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味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wenweir 人生三境界:读书—写书—被写成书。欢迎访问 语文味网;网址: http://www.yuwenwei.net/

博文

少堂志林(869):语文味教学法变式教学不是想怎样搞就怎样搞

已有 2113 次阅读 2017-6-29 22:1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今晚(2017年6月29日)在家里手提电脑桌面上发现两年前我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QQ群的这个谈话复制下载稿。两年前作这个谈话时,我正带领工作室全体成员苦战撰写《语文味教学法》。当时工作室成员Q老师根据分工,以魏巍《我的老师》这篇课文为例,撰写语文味教学常式与变式设计。我对Q的设计初稿颇不满意,在工作室QQ群中给他提出了详细修改意见。按我办工作室的惯例,许多教育学术问题我都在工作室QQ群公开谈。把学术问题拿到工作室公开谈,是为了对工作室成员进行培训。当时我把这个谈话复制下来放在电脑桌面,就是准备整理到《少堂志林》中去的,后来忙这忙那,把这事忙忘了。也不记得这个内容是否整理到《少堂志林》中去没有。今天重新注意到这个谈话,觉得这个谈话确实有意义,遂整理挂出:


   有人认为:语文味教学法的常式设计、教学是按“一语三文”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学,而语文味教学法的变式设计、教学,是自己想怎样搞就可以怎样搞。这样理解语文味教学法的常式与变式设计与教学,是很错误的。

   语文味教学法的常式设计、教学和变式设计、教学,实际只有表面的区别,二者本质上都是“一语三文”教学模式在起主导作用。我认为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一语三文”四大要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最大公约数,缺失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好。

   不错,语文味教学法的常式设计与教学的模式是“一语三文”,但变式教学与设计的核心,本质上也应该是“一语三文”。

   我在语文味工作室群里详细修改Q的记叙文阅读常式和变式设计,两个设计标题也是我拟定的。Q据此整理的常式设计为:


语文味教学法之记叙文阅读教学常式设计

因为爱

——魏巍《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积累相关的词句和背诵相关语段。

  2.梳理文本事情之间的脉络,学习详略等基本的结构方法。

  3.分析人物的形象,感受人物爱的情感。

  4. 探讨“爱”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3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语言学习

 1.读熟课文,背诵喜欢的语句。

 2.词语理解与运用。

   理解下面词语的含义: 依恋   慈爱    牵挂   纠纷  迷迷糊糊  模模糊糊

 3.‚找出文中表现爱的词语、句子,并进行初步交流。

二、文章探究

  1.本文围绕爱写了哪七件事?为什么是七件事?

  【说明】学习概括和选材。选材要丰富且围绕爱的主题。

  2.本文表现爱,为什么详写最后两件事?去掉“梦里寻师”行不行?为什么?

  【说明】学习组材。材料详略安排和取舍要依据文章的主旨“爱”。“排解纠纷”是老师的爱对学生心灵的滋养,“梦里寻师”是学生之爱对老师无声的爱的呼唤的应答。

  3.本文围绕爱所写的那些事,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为什么?

   【说明】分析材料的意义(蕴含的情感)。事情虽有大有小,但点滴之间都充满了润物细无声的爱(真、善、美)。

 4.本文是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表现这种爱的?

   【说明】学习表达方式。叙述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突出人物爱的情感。

三、文学欣赏

  1.赏析文中表现爱的词语和句子。

   举例:“我的老师”能不能换成“记我的老师”或者“我的老师蔡芸芝先生”?

   【说明】品析语言情味,“我的老师”充满了恋人间的那种情韵,朴实中充满了爱的力量。

  2.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爱的温暖。

举例:赏析“老师假愠”这个细节。

  【说明】学习通过典型细节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察爱的温度和力量。

四、文化感悟

 巍巍为何最难忘蔡芸芝这位老师?

