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952):和《程少堂传》作者的新年聊天

已有 1812 次阅读 2017-12-31 23:07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天是2017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出版社约稿的《程少堂传》作者 L老师发来微信,是一个运程游戏软件算出的她2018年“靠什么吃饭”的结果:“靠才华吃饭。”她接着调侃道:“凭才华写《程少堂传》。”

   我回复跟她开玩笑说:“你比我强多了,我今晚凭火锅吃饭。”

   她奉承我道:“您是天赋异禀。”

   我哪里有什么“天赋异禀”。我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就是不懈奋斗近半个世纪。

   下面是我和 L的“专业”对话。说是对话,其实主要是我说。


(一)《程少堂传》写作问题漫谈

  忙碌一年,元旦三天假期,我不好意思催你写作。但你既然主动提出《程少堂传》写作事宜,我就顺着杆子往上爬,干脆围绕《程少堂传》写作,再大说一通。

   关于《程少堂传》的写作,2016年暑假期间,你曾来深圳,在我们家里采访了一周,这个采访你都做了完整录音(你我各保存了一份录音)。思考沉淀一年半后开始写作,是很合适的。我也希望这本《程少堂传》在我退休前出版,那将是送给我退休的最好礼物。建议你先把提纲拟出来,提纲尽量详细些,按时间写,好把握一点儿。从我小时候写到现在。

   按时间顺序写,我有不少文章可以参考或提供线索。(L 回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请注意写好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关键人物。

   人物传记的特征主要有两个,其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亦即真实性和文学性。

   传记理论指出,要使传记真实可信,首先必须全面搜集、占有丰富翔实的资料,使传记所反映的人物生平事迹准确无误,完整无缺。这些资料一般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的内容:(1)人物的姓名、性别、籍贯、民族;(2)人物的生卒年月;(3)人物的学历、简历、党派、职务;(4)人物的贡献功绩、科技成果、著作;(5)能反映人物思想风貌本质特征的典型事件。对于收集的大量资料,又要细心鉴别,严格选材,作一番弃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与考证工作,严格坚持史实的可靠性、准确性。关于资料方面,2016年暑假期间你在我们家里采访了一周时间,这个采访都有录音。你写作期间如有需要,随时可以与我联系。写作一个时间段前,我们也可以面谈一次,以便给你补充一些材料。当然,面谈前,你最好能提供这个时间段的写作提纲(主要是拟写哪些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关键人物等),以便我的补充有针对性。

  好的传记还要有文学性。传记的文学性首先表现在文采语言生动形象,用词精当贴切,句子流畅,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等)。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马克思要求人物传记应当写得有“强烈色彩”“栩栩如生”。恩格斯认为人物形象应当“光芒夺目”。《史通》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三复忘返,百遍无致”在不影响历史真实性的情况下,史志崇尚文彩,文史并茂,引人入胜,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写人物传记时,应当重视文字锤炼,讲究艺术手法。

   人物传记的文学性还由生动的细节描写构成。一部传记是否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是否生动,除了文采,关键要看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只有细节丰富且细节描写传神的人物传记,其可读性才强,文学性才高。司马迁的《史记》是这方面的不朽经典。

   说到细节,在我的人生早期,有些事情看上去很小,但由于对我的心灵影响巨大,因此也是关键事件。如我小时候的祖母爹的“五毛钱”、表叔的“两块钱”等事件,对我影响巨大而深远,要写充分。

   我1999年底以全国招聘考试第一名的身份来深圳市教研室工作。从那时开始,我之所以成为“语文味钉子户”,是与我早年特殊的经历、远大的志向有关。  

   篇幅先不要主观限制,能写多长,就写多长。写出来再删节也不迟。

   当然也不要太长,电子稿字数统计在35万—40万字比较合适。这样与文集每本的厚度接近。

   为了内容丰富些,需要引用的,不管是我的文章还是学术界的文章,都可以放心引用。引用按注释规范注明出处(先统一将注释放在每章的结尾处,我请人排版时再统一按出版社要求处理)。

   正常的语文味学术争鸣都可以引用。个别地方、个别心态不正常如《圣经所说的“骨中的朽烂”者即嫉妒者,想通过骂影响深广的语文味发文章的“语文二流子”,最好不要引用。不要让这样的人在写我的书中留下印迹。

