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1336)】C罗是谁

已有 3582 次阅读 2021-8-31 13:00 |个人分类:少堂志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早起床后洗漱完毕,在客厅开着国标版八段锦音乐,打了两遍八段锦,然后吃早饭。我喜欢一边吃早饭,一边把手机放在餐桌上的手机架上,看《今日头条》热榜。刚开始吃饭,有老师通过短信给我发来两个《今日头条》的文章链接。我扫了一下标题,一条是《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一条是《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对朋友们的分享,我一般只认为那些从标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表扬"我的文章才值得花时间去看一看哈哈,也只有哪些从标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是"表扬"我的文章,我才会一收到分享就马上打开看的。我以前在大小不同范围包括深圳语文教师大会上都反复公开讲过,我是“二表人才”,一喜欢表扬,二喜欢表现,大家发现有表扬我和语文味的文章,欢迎及时分享给我;至于那些骂我和语文味的文章,你就不要分享给我了,因为那些骂我的文章,我没有看到它就等于它不存在了哈哈!谁把骂我的文章分享给我,你就是找骂哈哈哈!据此,我猜想今天早上两条短信推荐的《今日头条》文章,虽然从标题看不是“表扬”我的,但大约的确也不是骂我的,因此我按习惯不急于看它,先吃早餐。吃着吃着,还是想点开看看。这两篇文章的作者在《今日头条》认证的名字为“江海志”,可能是笔名,是一位语文教师,应该与我在什么场合见过面,从他在《今日头条》栏目的文章内容看,好像是焦作的老师。估计是听过我的课的一位老师。


第一篇开头是这样的:


这个春天,上天带来了冠状病毒,却带走了科比。

科比走了,但是他的励志传奇却因其英年早逝而更感人,更激励人。

每每想到科比,我就想起C罗,接着又想起身边的人程少堂。这三人,一位是篮球巨星,一位是足球巨星,一位中国语文界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三人的共同点是自恋、执着、非同寻常的刻苦,都是为了梦想而生活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说,自恋是人的本能,如果自恋者能将对自我的“恋”转移到对人类事业的“恋”之上,那么自恋就成了积极的、创作型的力量,就成了生的本能。科比、C罗、程少堂的自恋就属于这一类。


是表扬我的。于是老夫兴趣大发,激情高涨。但我不知道C罗这个人。由于数十年长期埋头读书奋斗写论文,近二十年又心无旁骛专注于语文味那点学问,我看体育比赛电视直播,重点是看四年一次的夏季奥运会(残奥会不看,大运会、军运会一概都不看,全运会不看,省运会更不看),而且只看有中国队参加的比赛,从半决赛看起,没有中国队参加的决赛也基本不看。足球只看世界杯最后四场,有时最后四场也不看。这样至少有三十余年。因此多年前有人写文章说我像穆里尼奥时,我不知穆里尼奥是谁;现在又有人在《今日头条》写文章说我像C罗,我也不知C罗是谁。我问坐在餐桌对面的老伴道,你知道C罗吗?老伴说,C罗当然知道,踢球的。我又问,C罗是谁?老伴道,就是罗纳尔多。我说你行啊,我在网上经常看到C罗C罗的新闻标题,但我只是浏览标题,从不打开这些新闻,足球比赛也只看世界杯最后四场,罗纳尔多我知道,但C罗就是罗纳尔多,我还是今天从你这里知道的。后面的话我没有说:多年前,有人写文章把我跟穆尼里奥相比较(《科学网—少堂志林(6):穆里尼奥是谁 那时我也不知道穆里尼奥是谁;这篇文章又把我跟C罗一起谈,我又不知道C罗是谁。于是老夫我停止吃早饭,细细阅读全文。以下是全文(该文加粗黑体我原样保留)。


  (一)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原创2020-01-29 22:48·江海志


(源地址链接:《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这个春天,上天带来了冠状病毒,却带走了科比。

科比走了,但是他的励志传奇却因其英年早逝而更感人,更激励人。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上天带走了励志传奇科比

每每想到科比,我就想起C罗,接着又想起身边的人程少堂。这三人,一位是篮球巨星,一位是足球巨星,一位中国语文界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三人的共同点是自恋、执着、非同寻常的刻苦,都是为了梦想而生活的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说,自恋是人的本能,如果自恋者能将对自我的“恋”转移到对人类事业的“恋”之上,那么自恋就成了积极的、创作型的力量,就成了生的本能。科比、C罗、程少堂的自恋就属于这一类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人你和他(她)聊天,聊着聊着,他(她)就会聊自己。你试图把话题转移,但很快他(她)又会聊自己。

 

心理学家讲过这样的故事:两个多年不见的好友重逢,自恋的那位不停地说自己的过去,足足说一个多小时了。他的好友说:你已经聊你聊了1个多小时了,现在聊聊我吧!自恋者说:好,不聊我了。我们聊聊你。我想知道十年前你是怎么看我的?

