爸爸)所在的宇宙飞船是通过旋转来形成重力场的。旋转停止,重力场会消失,人就会浮起来。 这点电影基本正确。可惜导演忘了角动量守恒了。 如果要让宇宙飞船的一部分停止旋转,另外一部分就必须加速旋转才行。在太空中没有大地,旋转是不可能通过刹车片咣当一下停下来的,如果是用电影里喷气制动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不是瞬间停下来。

8)地球赤道长4万公里。北京纬度接近40度。也就是说北京到赤道的直线距离将近4400公理。 一个还是橡胶轮胎的重卡车在冰雪交加的野地,零下80度的低温,途经上海杭州,十几个小时就可以跑完在整个行程。这让人难以接受。如果人类转入地下生活的话,更有效的交通工具应该是地下的隧道。

9)木星是太阳系行星中自转最快的一个了。差不多10个小时转一圈。 可是电影里几乎所有的木星镜头都是大红斑,早也是大红斑,晚也是大红斑。大红斑正对着飞船,大红斑正对着地球上的观测者。大红斑啊大红斑,你可知道,地球上有个导演有多么爱你。

p2441571.jpg

10)重核离子发动机也是电影的大戏。据说反反复复做了很多次模型。可能是导演太爱自己做出来的模型了。很多戏都围绕着发动机的场面。重核发动机到底是啥原理咱们搞不清。反正是烧石头转化成离子推力。 观众忍了。 像我一开始说的那样,大家是可以忍受一两个极端的假设的。 可是都是未来科技高度发达了,怎么还会荒谬到人开卡车拉石头?   这些事应该是机器人更加靠谱一点。或者直接用传送带运送石头。 

电影里所有的发动机喷出的火焰都是和地面垂直的。这点也很荒唐。地球表面是曲面,如果所有的发动机喷口是平行地朝着一个方向。在地面上不同的点,不同的发动机怎么可能都和地面垂直? 北京和赤道上的发动机至少需要有一个必须是斜着和地面成40度。

11)地球停止自转完全没有必要。 发动机可以按照地球轴线的方向上布置。 这样地球可以保持自传,同时沿着轴线方向前进。地球保持自传很重要,不然朝向太阳的那面很快就被烤糊了。 另外地球停止自转了,地球的磁场保护就会消失,地球表面的宇宙射线会让任何生命几分钟就死亡。太阳风会把地球的大气和水汽吹干。 当然停止地球自转也是完全不可能。地壳占地球质量比例非常小。你就算用巨手按住了地壳,地幔和地核怎么办?

你可能说地球太阳系是平的,地球需要沿着水平方向才能到底木星轨道,脱离太阳系。 不过既然既然发动机的力量最终都可以把地球加速到千分之五的光速。让地球慢慢地转一个角度改变一下运动方向也不是什么问题。 地球最终也是要改变运动方向的,因为人马座并不在正正好好太阳系的平面方向上。

如果再深究一下,地球不可能是采用不改变轴线方向的方式离开太阳系的。因为地球的自转赤道和太阳系的公转黄道有夹角。简称黄赤交角。如果试图在公转平面上到达木星轨道的位置,就不可能按照地球赤道方向逃逸而去。黄赤交角23.5度。既然必须让地球转23.5度,干嘛不转66.5度,让黄赤平面正好垂直,不就省的停止自转了。

认为只有欧亚大陆强度可以支撑发动机而必须让地球停止自转也是荒唐的。切不说这样的说法是否靠谱。就算按照这个假设,如前所言,发动机的喷口方向不可能都和地面垂直。除了极少数正好和地球前进方向成90度角的地方,绝大多数发动机喷口方向都必须是斜的,而不是和地面正好垂直。 地球上的所有发动机喷口要是都是和地面垂直的,那地球哪里也去不了,因为推力互相抵消。 既然未来科技必须要造的出来“像喜马拉雅山一样高”的“斜喷口”发动机,自然欧亚大陆上的斜喷口发动机也能推动地球朝南北方向前进,而不必把发动机都集中在南极洲。

再说说地球借助木星引力脱离太阳系。 按理说这段是极其容易出戏的,可以用电影的手法表现得惊心动魄。可惜《流浪地球》电影在这个环节上错得莫名其妙。

12)电影里莫名奇妙地来了个木星引力波动。  星体得引力极其稳定。亿万年都没有什么变化。 无论是太阳的引力,还是地球的,还是月亮的。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只是跟质量和空间距离有关。木星有四大卫星和六十多个小卫星,亿万年来木星引力要是不稳定,这些卫星早己坠入了。 木星引力你波动个啥。好端端早不波动,晚不波动, 亿万年你都不动, 偏偏等到地球快来得时候,春心难耐,小心脏就啪啪乱跳,一下子引力波动了9%。木星啊木星,你这样对得起围着你鞍前马后转了几十亿年的那六十多颗月亮妹妹么? 