   但凡是我出面进行学术交锋的(在我的学术生涯中,这种情况很少见,我一般不愿花时间做这种事情的,只埋头做自己的学问),可详细引用。(L回复:“明白。”)

   这样写出来,是一部完全的语文味传。

   来深圳前,包括小时候,是语文味前传。

   来深圳后迄今,是语文味正传。

   退休后,是语文味后传。    

   我准备活三个30年,呵呵。

   三个30年,你现在写的是前两个30年,前传和正传。(L回复调侃道:“后传我写不了。”)

   大体说,1990年念研究生前,是第一个30年。

   第一个30年要写足。因为没有第一个30年,尤其是上大学前20年的特殊经历,就不会有后来恒久奋斗的动力,不会有今天的语文味  

   无论在我生前还是身后,语文味理论的影响定会越来越深广,语文味理论的学术研究定会继续发展。这个我坚信。        

   写作要充分利用我已有的文章、著作,这样可以省很多力气。

   有一些我本人写的,或者研究我的重要文章、著作、报道,语文味网挂出时,我都写了一个按语,对这些文章的约稿、发表的过程,都做了简明而生动的交代。这些按语,都可以引用进去。

   语文味网挂的你的《发现语文新大陆——程少堂研究》一文,前面有约稿函,都可以全文照引。

  如2013年5月7日,《南方都市报》用多版面大篇幅发表长篇深度报道《朱清时、章必功、李庆明、程少堂、严凌君、王铮、唐海海 这些名字让深圳的教育具备改革锐气,生动如诗》,那篇报道发表前记者并没有采访过我,我对自己如何进入这个报道完全不知情(事后我相信,这么重要的报道,《南方都市报》一定是组织专家,专门研究讨论过入选这个报道的人选问题的)。那篇报道的导语写得很好很激情:“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为了将巨石推向顶峰,耗尽了毕生精力。而将目光投入深圳教育的局部,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官员、学者也甘愿化身为西西弗斯,推动‘教改’这颗巨石蹒跚前行。他们有的为深圳教改建构了理论模式,有的提供了可操作方法,有的贡献了幻想和激情……他们都以卓越的方式在深圳教育史簿上留名。”这个导语,对我们这些人评价很高。抄录进去。

   如《南方教育时报》2015年5月8日发表记者邹晨璐撰写的整版深度报道《程少堂:他的“语文味”正在改变全国》,我们提供的原标题为《语文味教学法:给中国语文教育史的革命性贡献》。但《南方教育时报》总编可能觉得这个“革命性贡献”有些高调,因此他专门打电话给我,建议改为《程少堂:他的“语文味”正在改变全国》。我最后虽然尊重了他的意见,同意修改标题,不过窃以为,“改变全国”比“革命性贡献”更高调不是。还有关于庄子与语文味的关系、关于对泛语文批判之再批判等文章,刊物约稿之后又不敢发表,这些故事性很强,都写进去。

   如媒体有几次重要报道的时间,或者发表时间正好在我的生日那天或者头一天,或者播出时间正好是我来深圳十周年的那一天,这完全不是我的意思,我也不可能有这个意思或奢望。有的报道发表前并未采访我,我是事后被人告知才看到报道的。这些像老天赠送的礼物一样的时间点,只能说“老天长眼”或“天道酬勤”,请写进去。

   还有我从不参加全国中语会年会和其他学术会议(甚至连在老家武汉举行的这类会议,参加会议可以顺便回一趟老家,我也没有参加);不做挂名编委;不接受某地主办的“语文人博物馆”的入馆邀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不久前刚出版的《新世纪语文名师教学智慧研究》近期在京东商城上架,京东以“精彩书摘”的标题,把《发现语文新大陆——程少堂研究》作为该书的推销广告文字推出等等,都可以写进去。

