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912):语文味一将功成枯了谁

已有 1602 次阅读 2017-11-16 08:3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唐代曹松有诗云:“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经过整整18年(19个年头)的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语文味教学理念和语文味教学方法在中国语文界产生了深广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深广程度,让我这个语文味理念的首倡者、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自己都感到意外。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语文味的巨大成功也引发相当广泛的羡慕嫉妒恨。18年之中,近处的,远处的,诋毁或阻遏不绝,明枪或暗箭不断。

   语文味一将功成枯了谁?

   语文味的成功,使得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终于诞生了一位中国语文界首位在职之时,不是自己花钱请人树碑立传,而是由学术界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甑选之后被批准为研究选题,最终写成近30万字专著加以系统研究①,以及更早一些,入选四川师范大学《当代十大名师研究》课程的,具有全国性学术影响的学者。

   语文味的成功,使得深圳市教研员队伍终于诞生了一位理论与实践比翼齐飞,不仅具有全国性学术影响,而且敢于善于讲公开课,讲的不少公开课产生“巨大影响”,成为外省培训教研员教学之杰出案例的教研员。

   语文味的成功,使得深圳语文界从在全国语文界什么地位也没有,变成为中国语文教学理论发展的先锋和领跑者。

   语文味的成功使广东语文界得益。21世纪最初的20年,除了语文味和程少堂,广东语文界还有什么?

   语文味开辟了一个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的新的领域。19个年头过去,语文味研究已然成为中国语文学术界的一门显学。证据之一是,在百度用语文味作为关键词搜索,会发现数十万海量的相关文献

   语文味的成功,使无数语文教师从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中得到启发和助益。他们或通过做语文味课题,或通过撰写语文味研究论文,自身素质得到提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使无数青少年学子的发展受益。语文味研究帮助无数语文教师晋升职称,帮助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成为名师。

   一些语文刊物在读者人数大幅下降的窘况下,开展语文味学术讨论与争鸣,吸引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增强了刊物的活力,扩大了刊物的影响。

   还有,由于语文味影响大,骂语文味的文章容易发表,个别急于博名的一线语文教师靠攻击诋毁语文味发表了一两篇小文章;一些对语文味羡慕嫉妒恨者,也受语文味影响开始做点学问。这不也是语文味积的阴德吗?

   语文味功成,主观上没有想要枯了谁,也没有枯了谁。

   语文味是一将功成万众受益。

   语文味功成不是靠的踩着别人往上爬。在这篇文章的开头我说,语文味影响的深广程度,让我这个语文味理念的首倡者、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自己都感到意外。但意外之余,我对这种深广影响的原因,非百思不得其解,而是一思而得百解,百解归于一解——语文味的成功,靠的是十数年磨一剑,靠的是在漫长的19个春秋里,心无旁骛执著专注激情浇注坚如磐石百折不挠。

   要说语文味功成客观上枯了谁,只能说语文味的影响越来越大。19年前的一粒种子,已然成长为一片森林;十几年前的一座高山,渐然隆起了一片高原。而那些对语文味嫉妒恨者,依然是小草和小石子。在这个意义上大约的确可以说,语文味荣了,那些嫉妒恨者枯了。

   时间终将证明,语文味的成功丰富了中国语文教学的理论语言和实践语言,使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得益。

   青山遮不住,浩荡东流去。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三十年、五十年后再看,对语文味嫉妒恨、打压语文味的那些人在哪里,语文味在哪里。

   

2017/11/16


注释:

①2010年,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张岩将程少堂语文教育思想研究作为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并开始撰写长篇硕士学位论文《荒原中的舞者——程少堂教育思想研究》,2012年答辩获硕士学位,并获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全文近30字,2013年由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②2009年,程少堂入选四川范师范大学《当代十大名师研究》课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85432.html

上一篇:少堂志林(910):纪念程少堂同志 来深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十八周年
下一篇:做学问不要有“亚历山大情结”(在工作室关于学术心态的谈话)
收藏 IP: 113.91.15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0: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