13)再说说点燃木星这段。 这段以色列的科学家说的很对。完全不靠谱,成功率是零.  为什么呢?木星90%的氢组成的。木星的总质量是地球总质量的318倍。 地球的大气中氧气的总质量是1.4X10^18 kg,木星的质量是1.9X10^27kg。也就是说,即使地球上大气层中所有的氧气都被木星掠去,那么木星中氧气的浓度也只有十亿分之一左右, 远远低于闪点。 这个浓度相当于多少呢? 正常人放一个屁的气体质量是0.0371克,用这个数字乘上十亿倍就是3.7*10^7kg。如果是大气体积就是三千万万立方米的空气。差不多是上海黄浦区一个人这么高的总空气质量。如果你相信因为你在上海的黄浦区放了一个高浓度硫化氢的屁,同时有人划燃火柴,就能把黄浦区都点燃炸掉,你就可以相信电影里的情节了。

有人说会不会在木星上产生局部的高浓度氧气区域呢?木星是一个气体为主的星体,没有陆地。木星永不停息地刮着无休止的风暴。风暴速度在300-600公里每小时。地球上最强的台风中心风速只有200公里每小时左右。相信会有局部高氧浓度区的小伙伴下次找机会在台风风暴中心放个屁,自己试试能不能闻见臭味。

14)再说说木星掠夺地球大气这段,地球大气是提前被木星掠夺走的。就像你站在一块陨石上,高速一起撞向地球,你是不可能因为被地球先吸走一样。这个道理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已经证明。 阿姆斯壮也在月亮上把铁锤和羽毛一起落下。初中课本里对这个现象叫做重力加速度原理。在木星引力作用下,两个不同密度的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一样的。超木星奔去的时候,在电影里的距离尺度,地球解体之前,地球上的每个物体都有相同的速度和加速度。地球上的大气层也不例外。伽利略同志要是看了这个电影估计能从坟墓里气死过来。洛希解体极限对大气层没什么意义,因为大气层只是紧贴着地球上空薄薄的一层。地球内部大部分不是刚体,地壳很薄,所以不可能在整体撕裂解体之前,先丢掉大气。 再仔细算一下你会发现电影制作者有多马虎,电影里错误地把木星对太阳的洛希极限(89万公里)直接抄过来用。不知道其实地球对木星洛希极限要小的多。

检验潮汐力最简单办法就是算一下你关心的那个点的引力平衡。惯性力和引力是否会导致一部分物质解体飞出。虽然地球质量比木星小300多倍,可是别忘了那个时候,地球的大气层距离木星十几万公里,距离地球只有几公里。地球对大气层的引力远远比木星引力大。 如果大气层是书生许仙,木星就是十几万公里外的大眼睛姑娘。大眼睛姑娘再好看,小伙子也是无力推开紧紧缠绕他的蛇精白娘子。


12b3c929db814ef4b410b7040cbe3062.jpg

15)当然了如果你觉得为了艺术,老百姓不想深究那么多,木星上是氢气,地球大气有氧气,大过年的,这么好的结合点来一个火柴多过瘾。

那就看看这个火柴有多不靠谱。 按照电影里说的,相撞之前,木星和地球的距离是7万公里。7万公里靠发动机的火焰是不可能够到的。火焰这种现象智能在大气层中存在。离开了大气层你能看到的只是离子或者物质的流动。 另外火焰的速度通常在10-100米/秒这个数量级。 最快的火焰需要70万秒,8天时间才能走完7万公里的行程。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氢弹爆炸,蘑菇云也没有脱离到大气层之外,因为大气层之外不可能有蘑菇云。火焰更不可能逃逸到大气层之外。

16)如果是按照电影里的等离子发动机,Plasma engine。等离子流是没有火焰的,只是粒子束在电场的加速下反向喷射。所以高效等离子发动机离子的温度一般和环境温度没有多少区别,在地球上,就是常温温度300K左右。 在这个电影里,等离子流的温度就是环境温度,零下80度。等离子发动机温度越低,效率越高。因为加热部分对推动力毫无帮助。即使未来发动机比今天的还差,比今天的等离子发动机效率还低,高温等离子流再历经7万公路达到木星,恐怕已经接近绝对零度。氢氧理想条件下的燃点温度400摄氏度。用等离子流点燃氢氧混合物,比用冰棍点燃蜡烛还要荒谬。 