   还有我曾写过的,我这半辈子的十个正确抉择 ,以及十次入选全国性名师选本,参加编写大学教材,主编中学教材,演讲词被收进职高语文教材等等,都建议写进去。

   我的语文味公开课和语文味论文,对《程少堂传》非常重要。我的每一堂课和每一篇论文,都该写一写。几篇重要的论文还要写详细一点。如2001年,我在《语文教学通讯》发表的那篇短文,是学术界把语文味概念化、学术化的第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虽短,但因为是“第一篇”,因此重要。还有2001年参加香港国际学术会议的长篇论文,2003年全文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发表,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后影响很大,而且这篇长文包含以后我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所有重要因素的“细胞”或萌芽。还有2003年在《中华读书报》发表的《语文味:中国语文教学美学的新起点》,也很重要。

   我1983年大学毕业后在航天系统做高中语文教师那几年,研究文化学,发表了教育文化学方面的系列论文。那些论文当时虽然与语文味毫无关系,但它和今天的语文味有极重要、极深刻的关系。那些论文的内容,请简要写进去。

   1990年,我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破格特招为研究生,这个经历颇为曲折,可写进去。

   北大讲学(没有兰亭挥毫草堂赋诗呵呵)、珠海讲学等一些重要讲学,都写进去。我为何特别提到珠海讲学呢?是因为我在珠海教育学院工作了近八年,当了教育学副教授,学术研究、学术水平在珠海有了突破性发展,在那里成长为有影响的青年学者(1997年广东省高评委给我报评副教授的评语一定要抄录进传记,我给你评委写的评语照片),因此对珠海有独特情结。我的讲学甚至可以专门写一章,语文味网挂的讲学报道中有一些生动的细节、花絮可以采用。我的公开课相当一部分是讲学讲的。如何安排,请你考虑。

   2005年,深圳语文界有人发表文章诋毁攻击语文味;2006年,《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一书出版,此人又打电话给该书责任编辑,骂海天出版社“干了一件大坏事”。这些事都写进去,立此存照。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遭人嫉妒恨,遭人诋毁攻击,是必然的副产品。

   诋毁攻击我的,挑个别突出的恶劣者之恶劣事件写进去,对事不对人,写其事,不写其名。我不愿意这类人的名字在写我的书中留下印记,这个写简洁点,不要让这些人和事占过多篇幅。    

   我这大半生,我个人的大事,基本是求己而不求人的。但也遇到很多我很感激的引我者,导我者,励我者,奋我者,帮我者,助我者,能写的都写进去,有些重要关节点的帮助,还希望写详细点儿。比如整个中小学阶段都处于文革时期,基本没有学过数理化的我,1977年-1979年三年间,却要心比天高,连续三年报考本科而不报考中专和专科,在这“危急存亡之秋”,唯一能给我精神鼓励的,就是我中学时期的老师、后来成为著名学者的孙东临先生。孙东临先生1979年又考回他的母校吉林大学,念公木先生的先秦文学研究生,毕业后任武汉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现已荣休多年。我曾在2007年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之《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中有专章回忆孙东临先生,《程少堂传》要浓墨重彩地铭记这位老师的恩德。还有1990年,我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破格特招为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实际情况是,我专业好,科研能力强,但英语考试成绩不及格,开始录取时搁浅。最后由于先师王道俊先生在招生会上拍桌子道:“程少堂这个考生我不认识,迄今也没有见过,但这个学生不招进来,我一个也不招!” 如此这般,我这才获得念研究生的机会。先师王道俊先生、导师郭文安先生,《程少堂传》要花大篇幅写够,写足

   2007年,我的重要散文《祖母爹》最后被编辑从《程少堂讲语文》一书中拿出来的经过与遗憾,以及编辑约我写成长篇小说《祖母爹》并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出版,这些事都可写进去。

   入选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当代十大名师研究”课程(包括主讲教师许书明教授后来还发表了研究我的多篇论文),这个事情很重要很有分量,请写进去。

   进入河北中学语文教师考试试题,请把这个选择题抄录进去,蛮有意思。

   十多年来,全国高校硕士研究生选择语文味或我做学位论文的不少,能找到信息的,把论文提要都抄录进去,并注明标题(正副标题全称)、作者及其就读学校、年级、指导教师等信息。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张岩的近30万字的长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2013年在北京正式出版。这部书是学术界首部系统研究在职语文名师之语文教育思想的专著(其他研究语文名师的专著,要么其研究的对象是古人或作古之人,或是退休多年的当代老一辈名师,要么是几位学者合著的,或是多位学者研究某位当代名师的论文合集,如和张岩《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同年出版的《洪氏语文》等),因此建议你重点写一写其诞生经过和学术史意义。包括张岩在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上,被从东京大学学文艺理论回来的很牛的文学院院长,以“程少堂是个什么人?值得写硕士论文吗?”质问得大汗淋漓,最后由于有另外两位评委说“程少堂这个人值得研究”,选题才被通过等花絮,语文味网上都有,这些都写进去,好看