 

生活中不乏以上描述的自恋者。但是,这些自恋者多数没有把对自己的“恋”转移到事业的追求上,最后变成一个十足的自我主义者。当然,和这些人交朋友,是不太容易的,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

 

科比之所以是科比,是因为他把自恋转移到篮球事业上,用梦想激励着自己的每一天。

 

你起早努力的日子,那些你熬夜努力的时光...那些你太累觉得再也站不起来,却依然支撑自己起身的夜晚...那才是梦想的力量...重要的不是结果,是过程...

 

这是科比退役前最为深情的表白。科比短暂而辉煌的人生就是这样在梦想的力量下走出来的。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科比退役演讲

“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十几年以来,科比都是早上四点钟起床练球,七点过后私人训练师在指导训练两个小时。这期间的训练课程包括:跳上箱子随即跳下(每个箱子的高度不同)、30码的急速跑、加速跑、最大运动量的举杠铃等,随后科比还需要深蹲400次、卧举300次才算结束。

有人把科比的训练概括为“6-6-6”。什么是“6-6-6”训练?即为“每天6小时,每次6个阶段,每周6天”。比赛期间,科比和队友一起参加湖人的球队训练,当暑假期间,其余球员进行各种休闲活动的时候,科比却风雨无阻进行“6-6-6”课程。多年来,只有因为“鹰郡性侵犯案件”爆发以及日后出庭受审的时间内,科比出现过短暂的训练中断,其余时间全都在训练馆中度过。

就是那无数个早起的训练,无数个熬夜看比赛录像,还有无数次太累太累的时候依然站了起来,造就了篮球史上最接近乔丹的飞侠科比。

显然,科比是自恋的,他也很不合群,别人集体休闲,他依旧单独训练,无疑他活在自我的世界里。但是,在科比的自我世界里是篮球的梦想,篮球的事业。他的自恋完全转移到为事业,为梦想的拼搏上。于是他成了传奇。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科比没有把自恋转移到任何事业上,那么,他要么是一个内心孤独的普通美国公民,要么是一个逢人就不停地说自己故事的普通自恋者。那么,他就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成为超越篮球运动,激励全世界的传奇英雄。

C罗的故事和科比非常类似。极端的自律,可怕的自律,疯狂的训练,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天赋并不是很高的C罗超越一个又一个天赋远远在他之上的球星,成为和梅西并列的当代足坛绝代双骄。如果不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极端自律和疯狂训练,C罗恐怕就是一位普通的球星,或者是一颗早衰的流星。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C罗和他的金球

C罗也是个自恋狂,他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己的世界充满无限的“恋”。和科比一样,在C罗的自我实际里是足球的梦想,足球的事业,他的自恋完全转移到为事业,为梦想的拼搏上。于是,C罗成了传奇。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C罗没有把自恋转移到任何事业上,那么,他要么是一个内心孤独的普通葡萄牙公民,要么是一个逢人就不停地说自己故事的普通自恋者。那么,他就永远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会成为励志传奇。

以上两位明星的故事天下人皆知,相对而言,在中国中学语文教学界鼎鼎大名的程少堂老师在名气上当然要逊色很多。但程老师和两位励志传奇属于同一类人——自恋,将自恋转移到事业上,梦想上。

程少堂老师说,他的墓志铭要写上:此人虽已逝,语文味长存。程少堂老师四十余年的教学研究生涯中,四十年如一日坚持读书,坚持写作,坚持思考,于是有了语文味教学法的诞生。程老师也因此而名扬中学语文教学界,成为公认的当代最著名的语文名师之一。

程老师是很自恋的人。自恋得非常可爱,非常可敬。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程少堂老师

程老师在自传性文章中写道,高中时代暗恋一位美丽的女同学,但没有结果。他便暗暗发誓,要用自己的成就让那位女生明白她失去了一次名垂千古的机会。在程老师很年轻的时候就发誓一定要让父母妻儿因自己而名扬天下,甚至名垂千古。程老师相信,未来给自己写传记的人一定会提到他父母的姓名,妻子儿女的姓名,他深信自己有这样的能力。如今研究程少堂老师的传记果然出版了,程老师父母妻儿的姓名果然随着他的“语文味”而名扬天下了。不知道,程老师高中时代的那位美丽女同学是否了解程老师今天的成就。但据程老师在文章中说,那位美丽女同学嫁得很普通。