  【说明】难忘蔡老师,就是难忘爱,怀念爱。蔡老师是爱的符号,蔡老师是爱的象征。蔡老师这片有爱的云,推动了幼小的巍巍这朵云,蔡老师这颗有爱的灵魂,唤醒了巍巍灵魂中的爱。因为有了蔡老师的爱的滋养,巍巍才成为一个有大爱的作家。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何时、何地、何境,爱是不能忘记的。

五、作业                                                                        写一个片段,突出人物“爱”的情感。


Q修改后的这个设计,语言积累、文章学习、文学欣赏、文化开掘,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一语三文”的要素俱全。

 

语文味教学法之记叙文阅读教学变式设计

在没有温柔的时代寻找温柔

——魏巍《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熟读文本,积累相关的词句和背诵相关语段。

  2.分析人物的形象,学习刻画人物形象的基本手法。

  3.探讨人物“温柔”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与运用

 1.通读课文,重点掌握表现人物温柔特点的词语:

牵挂  援助  劝慰   慈爱  依恋   纯真  

 2.运用下面两组词语分别写一段话:

A. 依恋   慈爱     B.  劝慰    援助

二、感受人物的温柔(外在形象)

  1.文中哪些词句表现蔡老师的温柔?

 【说明】筛选信息,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2.文中哪件事情直接表现蔡老师的温柔?

  【说明】从“假愠”这件事,表层分析人物的温柔形象——具有爱心。

三、体察人物的温柔(内在品质)

  1.文中还有哪些事情同样表现蔡老师的温柔?

  【说明】从教跳舞、观察蜜蜂、教读诗、排解纠纷等事情的内蕴分析人物的温柔形象——充满爱意。

   热爱舞蹈、热爱诗歌、热爱生活、热爱学生的老师必然是具有温柔内在品质的人。

  2.文中所写的“模仿写字”“梦里寻师”能感受到蔡老师的温柔吗?

  【说明】从温柔的魅力体察人物的温柔形象——爱的应答。

一个充满温柔内在品质的老师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唤醒学生心中的温柔。

  3.文中除了叙事之外,还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温柔?

  【说明】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进一步领悟“温柔”的力量——只有爱才能唤醒爱。

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柔品质,一定会在生活中回馈温柔。

四、探寻“温柔”形象的现实意义

   在没有温柔时代寻找温柔。

 【说明】这是一个充满戾气的时代,这是一个缺失温柔的时代,这是一个打着灯笼也难以找到温柔的时代。功利充斥我们的生活,隔膜迷失了我们的方向。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因为温柔,所以美丽。因为温柔,所以必将充满爱的温馨。

  温柔——“爱”——我们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

 五、作业

    写一个片段,突出人物“温柔”的特点。

这个变式设计,教学主题和常式设计不同,切入角度更小。但是,这个变式设计的核心与灵魂,仍然是“一语三文”,只是选点更小更集中——第一环节语言积累与运用都是围绕温柔;第二环节感受人物外在形象的温柔是文章内容的把握;第三环节体察人物的内在温柔品质,重心是文学欣赏;第四环节探寻温柔形象的现实意义——在没有温柔的时代寻找温柔,这是哲理教学,属于文化教学的范畴。

   这才是典型的语文味教学法变式设计。这个设计表面个性,骨子里仍是“一语三文”在主导。

  当然,不是说《语文味教学法》一书的变式设计都不合格。有些变式设计很个性很好,也是很好的变式。

   但更要学习我这样做变式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我一直说,语文味教学法不是一个死东西,真正掌握了,它实际是很活的,要规矩有规矩,要个性有个性。

   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本就不会去思考什么文本深度。

   语文味教学法,四个环节,文化环节是深度开掘。前面三个环节,是教学内容选择。文化开掘固然见功夫,但语言、文章、文学的选点,也特别见老师功夫。

   所以有经验的名师都会强调:教什么,往往比怎样教更重要。

   语文味教学法,就是主要研究引导教师关注教什么的教学法。

   现在中国语文教师群体教学的问题,除了文化开掘缺少深度甚至缺少这种意识之外,语言、文章、文学教学选点没有创新眼光,更是主要问题。所以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普遍给人的印象是平庸。

   相信《语文味教学法》这本书出版,对改变这种现状有所裨益。

   但是不能有过高期望。

   因为民间理论的影响只靠自发影响。我也不太愿意大张旗鼓到处讲语文味教学法。

   以后有机会要讲了。

   不过,就是教育部发个文件,指令全国语文教师学习、应用语文味教学法,也不会有多大作用——课改不是十四年了吗?全中国为课改花了多少人力、财力、物力啊,上上下下多少课改培训啊,结果如何?

2015/5/23在工作室的谈话

2017/6/29整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45975-1063713.html

上一篇:要中小学生“节制文采”是谬论——和《新作文》主编张水鱼聊天
下一篇:少堂志林(870):比富——在程少堂语文味工作室的谈话
收藏 IP: 115.44.53.*| 热度|

1 魏焱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精选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