   2005年,被华南师范大学主动上门聘请为兼职硕士生导师,同时多次婉拒深圳大学要我做硕士生导师的邀请,这些也请写进去。这些我文章中都写过。

   另外,2010年,我成为广东省在职教研员中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社科系研究员。这个也写一写。

   2011年,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入选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2014年又入选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我无论是自己个人做学问,还是带工作室,风格都是“扎硬寨,打死仗 ”。这个要重点写一写。

   到时给你提供一些我不同年龄段的照片,这样既能活跃版面,又能丰富内容。

   再说一次,请特别注意语文味网上我的一些重要文章前我写的按语,这些按语我写得很真实生动,你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文字。所有我的文字,这些文字在你编辑整理已出版的《我们当年》一书中大都收录了,如果想引用,篇幅短的可直接全文引用,篇幅长的可转化为叙述文字,整合后间接引用。

   我性格顽强到倔强,爱憎分明,不喜欢的人和事,绝不会为了体现自己“会做人”“有海量”,就装着去应付装着去喜欢。但我不主动攻击挑衅别人(倒是我自己受到诋毁攻击时,常常出于从大局考虑而被迫忍耐,有时忍耐到被人力赞),无事绝不惹事,有事绝不怕事,和个别语文杂志、“名师”的过节,《少堂志林》都有记录,写进去,不要漏,留给语文教育史,给历史评说。

   还请特别注意我做学问的特殊方法。

   在中国语文界,我的学问方法很独特,可以说“只此一家别无分店”。但我的学问方法并不另类。因为我的学问方法与中国传统的学问方法骨子里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我的学问方法,从语文味所形成的学术影响看,是很成功的,乃至成功到让不少人羡慕嫉妒恨的程度。这一特色显著地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首先,是生命性。文味理论是和我的生命、灵魂融为一体的东西,而不是外在于我的生命的一种纯客观的学问,是从我的生命与灵魂深处开出的花朵。这和其他语文研究专家、语文名师大都研究的是纯客观的学问,大为不同(纯客观的学问当然也是学问)。香港中文大学周保松教授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一部随笔集《走进生命的学问》,周保松教授在书中有一个观点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问走进生命,同时让生命启迪学问”北京第四中学原校长刘长铭曾在新浪博客发表博文《做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在该文中刘长铭也认为“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生活变成教科书”。熟悉语文味教学理论的人们知道,语文味理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纯客观之学,不是研究别人而诞生的学问,而是程少堂研究程少堂自己、认识自己诞生的学问,是主张“贵我”“重我”“课中有我”,即主张教学过程中有教学主体之“我”,强调教学主体的生命体验渗透教学过程变成教学资源的表现性教学理论语文味理论来自于我的灵魂深处,是我的生命照亮语文的结晶。这是语文味教学思想的精髓与灵魂,也是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过去的再现性教学理论的最本质区别

  第二,是颠覆性。360公司创始人周鸿祎对“颠覆”的定义是:“对某项事物造成强烈冲击改变,使事物本质发生变化。”上面我已说过,过去的语文教学理论主张或基本上是主张通过教学过程与师生互动,将文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客观地传递给学生,因此是一种客观性、再现性教学理论。而语文味教学理论是强调教学主体(师生)将生命体验渗透到教学过程,和文本的思想内容相熔铸,形成一种新的教学生命共同体——来自于文本主题,又大于甚至高于文本主题的新的教学主题。这种教学生命共同体诞生的过程,不仅是教学主体教学文本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学主体抒情言志的过程,因此是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抒情性、表现性教学理论,它揭示了语文教学本质的新的方面。这种表现性教学理论的诞生,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是空前创举,是具有某种程度的颠覆性的。这也是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一个原因。

