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jja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fjjaa

博文

涛声依旧: 怀念院士王涛

已有 5472 次阅读 2014-1-20 22:0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 科学家, 委员会, 青岛, 王涛

涛声依旧:  怀念院士王涛


范建


   她在青岛海边长大。她爱大海,喜欢听海边的涛声。她的一生亦如奔涌的海涛,潮来潮去。

卷曲的发型,爽朗的笑声,就像波浪和海涛。她说,她爱大海,身后,她依然回归大海。

   8月10日,中国林科院首席科学家、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王涛院士走完了人生的75个里程。然而,留下的涛声依旧。我们依旧听到远处传来大海的涛声——


   清醒之后,想到“课题”


   2月17日,王涛院士做完手术还在昏睡。这样的昏睡已有三周了。早晨,她终于醒来,只见她强忍刀口的剧烈疼痛,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小秦,我报的材料准备好了没有?”秘书泰兆宝急忙找出她带来病房的课题,她艰难地,断续地说着,应该怎样写,怎么报。还一一安排着别人的工作。

   医生看到了,连忙劝她。她诙谐地说:“我知道,你们也搞科研,也要申请课题。以后,你们的课题,我也帮着申请。”

   接着,她又给原林业部副部长蔡延松打电话,“我很快就会好的。病好后,我还能再继续工作。”

又一阵疼痛袭来,她强忍着,她问身边的工作人员王芳:家属怎么样了,孩子怎么样了。

   “小秦,你要趁着年轻,把学历再提高一步。”

   泰兆宝忍着泪水,“您不要说了,您都这样了,还想着别人。”

   这一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她听到了:“我没事了,你们走吧,过节去吧。”她又嘱咐小秦,给大家买点东西过节。“我要是好了,就是医学上的一大奇迹。也是一个大成果了。”

   这是她醒来一周后,说话最多的一次。

人们好高兴呵。以为她转危为安了。可没有想到,只一天的功夫,情况就急转直下。

2月18日,她突然出现早博,出现血栓。医护全力抢救。终于把她从死神中夺了回来。可是,此后,她就在呼吸机的节律声响中一秒一秒地艰难度过,再也没有醒来。


   面对死神,她淡定乐观


   儿媳妇于海燕博士说,老人家在生病期间,是一个真正坚强的人,她得知癌症病情后,手术前,在我们面前,仍然谈笑风生。其实,我知道,术前,她一夜没睡。但在人前,她总是精神焕发,就像工作时风风火火一样。

   确实,她住院后,张守攻院长每次看她,她都是乐呵呵的。相反,却安慰大家。“我没事,看把你们急的。”她还不让把她病情告诉年迈的老伴。“就是我把她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她还有说有笑。她知道自己得的是胰腺癌,买了三本专业书查看,但她表现得十分淡定、乐观,从不说一句泄气的话。”

   于海燕说:每年,妈妈都要出差几十次。平时,她几乎没有假日,成天在忙。可我们从没有看到她显出疲劳的表情。每当出差,同行的人都能在车上发现,她大把大把地吃药。回家时,又装出一副轻松的样子。因为,她把事业看的比什么都重!

   许多人记得,2010年9月,也就是她病前的三个月,王涛院士出差十多个省、市,参加生态环境、生态补偿、生物质能源转化课题的验收。

   那次到邯郸,因为大堵车,他们从早上7点出发,走到晚上。到了驻地,一直坚持到夜里11点才把验收搞完。

   去年12月5日、6日两天,她头晕、呕吐。她有极高危高血压,医生给她开了住院单,可她怎么也不住院。她的心脏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有了,医生叫她做手术,可她就是不做。

每每感到难受,她也不说。而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是,“我要到80岁退休。”她就是这样,没完没了的奔波。她,太坚持了。

   今年8月9日,王院士的十二三位博士弟子,冒着大雨,从全国的四面八方赶到了北京。10日下午,他们一同来到导师的病床前,看着弥留之际的导师,真想放声大哭。看着昏迷的老师,往事,又一件件地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失子之痛,她强忍悲伤


   去年9月,她唯一的儿子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儿子樊力是北大考古学专家,“十大考古”发现人之一,那是她的骄傲和精神支柱。可如今,她失去了心中的唯一,她万箭穿心。她强忍着悲痛,第二天照例上班,人们看不见她一丝一毫的痛苦表情。

   其实,只有海燕知道,好长时间,她是整夜整夜的难以入眠。可上了班,却像没事儿一样。“妈妈之所以这样,就是不想把自己的情绪带给别人。”于海燕说,“老人家是一位真正坚强的人,一个把苦痛留给自己的人。”