我曾经向程老师坦诚,学术研究的智商跟顶级名师相比差太多了。

“顶级名师都不是很聪明的人。太聪明的人一般都懒。学术一般都是傻子做出来的。没有几十年如一日的读书思考写作,就不能成为顶级名师。不是很聪明的人若能几十年如一日地努力,也能成为顶级名师。不要拿智商找借口,努力吧!”程老师坚定地说道。

程老师非常不合群。单位组织集体活动,他从来不参加。因为那会妨碍他读书、写文章。凡是妨碍他努力上进的活动,他一概不参加。他的不少同事说他太狂,太自恋。不过,我非常欣赏他的“狂”,他的自恋。

他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己的世界充满无限的“恋”。和科比、C罗一样,在程少堂的自我世界里是语文的梦想,语文的事业,他的自恋完全转移到为事业,为梦想的拼搏上。于是,程少堂老师成了中语界的传奇。我们也可以设想,如果程少堂老师没有把自恋转移到任何事业上,那么,他要么是一个内心孤独的普通中国公民,要么是一个逢人就不停地说自己故事的普通自恋者。那么世间就无“语文味”,就无程少堂。

这样的自恋让人崇拜

语文味长存

我其实也很自恋!每每被美女拒绝的时候,我就用程老师的话鼓励自己:要用自己的成就让美女明白她失去了一次名垂千古的机会。


以上是今天早上分享来的第一篇文章。

到今天下午,我又和老伴谈起“C罗就是罗纳尔多”这个话题。老伴说,足球有两个罗纳尔多,年纪大的早退了。我道,那我知道的应该是老罗纳尔多,好像跟马拉多纳同时代或稍晚一点。

而《穆里尼奥是谁》的故事发生在多年以前。为阅读方便,特将这篇文章也附录在这里:



附:少堂志林(6):穆里尼奥是谁

已有 2092 次阅读 2014-2-8 18:23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不止一个人说我像穆帅。2012年4月,深圳一位老师匿名(现在我知道他是深圳第二实验学校读书不少、很个性的语文教师羊巨波)发我两封电子信件,讨论语文味和语文教学问题。我也很认真地给他回了两封信,其中一封回信,长达2300字。但是我一直没有在意他信中说的一句话:“ 先生看足球吗?我觉得你很象穆里尼奥。”没有在意,实际上是一种“选择性不在意”——因为我平时极少看足球。极少看足球,不是不喜欢,是没有时间。有时候,世界杯看最后几场。但有时世界杯也不看。到2012年9月,我把这两封匿名信以及我的回信,在语文味工作室群中向工作室成员公开了,目的当然是想促进一下大家。中午再看一次这两封匿名信,就开始注意这个“穆里尼奥”。我对“穆里尼奥”这个人毫不知情,完全不了解,但根据来信中的话也能推测,“穆里尼奥”必是一个著名足球人。顺手便在QQ群向朋友发问“穆里尼奥是谁”,语文味工作室成员、深圳市名师(学科带头人)、宝安区初中语文教研员倪岗在群中提醒我说:“皇马主教练,非常牛的一个人。”于是上网查,才吓了一跳。写了一篇《穆里尼奥是谁》的文章挂语文味网。接着就有常州陆焱的博客这篇文章诞生。周作人的散文中有一类是专门“抄书”的。以下学习周作人大师,把常州陆焱博客上这篇短文完全照抄如下:

标题:程少堂与穆里尼奥

今天,浏览语文味网站,偶见程少堂9月17所按《穆里尼奥是谁》。缘起是有老师评价他有点像穆里尼奥。

  我对程少堂了解不多,仅读过他一本《程少堂讲语文》,以及散见于网页和报刊上的些许论文、消息,但确是对他饱有敬意,在新生代的名师中,他可排入我喜欢的老师的前三位;对穆里尼奥的了解显然更多些,因众多运动,从小独爱足球,众多足球名帅,独爱穆里尼奥。


  我对穆里尼奥的喜爱,从我自己的博文《只有一个穆里尼奥》可以感受到,归纳起来说大概几点:

  他是草根,而通过努力同样站在自己领域的巅峰,他的努力和敬业、执著让人尊敬;

  他有些轻狂,虽然已不年少,直言是把双刃剑,但现在敢于直言的人少之又少,但骨子里很多人是渴望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的。太多的东西限制了我们真实的表达,却也可能让我们更尊重那些敢于表达的?