   第三,是“顶天立地”性(这个概括还可斟酌)。就是做理论上能“顶天”(有根本创新、有大突破),实践上能“立地”(能转化为操作性强的教育实践技术)的学问。我认为既能“顶天”又能“立地”,是教育科研成果最理想的状态,也是中国教育科研最稀缺的一种状态,当然这也是教育科研工作所能达到的一种很高的境界。教育科研要达到这种高境界,先要力争做出真正有创新意义、有领导性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来,而后谈基础研究的成果如何转化为应用和操作性研究的问题,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才会层次更高,意义更大,才是真正追求一流的做派。我个人认为,语文味理论与语文味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历史说明,语文味教学理论作为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第一个表现性教学理论,就属于这样一种既能“顶天”又能“立地”的理论。这大概也是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一个原因。

   第四,相濡性。我一直坚持把做一个“理论型的实践家”或“实践型的理论家”,作为自己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中国语文界有相当数量的一批一线名师,课讲得好,但理论打死也上不去;而有些高校研究语文教育的学者,理论研究相当不错,讲报告也不错,但绝大部分人都给中小学生讲公开课,个别人“吃了豹子胆”给中小学生讲起语文课来,但没有一堂是真正值得恭维的,写的教学设计水平也不够高,有的甚至连报告讲得也很不好听。在眼下中国语文界,我走的是一条独特的即器求道、道器结合的学问路子。一直坚持把“教研工作课题化,课题研究教研化”作为我工作基本思路;一直坚持将自己的语文味理论和自己的语文味实践相濡并进,捆绑提升我的学问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我那些成功或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包括作为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指导不少年轻教师上公开课、比赛课等)出发。换言之,我的语文味教学思想和语文味教学理论,不是在书斋里构想出来的,而是从我的那些成功或比较成功的教学实践(包括作为深圳市中学语文教研员指导不少年轻教师上公开课、比赛课等)中总结提升出来的。我的语文课可能上得不是最好的,我的理论研究可能也不是搞得最好的,但在把自己的语文味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相融合、相生发、相提升等方面,当下中国语文界有比我做得更好的吗?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袁源老师说:“这方面程老师是最好的。”我认为袁源老师所言符合实际。

   第五,会通性。在语文味理论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努力把自己的语文味理论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通,一直坚持有意识地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求理论印证和思想资源。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这种意识越来越强,以至于初步形成了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的良好局面。这一点,是当下中国语文界其他专家或名师做不到的,个别名师有所尝试,但是做得很肤浅。

   第六,体系性。在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努力把创立新的语文教学语言即构建有中国特色之语文教学理论新体系,作为奋斗目标。这一体系在十年前的2007年就已基本成形经。经过19个年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现在完全可以说,以近80万字的《语文味教学法》的出版为标志,这一目标已基本实现。语文味教学理论体系,是弘扬中国语文精神,承创中国语文术语,运用中国语文表达,反映中国语文文化的中国语文教学美学或语文哲学的新体系,是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这样写,内容就很丰富,篇幅不会短。

   我小时候的衣食住行,都要写。

   有空重读一下《史记》的人物传记选本,向司马迁学习写人物传记

   再啰嗦一遍:注意写好细节。我生命中的有些重要细节,要大写特写,写透写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转载我的语文味论文,都希望重点注意。

   2014年、2016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中语文教与学》《小学语文教与学》连续三次举办语文味专题,很重要。

   还有,十年前我到深圳有的学校去讲座,学校教学楼挂出的巨幅欢迎标语是“欢迎语文教育家程少堂教授来校讲学”(语文味网“特别关注”滚动栏有报道和照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从2006年《南方都市报》发表的有关语文味的深度报道开始,全国有多家有影响的媒体(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在报道我或发表或转载我的语文味论文时,也用了“教育家”或“当代语文教育家”作为我的简介有人以为这些“教育家”之类简介是我自己写的。这是无稽之谈,说这种话的人,有的是出于一种幼稚、可笑复可怜的心理,有的则是出于一种嫉妒恨者的小人心理。众所周知,2009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联手《中国教师报》,共同发起“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建国60周年特别纪念”评选活动,其入选者,完全凭学术和社会影响,是不需要申报的。开始时我对这个活动一无所知。一直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编辑部给我打电话,通知我入选“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并问我要照片和有关资料时,我才得知有这个活动以及自己入选的消息。我一向认为,有志向的学问家,是不能太看重当世之名的。尤其是在中国当下,由于评奖体制不健全,导致形成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获得官方承认主要靠人际,获得社会承认主要靠实力。因此在中国目前的评奖体制下的当世之名,很不可靠,其生命力很脆弱,我曾模仿臧克家的名诗《有的人》写了以下诗句:“有的获奖人还活着,他的获奖成果已死了”。这种现象很普遍。不过,我也要实事求是地说,虽然相比身前之名,我更看重生后之名,但无论如何,这些简介、欢迎条幅以及入选,毕竟也算是一种社会评价与社会影响吧,当然是可以写进《程少堂传》中去的。

