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zh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nzhixin

博文

论文2. 从波长解调到相位解调

已有 4371 次阅读 2015-4-23 22:0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Phase modulation and structural effects in a D-shaped all-solid photonic crystal fiber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ensor

DOI: 10.1364/OE.22.015049

SPR领域有几种解调方法:角度、波长和相位。采用相位解调时,利用锁相设计,其相位分割可以达到360/0.1,一般认为采用相位解调传感器灵敏度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原理类似下面的图片:


同理,这个论断在光纤SPR下也应该成立。长期以来,尽管有很多实验报道,这其中都是默认它存在,但这个事情并不清楚。

在物理上,共振要求参与集体振荡的自由电子要跑在同一相速度。同样,光纤中相速度的定义式为v=c/n,一般来说,随着波长增加,进入包层的电磁场增加,等效折射率neff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共振情况下,表面等离子体波反作用于入射光波,它使得原来跑得快的部分慢下来,原来跑得慢的变得快一些,这使得等效折射率的曲线发生细微变化;随着共振强度增加,其相位变化也变得更加显著,等效折射率的曲线会被扭曲成一个S形。


利用相位的定义式 phi = k_0 Re(n_{eff}) z,就可以得到这个放大的相位变化曲线:

 


采用不同波长的光,会得到不同的相位变化,但是如果远离了共振区,这个相位变化实际上就不那么有效了。这是我对实验论文的疑惑之处,他用了1.40的折射率匹配液和HeNe激光,按道理说共振区应该跑到700nm以外。这篇文章我看完了后,想了很长时间,他的理论部分我完全无法追踪,只好放下,当我想通了这个S形的物理时,我才发现豁然开朗。当然我非常感谢这篇论文的作者,他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实验设计:通过调制解调隔绝了光源的噪声;同时这个设计还具有对称结构,能够抵抗外部环境(温度等)的噪声干扰。


此外,还有一篇文章也看到了这个S扭曲,但是它用于双折射零点的分析。因此本文的贡献应该是正确地解释了一个物理现象,并且利用这个现象构造了相位传感器,从而完成从波长解调到相位解调的跨步。其他还有一些常例性的仿真。

这篇文章从我进站第一年开始就看到了这个现象,当时还不知道别人也看到了,当时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于我不报希望地先扔出去试过好几个期刊,被骂的狗血淋头,被审稿人批评是浪费他的时间。直到做完第一篇后才有机会重新捡起来再做,终于在回家的路上想起把它和相位联系起来,这才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附:

当年刚进领域,不敢造次,为了这篇文章的发表,也是构思良苦,反而令文章冗长难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30598-884685.html

上一篇:论文1:液芯模型
收藏 IP: 14.3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