  他的情感表达很真诚,爱与恨总是那么泾渭分明,爱他的人更爱他,恨他的人更恨他;无论这是他的缺点还是优点,他总活在自己真实的世界里。


  细想,程少堂给我的印象可能也涉及到上面的因子。他有些轻狂,从他“朋友,语文味收进辞典了吗?”一句话就展露无遗;他的情感表达亦很深邃,从他写给女儿的文字可见一斑。

  百度了一下“程少堂”。

  程少堂最喜欢的诗句是鲁迅劝赠郁达夫的两句诗:“平楚日和憎健翮,小山香满蔽高岑”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程少堂咬定的生存方式是:做人要光明些,不要太阴暗:靠本事吃饭,以学问立根;生命不息,语文味研究不止。

  程少堂毕生为之奋斗的的学术理想是:(1)初级理想:书架上要有一本自己的有含金量的书,不是杂七杂八的那种,而是死了能枕头的那种;(2)高级理想: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入学术史。

  程少堂给自己写的座右铭是: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我所没有的,要么本来就不该有,要么生活迟早会给我。

  程少堂为自己提前撰写好的墓志铭是:(1)十分正经版:“斯人虽已逝,语文味长存!”(2)比较正经版:“朋友,‘语文味’收进辞典了吗?”(倾向于用后者)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冷暖自知,人生有如此心态,确是可以笑看风云激荡、星光流转,淫雨霏霏也好、春和景明也罢,终究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谓理想,尽人事听天命。有感芮建明兄最近的空间里博文一篇《善待不尽如人意》,慢慢来,心怀一轮明月。芮兄新疆支教,真性情之人,我心怀敬意。

  苛求自己所能做到的,尽可能做出品质,做出品味;而淡看生活的馈赠,即使有所眷顾,亦受之淡然。

程少堂、穆里尼奥、芮建明兄,“一片冰心在玉壶”。


以上是陆焱博客的全文。后来,一家杂志“名师专栏”向我约稿,让我请一个年轻人写写我,500字。想来想去,最后决定请并不认识的陆焱把这篇博客压缩到500字。于是陆焱发给我以下文字:

 

程少堂印象:一半魏晋风度,一半穆里尼奥


我对程少堂的了解仅限于他的《程少堂讲语文》,以及散见于网页和报刊上的些许关于他的消息,但确是对他饱有敬意,在新生代的名师中,他可列入我喜欢的老师的前三位。

程少堂真算得上一个妙人。书里的言辞之间,有一点爽快,有一点狂放,有一点清高,有一点傲然,更兼一点执著、激情,夹杂些许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很有些魏晋的风流气度。若是相识,当是个很好玩的妙友。

记得开读《名师讲语文》丛书,第一个选择的,就是程少堂。

其语文味概念很有品位,宏观的视野与微观的视角融为一体;代表课一说亦深得我心,它让整个语文界更为“百花齐放”;“废话”之提法,要在“过”与“不及”之间取舍有度,得当,是一种大智慧、大功力;其语录率性锐气,妙语如珠。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读程少堂,不亦乐乎,不亦快哉!

其实,程少堂很像我独爱的世界足坛名帅穆里尼奥——“那特别的一个”。

是草根,却通过个人奋斗屹立在自己领域的巅峰,他的努力、敬业和执著为他赢得了尊严;有些轻狂,虽然已不年少,却依然喜欢真诚直言,大声表达他的所喜与所恶,爱与恨总是那么泾渭分明,愤怒、忧伤、骄傲、狂喜的面孔上写满着他对事业的热爱。

有人说他狂妄,非也,他不过对语文教学有他自己的原则和追求罢了。

只有一个程少堂,就像只有一个穆里尼奥。        

                                                

陆焱前后两篇博文,内容上后一篇完全是前一篇的缩写版。但我更喜欢陆焱不认识我(现在也没见过面)且和我没有任何交流之前写的那篇博客。

将陆焱的压缩稿发给主编,主编回复说还需要陆焱对照“名师”反思一下自己。这就太让我为难了。我怎么好意思要别人“对照”我来“反思”他自己?我配吗?我甚至觉得这样设置栏目有问题。故未能从命。于是陆焱的这篇短文没有发表。但我还是要以抄代写,把陆焱这篇文章收到我以后出版的文集中去。


链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765695.html





(二)


今早朋友分享给我的第二篇文章,也“表扬”了我。以下是这篇文章全文: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原创2021-03-20 17:48·江海志