   我的人生,可以用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自我实现来解释。具体说就是,我的整个人生是实现小时候的远大理想即自我实现的人生;我的主要学术成就语文味理论,也是研究自己即自我实现的产物。

   相信你能写好,也只有你能写好。(L 回复:“定会尽力。”)

   写好后,像《发现语文新大陆——程少堂研究》那篇文章一样,我一点都不改。

   希望2018年这个时候能完稿。(L回复:“争取。”)  

   前传写好了,可读性会很强。说不定你会写出一部带电影性的故事来呢,哈!    

   我从青少年时代最能和先父沟通的长子,变成可能是先父晚年最不喜欢的儿子之一,同时又是他最怕的一个儿子,有我们父子双方很复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我太像先父的性格了,我身上基本上集中了先父所有的缺点,比如暴躁刚烈胸无城府,当然同时也继承了他的一些优点,比如心直口快单纯善良,连声音也像他,小时候常有人把我的声音误当成是我父亲的声音),但更重要的是历史的、社会等方面的原因。当父亲临终时他的手掌在我手中变得完全冰凉,我就在内心深处彻底原谅父亲了。希望《程少堂传》的诞生,能让先父看到这种原谅,也让先父在天之灵原谅我。


(二)传记写作价值漫谈

   1935年,当时还是清华大学学生的李长之写作《鲁迅批判》,这本书给予鲁迅先生很高的文学、文化评价,但也有少量批评。出版前,李长之曾送给鲁迅先生过目。鲁迅先生看了后,一句意见也没有提,还给李长之提供照片在该书出版时使用。

   我是小人物,但可以向鲁迅先生学习,不干涉你写作。你写完了,我可以看看,对一些史实可以做一些订正,但我准备好了做“三不先生”——

   不改动,不提意见,对你的批评意见不不高兴。

   李长之1910年10月30日生于书香门第,清华大学毕业。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其重要的著作有《鲁迅批判》《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李长之的主要成就是作家传记,其中成就最高的代表作是《鲁迅批判》。在鲁迅研究史上,《鲁迅批判》是第一部成系统的专著,在学术界影响很大。

   李长之这部专著出版,曾得到鲁迅先生大力支持和帮助,鲁迅亲自看过李长之的稿件,并订正过其中著作时日。此外,鲁迅还赠送他一张照片,刊印在书面上。《鲁迅批判》于1935年写成,1936年1月初版,不到一年,鲁迅先生就去世了。

   《鲁迅批判》一出版,李长之即成为鲁迅研究的权威学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批评家。

   朱东润先生 (1896-1988),是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者、现代传记文学的开创者,是民国时期和当代中国著名传记文学作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他的著作,除了《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中国文学论集》《史记考索》之外,主要成就是人物传记,代表作有《杜(甫)叙传》《梅尧臣传》《陆游传》《张居正大传》《梅尧臣集编年校注》《李方舟传》《朱东润自传》等。

   由此可见,写人物传记 ,也是做学问,而且是大学问。

  我虽只是一个小人物小学者,但也不是太小啰,因此你写《程少堂传》的过程,也是一种做学问的过程。

   相信写完《程少堂传》,你就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学者了。

   下面说的好像上边已反复啰嗦过,想再啰嗦一遍:你写《程少堂传》之前最好做一个简要的《程少堂年谱》,记录各时间段的关键时间,关键事件,关键人物——这个很重要。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个功夫做足了,写起来会更顺利,更省力。更复杂的年谱,需要历史检验与沉淀,如果有价值,留待后人 。