   儿子去世,给她的内心打击很大。但她强忍悲痛,不停地工作,以此来冲淡锥心的痛楚。她把精力全部投入到环保生态补偿、生物质能源研究以及生态恢复等国家重点、热点、 难点问题上。

   她一年四季很少休息,总是奔波在办公室、实验室、实验基地以及学术报告会、农村调研等场合,常年的奔波劳顿,十分辛苦。70多岁的老人啊,让人敬佩和心疼。

   去年11月的一天,课题组有个国家林业局推广项目要进行现场验收。早上七点出发,由于堵车,竟走了十几个小时。目的地一到,顾不得休息就开始了工作。其实,这一天的疲劳,使她十分难受,但她还是不说。


   心想他人,她比父母还亲


   王涛浑身上下插着管子,昼夜守着她、跟随她25年的王芳心如刀绞,泪如泉涌。“王老师,您醒醒吧。我是王芳呵。”

   1986年,王涛在甘肃秦安县搞沙棘扦插,认识了小伙子高佳喜。他们一起搞试验,半年后,沙棘的扦插成功了。小高也被王老师选带到北京,当了她的助手。两年后,王涛又托人把王芳介绍给小高,使他俩有了美满的家庭。

   多少个春节,王老师都来到办公室,喜滋滋地张罗着大家包饺子、买菜,快快活活地和大家在一起过新年。没有暖气,可大家的心里却热得很。

   王芳还在呼唤,“王老师,您会挺过去的,我们还等着您和大家一起过新年呵!”

   王芳记得,在护理的关键时期,她突然接到父亲病危的通知,这可怎么好。王老师对咱就像女儿一样。我不能离开。同事们劝她,如果王老师知道,推也要把你推回去。就这样,王芳赶到了家,可父亲也离开了人世。王芳收起悲痛,又火速赶到王老师的身边。

   “如今,王老师不在了,我不仅要把王老师的未竟之事做下去。我还要照顾好樊爷爷。”

关心他人,善待他人,岂止是王芳一个。

   任芳芳是“护林英雄”任长生的女儿。任长生牺牲时芳芳才两岁。烈士遗孤的成长牵动着王涛,她将2000元奖金转赠给任长生家属,还专程到他家乡看望。

   谁家有困难,她都伸出援助之手,她是位乐善好施的母亲。不仅热情,而且好客。

副研究员邢友武动情地说:“我们下乡,按规定,一天只能住40元的标准,连歇大车店都不够。是王老师,专门拿出钱来给大家补贴。”

  可她自己,一个全国人大常委,又是院士,却坐在这么小的不足15平方米的旧办公室,桌椅是旧的,房间也从来不装修。    

   孔凡斌博士说,“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这八个字是她的座佑铭。


    绿树对根  情意笃深


   病房里很静,只能听到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有节律的声音。人们盼着她早点醒来。每一次,大家都有准备,只要她醒来,就决不再让她谈课题。课题!课题!她心里装的只有课题!

   可她怎能忘记,20多年前,科研人员都在争大课题,轮上她的却是不起眼的小课题——“ABT生根粉研究”(复合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1000元的课题费,谁也看不起,可她喜上眉梢。没有助手、没有试验地、更没有设备。她就想着怎么去雇临时工;怎么张口去借人家的温室;用什么办法去捡人家处理的器皿。

就算这些粉有用,满世界有那么多的根,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你,一个囊中羞涩的女人,搞得起吗?

   搞不起也得搞!她跑到医院捡小瓶子,装生根粉。她捡了一大堆,她好高兴。真好,一分钱都不花。

   夜晚,她的温室灯光一直亮到午夜。她在毫无防护设备的实验室进行放射性同位素实验,每次回来,脸色煞白。“你是不要命啦!”爱人心疼了。

   “我不这样做就掌握不了外源激素在植物插条生根时的变化。”

   复合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成功了,她把它命名为“ABT”,她的笑容四处飞。

长途运输的几万株沙地柏又黄又枯,眼看就要死了,一用生根粉,活了。后来,这个歪打正着的小课题,竟拿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好几个大奖。但她从不拿金牌作广告。

   “你知道耐冬吗?”青岛出生的王涛说,“崂山上,二丈高、数十围的耐冬,聊斋上叫‘花仙’,花开之时璀璨似锦,引得许多人慕名来崂山观赏……”呵,因为有了至情,才有了耐冬。王涛之于生根粉,亦如黄生对耐冬的至情。


  粗壮之根  为推广正名

  

   5克一小包的生根粉,溶于水,能浇几亩地,方便、节能、绿色环保。浸泡过的“生根粉”使人参树长得又高又大。农民笑得合不拢嘴:了不得了,观音菩萨的圣水救活了人参树,生根粉真是仙丹妙药呀!王涛也笑得前仰后合:这不是仙丹妙药,是科学的方法救活了你的苗木!