17)如果你真的相信木星可以被点燃的,其实根本不需要什么火焰和宇宙飞船去撞击木星。 木星和地球一样,分分秒秒都有无数的流星划过。那些流星在进入木星大气的时候,都会高温燃烧。木星厚重的云层之间是永不停息的闪电。可以说每分每秒都有火柴不停在点燃木星。根本不用刘男主去献身。

18)当然,为了艺术,我们也忍了。 人生不就是漫长的忍耐么?一辈子都忍过来了,电影院忍两个小时算个啥。何况电影演到了这里,再忍几分钟就一切都结束了。 但是最后实在忍无可忍的是导演真的就这样把地球炸出来了,逃逸了木星的引力。 可能导演忘了地球是什么构成的。地球最表面是地壳, 这些是由轻薄的岩石构成。 内部大部分空间是固液混合的地幔,最最中心是铁与镍的固体硬核。 地球不是实心的一块石头。更形象的比喻是个鸡蛋。 地壳非常的薄弱。

你在鸡蛋边上发了一个炸弹,试图用冲击波,把鸡蛋炸的远远的。结果可能不是鸡蛋被炸远了,而是把蛋壳打破了。事实上相对地球的质量,地球的大气实在是太小,爆炸的总能量根本撼动不了地球。

19)当然了,即使有巨大爆炸冲击波永远也不会到达鸡蛋。 爆炸只所以会产生冲击波,那是因为大气的原因。 如果木星发生了氢氧燃烧和爆炸,冲击波也永远只会留在木星的大气层里。在太空中的爆炸事件,除了光和辐射之外,什么动力都不会产生。2009年木星曾经遭受过彗星撞击事件, 又被称为韦斯利撞击事件。 哈勃望眼镜有幸记录了全部过程。撞击之猛烈,能量之大,留下的疤痕和木星的大红斑一样大,和地球的直径一个数量级。 即使这样,也没有看到任何冲击波能够逃逸木星的引力。 还是那句话,太空中是不会有冲击波的,冲击波只存在于大气层中。

最后总结一句影评的话。 这个电影拥有宏大的场面,试图描述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情感起伏。 唯一缺乏的就是common sense。

除了电影缺乏常识, 下面是给号称喜欢“硬核”科幻的脑补一道题目,中学毕业的应该都会做。

20)如果把地球加速到0.05%的光速。根据动量守恒原理,你需要朝地球运动的反向喷射出至少0.05%的物质,即使你有本事把它们加到接近光速。 假设你有一台无限效率,无限牛叉的发动机,能够把地球上的任何物质零代价地变成等离子体,然后再毫无代价地加速到接近光速,然后朝发动机的反向喷去。那么你也需要把地球上0.05%质量的物质喷走,才能把地球加速到0.05%的光速。考虑到到达目的地星系的时候,需要同样做减速动作,你需要再消耗地球上0.05%的物质做减速运动。不然这么高的速度,比邻星人马座引力场捕捉不了。

所以即使是理论上最最最牛叉的发动机,你也会消耗0.1%地球的总物质。这还不包括拐弯转向和推动物质运动的能量消耗。地球上地壳总质量包括一切江河湖海高山大地的总质量,占地球总质量的0.2-0.3%。 地壳平均厚度17公里。电影里地下城深度是5公里,显然导演同志不知道很快连卡车带地下城市都要喂给发动机。地球上全部大海和地壳的一半都被发动机喷光了也不够。  上次地球从岩浆状态冷却下来是地质年代冥古宙,用了10亿年。除非人类能找到在炽热的地幔上讨生活的方法,否则地球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太阳系吧。人类需要善待地球,因为哪里也去不了。




科幻里的科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6847-1161270.html

上一篇:重雾霾天气里有效的自我防护
下一篇:从《权力的游戏》看全球变暖
收藏 IP: 111.187.29.*| 热度|

32 戎可 张鹏 熊卫民 孟佳 李颖业 李桂顺 黄永义 黄永义 涂华 张成岗 岳东晓 张科兴 白禹 陈新 雷宏江 曾宇怀 张鹰 王启云 朱志敏 张勇 刘铁 汪晓军 苏德辰 刘建彬 吴昊 彭真明 姬扬 吕喆 刘勇 王玉宝 liyou1983 ncepuzt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