   宽容与宽恕是生命的一个高度。我希望,《程少堂传》不仅要如实写成一部语文学术史,而且要如实写成作为一个荒原中的舞者之小人物,其艰难困苦百折不挠的人生奋斗史,这个奋斗史亦能折射出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反映人性的假恶丑真善美,同时对一般很难达的人性的宽容与宽恕之魅,保持某种程度的敬意。这种宽容与宽恕,不仅对亲人,也包括对那些《圣经所说的“骨中的朽烂”者,因为在对中国语文教育史的贡献上,把这些人摞起来,他们也达不到我的高度。

   作为一个学者,自传和他传的意义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自传人人可写,他传却不一定。因此你写的《程少堂传》诞生后,我自己将来就不一定写《程少堂自传》了。

   祝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写作顺利!

2017/12/31


又:

   你早知道,我从小就有让父母的名字不至于很快被淹没,以及改变受人欺凌的家族之面貌的雄心壮志。我出生贫寒农家,作为长子,特殊的生活经历造就了我特殊的人生,我的个性非常倔强,追求非常执著,意志非常顽强,担当意识非常强烈,在追求振兴家族的人生理想实现的漫漫征途百折不挠。套用目前时髦的文化自信等概念来说,就是青少年时代的我虽无家族的文化自信,但有家族的文化自觉,更有家族的文化自新与自强。目前学术界很多学者都撰文认为,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我的经历可以让我很有信心地断然否定这种观点的绝对正确性,因为我对我的家族过去的文化毫无自信,但我是我们家族文化自新自强的典范前不久,深圳市罗湖区一位很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曾主动要求参加深圳市首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之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在语文味网看了《中国教师》发表的《星火燎原   恢弘崛起——语文味流派19年成长之路回眸》一文后给我短信说:“你笔下的程少堂,尤其是少年、青年时代的形象是很感人的。”我想她说的是符合实际的。或者更唯物、更准确一点说,并非我自己笔下的程少堂少年、青年时代的形象很感人,而是程少堂少年、青年时代的雄心壮志、坚韧不拔、百折不饶的精神与行为很感人。人们常常用“壮志未酬,斯人已逝”来对一些夭折的有志之士表示惋惜,而我今天或许可以自我严肃地幽默一下,我老人家是“壮志已酬,斯人犹在”。现在临近退休,吾人现在可以说一句可以作为我又一个墓志铭的话:“我做到了。”不仅做到了,而且做得好到比我小时候连梦想都不敢想到的程度。因此我的人生,奋斗性与故事性都比较强。(和“我做到了意思差不多的“壮志已酬,斯人已逝作墓志铭也行,呵呵。也因此,我很喜欢看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包括影视剧),路遥笔下的人生和世像,很容易引起我的共鸣华北某作文杂志女主编曾在微信中对我说过一句话:“程少堂是语文界的一个传奇。”(《少堂志林》有专文记载此事)。我以为她说的也是事实。不过,我这一辈子坚韧不拔百折不饶的奋斗艰辛,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似乎得到不少,但失去也很多。我没有任何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可以利用,完全靠单打独斗百折不挠出来的学问,半个世纪漫长的奋斗过程中,常常遭遇嫉妒恨,打压我的人一直都有。但青山遮不住,浩荡东流去。你如实写出来,可读性不一定比《马化腾传》《任正非传》《王石传》的差多少。(L回复:“我会一一记下,用心写。”


又及:

  明年,找一个特殊时间,我和我老伴陪你到我们老家感受一下,看看祖母爹和先父的墓冢;看看我念过书的小学、中学;看看我小时候因患童子痨(肺结核)常去拍胸肺部X光片子的新洲县人民医院;有机会的话,看看我的外祖母家,甚至和我们一起去寻找我从来没有去过的我的祖母出生的湾子(祖母的家,只有先父去过,但先父已去世多年)。你也可以拍些照片放进书中。不过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我老家湖北新洲,不是韶山,也不是绍兴,哈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92422.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951):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
下一篇:2018高考模拟作文试题:苏东坡为何遭人恨(程少堂命制欢迎使用)
收藏 IP: 14.154.179.*|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