   她在雪片似的来信中捕捉着难点、热点,并跟踪、服务。

   她在茫茫的人海中,永不止息地推广,她的宏亮声音,像澎湃的涛声。

   “ABT”这几个洋文,像曲里拐弯的枝杈,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谁会理睬它呢?她的心里也在打鼓。当她第一次来到推广现场,她惊呆了,黑鸦鸦一片人群,她的眼圈湿了:这是我的知音哪!这些年,我苦苦寻觅的就是这些知音,今生就是为农民知音累死,我也情愿。

   用了ABT,东北红松扦插育苗成活率84%,日本的落叶松成活率达到96%。用它培育的苗木造林,可绕地球赤道148圈。ABT还对果树、花卉、农作物等 1582种植物有效。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鲁德教授较起真来,“王,你要是能让芒果扦插生根,我就替你推广”。一年后,王涛做成了。

   有人要出高价买她的成果,这不能不使她心动,她需要这笔钱办大事,但她不能这样。

   为什么?

   “因为ABT不是万能的,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繁殖特性,如果配套技术跟不上,难以达到应用效果。”她讲信誉,她要对农民负责。

   ABT在全国的80%的县市,推广面积2.3亿亩,取得经济效益58.8亿元。她希望这个事实能感染有能力的人给以必要的投入。

   那时,“推广是不务正业”又像病菌一样迅速地传染给稚嫩的幼树,使得刚刚成型的果实一天天腐烂。可她的根不屈,粗壮的根在为“不务正业”正名!

   她在风头浪尖上行船,她在针尖麦芒上跳舞。为了成果推广,她跑遍了大江南北。

“张百万,你看谁来了。”她定睛一看,是山东那个种葡萄的专业户。怎么,两年没见,张本敬怎么就改名了。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王先生,小张可是发财了,用了你的生根粉扦插葡萄,成了百万富翁了。”

   1989年,王涛被请到美国合作研究。同行戴维斯教授一再挽留她。她说:“我必须马上回国。”她急切地回来,是因为她挚爱的事业有了回音。回国后第二天,她就赶到国家科委,签署ABT生根粉系列推广合同。

   有一天,她在和外国学者的切磋中,仔细端详那棵透着生根粉气味的又粗又大的树根,那圆圆的,曲里拐弯的形状,像地球的经纬线,这是她心系已久的推广新去处。

   “当然,真要这么做,还是一道难题。我们如果只把推广当作口号,而不建立一套推广的机制,无论你说得天花乱坠,都没有用。”她的话语像是电影里的话外音,至今回响在人们的耳边。

   “她心里装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她为老百姓想的是怎样与生产实践结合。” 院长张守攻说,“她推广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这是别人无法比的独到之处,也是她的成功之处!”


   社会林业工程  搞得生龙活虎


   在科学研究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王涛的战略思考。2006年,她创新了社会林业工程这一庞大的项目。她在全国组织起社会林业工程大军—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的2万多人,又开始了新的长征。研究和推动了以社会经济与林业协调发展为中心的社会林业工程的实施。她还参与领导了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林业相持阶段区域发展战略,林业资源核算纳入绿色GDP等宏观战略研究。

   无论是农民、基层干部、还是企业家管理者,在她的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术,而且学会了做人。

   在科研和推广上,她能高屋建瓴,这与她领导的社会林业工程有密切关系。博士后丛日春说:开始我们不理解,成千上万的林业生态建设队伍,如何调动全社会力量做?可她却叮嘱大家,不要在办公室里写文章,要到林区和林场去。“我们在一起8年,我见她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出差、下乡。在31个省、市、区的300多个县市,深入千家农户调查” 社会林业工程还扩展到发展中国家,与35个国家的专家和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王涛获得了国际上的赞誉。

   正是她的正确决策,想人民所想,才能更好地调动队伍、整合队伍。她是当之无愧的开拓者,是领路人。


  战略眼光  瞄准生物质前沿


   要问开车不用油而是树,你一定感到奇怪,你不会这样去想。可王涛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这是她的超人之想,过人之处。一切又都缘于她的科技战略眼光。

   博士后丛日春说,“生物质能源是王老师最早提出的。她至少前瞻了三五年。”