(源地址链接:《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大约二十年前,无论是全国,还是省市区,无论是哪个级别的名师,和当下相比,数量真的是很少。但是,那时的名师多数是真正的名师,是教育行业的行业精英。以语文教学界为例,那时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蔡澄清等是真正的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韩军、李海林、李镇西、邓彤、程少堂等中生代语文教学专家也征服了无数普通语文教师,指引着他们的专业成长。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不过,那个时候,无论是国家级名师,还是省市级名师,都是能数得过来的,人数并不多。然而,近年来各级别名师越来越多。一家教职工不到200人的学校,教师宣传栏上的各类名师竟然有30多人,名师比例超过15%了。当下,几乎走进任何一家有点规模的中小学,情况都大体相似。无论在何地,无论是怎样的教育学术会议,台上台下几乎都是各类名师,相对而言,普通教师反而较少。

和二十年前相比,如今的名师实在是太多了,多得让人想起一个词:膨胀。人们不得不感慨: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一、名师膨胀

个人以为,近年来的名师主要产生于各种“造名师”活动。近几年,某一线城市每年认定的市骨干教师就有1000余人,他们已经认定了六年了,产生了6000余名市级骨干教师。另外,每个区每年还会认定区级骨干教师100人左右。实施了很多年的教师培训百千万工程也诞生了数量庞大的省市级骨干教师。另外,还有省市区名师工作室、省市强师工程也诞生了大量各级别名师。

近年来,名师规模越来越大。名师队伍不断膨胀。


二、名师贬值

名师膨胀不可避免地带来名师贬值。根据观察,名师队伍虽然越来越大,但教育教学质量并没有显著的进步。如今,不管哪个级别的名师,其含金量都无法和二十年前相比。普通教师对名师的认可度大概是历史最低吧!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三、反思

为什么会出现“名师膨胀”和“名师贬值”的现象?个人以为,原因可能有两点:1.名师培养方式的急功近利。2.利益使然。

1.名师培养方式的急功近利。以某一线城市骨干教师认定和培训为例。只要发表过1篇论文,甚至只要在区教研会议上宣读过1篇论文,就可以认定为市级骨干教师。培训部门对已认定的市骨干教师进行2年的培训(跟岗,上公开课,申报课题等),一个市骨干教师就宣告诞生了。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这样的名师培养方式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常识:2年就能培养一个市级名师吗?其实,当下多数名师培养方式都是如此。不论是省骨干教师的认定和培训,还是百千万工程的教师培训,还是什么“强师工程”,都是这样的急功近利,违背名师成长的最基本常识。

2.利益使然。

为什么名师培养如此急功近利,违背名师成长的最基本常识呢?利益使然。因为,只有这样短平快的集中培训、大量培训和对外宣称培养效果很好——将一张张各级别的名师证书发到“名师们”手中,有关部门才能获得大量的培训经费。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坦言,她的工作室成员每人跟岗1天,她就能获得1000元的培训经费。她的工作室共有7人,每学期跟岗10天,仅仅跟岗培训她就有7万元的收入。在这条名教师培训利益链条上,这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最多只能是处于中端。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当下名师培养的最主要途径就是以各种方式倒逼“名师们”写论文和做课题。除了少数很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多数论文发表的过程又有长长的利益链。而课题的利益链就更长了。

一言蔽之,当下的名师培养模式,造就了大量名师,导致“名师膨胀”和“名师贬值”,其根源大概就在于利益使然。各种部门和各色人对利益的追求,使宝贵的教育经费在各种类型的名师培训中被大量浪费。

个人以为,当下的名师培养模式必须改革,让名师培训回归常识,让宝贵的教育经费真正用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上。以“名师培训”的名义,吞噬宝贵的教育经费的做法必须停止。名师膨胀和名师贬值的现象一定要消除。

有一种膨胀叫“名师膨胀”,有一种贬值叫“名师贬值”

个人以为,培养名师最好的办法是减少有名师潜质的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让他们有时间大量读书,有时间和有自由大量反思教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培训部门再给予导师指导和经费支持。能不能真正成为名师,那就要看个人努力了。


看完以上朋友们分享给我的两篇文章,老夫摸着长长的白胡须曰:这样的表扬稿,一百篇一千篇也不为多啊哈哈!

最后我要强调我的一个观点,就是中小学名师评多一些,我坚决支持。中小学教师工作重要,由于工作性质所决定,工作的创造性天然地不强,社会地位不太高,工作的吸引力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多评一些中小学名师,多评一些特级、正高级,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和工作吸引力的一个有效举措。


2021/08/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302203.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1335)】一首拙诗,一个杰出朗诵
下一篇:【少堂志林(1337】诗歌舞《荒原中的舞蹈》
收藏 IP: 120.229.14.*| 热度|

5 张晓良 李宏翰 郑永军 张鹰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