   “十一五”规划前,她就看到石化燃料枯竭的危机。她在寻找着替代物。她在树木中寻找,找那些能让汽车跑起来的能源树种。能源树,多么诱人的名字。许多人看到了这样的树木,或被美丽的叶片,五彩的色泽,还有好的果实吸引。而它的内秀,看到了当没看到一样。

   唯独王涛过目不放:黄连木、文冠果、光皮树、小桐子、油桐和乌桕等树种。这些油料树种在中国的面积超过135万公顷。年果实产量100万吨以上,如能全部加工利用,可获得40余万吨生物柴油。

   王涛站得高、看得远,或许与她肩负的全国人大常委委员的职责有关。她关注国家科技、经济的整体需求、目标和方向,以此把握整个前沿的攻关。

   这是一双多么明亮的慧眼,那眼睛像是高倍显微镜。她看到其中的奥妙,黄连木果实含油率在35%左右,果肉含油率在50%左右,种子含油率在25%左右,2.5吨黄连木种子可以生产1吨生物柴油。

   于是,全国“十一五”、“十二五”生物质能源课题的课题这个沉重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上。

   生物质能源,由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在地球上的太阳能,经过提取加工,可生产出替代石化能源的燃料性油料物质,利用它,可以有效减少人类对矿物能源的依赖,还能环保。

   张建国所长说,在林业研究所的十六个团队中,王涛的生物质能源研究是个新学科,但却最出色。它不仅在林科院担起了大梁,而且,还能领军全国的各路团队,她成了林业科研的女帅,全国的林业大军都服她。

   她提出,林业生物质能源资源培育潜力巨大,我国有宜林荒山荒地5400多万公顷,部分可用来发展能源林。而一些盐碱地、沙地以及矿山、油田复垦地等不适宜农耕的边际性土地也有近1亿公顷,非常适宜培育特定的能源林。因地制宜种植生物质燃料油能源树木,不仅能为生产生物质燃料油提供原料,也保证了生态工程的可持续经营。

   她从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根据林业的特点和优势,把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作为林业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摆上了重要议程,并将培育和发展林木生物质能源列入国家林业局“十一五”林业发展规划。

  她带领着科研团队开始对全国主要主要生物质燃料油木本植物资源的调查,筛选可以作为生物柴油的主要木本能源植物并对其适生范围、分布特征、优良类型等进行研究。查明了油料植物中,种子含油量40%以上的植物有150多种,能够规模化培育利用的乔灌木树种有10多种。

   她说,“我们就是要从树种里“挤”柴油,挖出一新的大金娃娃。”生态能源林建设不占用耕地,又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绿化进程、对环境友好、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多好。

   复合型和无公害植物生长植物生长调节剂、社会林业工程、生物质能源的研究与转化。是她科研一生的三步曲。她一步一个推进,一步一套战略。搞得生龙活虎,神彩飞扬。在林业科技史上,她做出了重要的建树。付出了毕生的智慧和心血。


  事业第一  总是玩命


   多少年来,她每天早上都是匆匆上班,来不及吃饭,就到食堂买一个面包或二根油条,边走边吃。当年,儿子上幼儿园,她常常是最后一个接,或是没人接,儿子盼着妈妈,哇哇的大哭。

   她一心扑在工作上,即使到了70岁,她依然这样。博士后敖妍说,经常是晚上11点,她还和大家在一起工作。年轻人都困得打哈欠了,可她还精神地交待这个,说着那个。直到其他人走光了,她的灯依然亮着。第二天早上七点,她准时来到了办公室。

   有一年,王涛做了青光眼手术,她就把办公室搬到了北京昌平县基地。免得别人“监督”。她不能看材料,就让秘书念给她听。

   正如与她风雨相伴多年的老伴说的那样:“她一生为了事业,别无他求。”


    立法提案  从不人云亦云


    她是林业界唯一的一位全国人大常委委员,也是人大环资委的委员。9年来,她虚心向领导和其他同志学习决策经验,提高自己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政策水平。每年“两会”,她就自己熟悉的科技、环境问题提出建议,有多条得到采纳。她参加和领导的“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被中央写入“新时期关于林业发展的决定”。

   有一次,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开会,许多人见她没来,像少了点什么似的。谁都知道,王委员不是好好先生,不是举手委员。她敢于直言,语出尖锐。在科学面前,她决不妥协。蒋有绪院士说,“如果她因事没有到会,林口的问题就没有人能说话了。”王涛住院后,许多人都盼着她早一天康复,重返岗位。工作需要她,大家离不开她。

   王院士是无党派人士。她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特色的最好说明。她说,只有深刻认识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才能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和政治协商制度。才能定好位、尽好责。“而我们的体制决不能照搬国外的那一套。”

   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博士说,“王老师虽是一位无党派人士,但她更爱党、更爱国爱和人民。 ”

   2006年,她被中央统战部评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

   处处履行立法和监督的职责,是王涛院士的一贯所为。9年来,她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上,共发言217次,参加了29部法律的立法与修改工作以及立法调研。每一次,都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和坚持国家利益,圆满完成了任务。她认真处理群众来信,并积极反映林业界的呼声,尽到了一个人民代表和人大常委的应尽义务。

   她还参加了几部法律的执法检查。有一次,在带队进行森林法执法检查中,她对六大工程的可持续经营投资与管理提出了意见,引起林业部门的重视。

   在制定《防沙治沙法》时,争议较大,看法不 一。她作为此法的起草责任人,一方面协调专家意见,界定荒漠化、水蚀、风蚀及土地沙化与其他破坏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了解各部门的分工,尊重已建立的防止荒漠化网络体系。她还主动带队到沙区调研,了解防沙治沙的现状,协调部门与立法机关的关系。

   在参政议政过程中,她妥善安排好时间,没有因为参政议政而影响了本职工作。

   2004年,她在内瓦108次议员联盟大会上,介绍了我国防沙治沙的成绩,得到与会的各国议员的好评。大会主席和秘书长说,如果各国议会都像中国全国人大对履约和防治荒漠化这么重视,那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的履约必将取得预期效果。

   9年来,她参加各国议会联盟及相关会议6次。随副委员长出访3次,还参加接待了6个国家的议长访华活动。


   培养人才  她认真严厉


   王涛对年轻人的培养非常关注和重视。20多年来,她已培养出数十位博士和硕士。如今已成为江西财经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的孔凡斌博士后说:“为了使我更好地充实自己,她专门让我到北大、清华和人大旁听学习。还时不时地督促检查。”然而,王涛对高端人才、领军人才的培养,更是倾注了心血。在她心里,一直企盼着,年轻人应尽快地把老一辈开创的事业接过去。

   正是有了这份急切的心理,她才表现出严厉而又苛刻的要求。

许多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都有被她修改的经历。左一遍,右一遍地改。不光是错别字,连句式不合适也改。邢友武博士说,“我的论文,她竟改了十遍之多。”她说要经得起推敲,有理有据,才有说服力。这是我的要求。王利兵博士说,“不光是论文,就是材料、稿子,她都自己写。从来不让别人代笔。”有时,为了不用讲稿,她就写好了背,背好后,脱稿讲。对她不了解领域的知识,她就学。

   治学严谨,一丝不苟。这是她倡导的学风。严厉的学风,又传承给了她的弟子。中南林学院教授,她的博士后邢友武说,“我现在对我的学生,也是按王老师的做法。”

   在温室里搞树种扦插,她要博士生,采条、浇水,控温、放风,一定自己动手做。

能不能找些工人做帮手,“不行!你们必须自己做!”

   那时,没有数据库,一切凭手工,多少年的期刊尘封着,又脏又乱,还要人工检索,非常费力,“费力也要去找。我们需要的是准确完整的数据!”

   博士们想不通,怎么,别的导师手下的学生都很轻松,你干嘛那么严呢?”不解、委屈,以至于学生们一时误以为她的脾气不好。

   她是北方人,心直口快,见到有人做的不对,她不留情面,当场批评。在学术上,她从不含糊。渐渐地,在她身边做研究的博士们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当年轻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挑起了大梁才恍然大悟,正是导师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才使他们终生受益!

   当然,她也有担忧,林口有多年没有出年轻院士了。后面的新人如何更好地跟上来。“我老了,林口需要培养一些“两会”代表、委员和两院院士。“林业界人大委员必须要有。林业要有发言权。要有新的年轻的院士来接班。”

   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博士说,“我与王老师交往20多年,一直尊她为长辈,以她为楷模。‘胸怀宽广,追求执着,思维超前,为人直率’是她一生的写照!”

   她去了。去了那个深邃而又宽广的大海。

   她一辈研究推广了多少根深叶茂的成果?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没人说得清。那些树,那些根,那些花,那些叶,装点着万里河山。可她,却不带一根草去。

   看着她给后人留下的这笔宝贵的财富。人们扼腕痛惜:王老师走了,我们的根也折断了。那么,她精心培育的根真的折断了吗?她的老伴樊映汉在告别仪式上却留下了这样两句话——

   “人生苦短命难全,盼有来生仍相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28342-760831.html

上一篇:散文 我的阿婆
收藏 IP: 221.217.243.*| 热度|

4 蔡庆华 赵建民 蔡志全 王桂颖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3: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