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置顶 · 研究生导师眼中作为导师的自我修养
热度 12 2021-6-9 14:37
在我心目中,好的研究生导师,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 能让学生觉得科研工作是有趣而快乐的。 2. 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私人空间。 这一方面是为了避免损害学生的学业兴趣,另外也是人格的尊重。例如,不会在晚间突然给学生发微信消息布置任务或者检查工作。寒暑假 ...
18410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12
一个人能承受多大的审稿强度?
热度 12 蔡宁 2015-9-19 15:59
以前我差不多平均每月收到一个新的SCI审稿邀请。 2015年突然增加,平均每月二到三个新的SCI审稿邀请。 除非内容跟我的领域相差较远,一般我都不拒绝审稿。一来想想自己投文章,也得麻烦别人审稿。二来强迫自己看看最新的文献,了解业界风向也好。三来审稿是对阅读论文的深度要求最高的,对自 ...
5500 次阅读|25 个评论 热度 12
关于京城雾霾的思考
热度 5 蔡宁 2015-8-26 20:13
这星期京城空气前所未有地好,PM2.5指数仅仅只有十几!很久没有见到这么美的京城天空了,难怪叫“云彩”,云其实是有色彩的,无论什么天气,都美。我有几点思考: 1. 很显然,决定空气质量的关键在于污染源,而不是气象条件,是否“有助于污染物的扩散”。最近污染源堵住了,无论阴天雨天,无 ...
3106 次阅读|7 个评论 热度 5
休闲和趣味,Professor职业优点之我见
热度 45 蔡宁 2015-8-23 15:35
这篇文章是送给在选择中迷茫的年轻人的。 我没有资格以权威的口吻说话,没资格说“是怎样”,或者“该怎样”。我只是站在个人的角度,说一点主观体会。一家之言,谨供参考。 在我看来,Professor这个行业有很多优点。所以,我主张知足常乐,少点抱怨牢骚。 Professor这行最大的 ...
21556 次阅读|99 个评论 热度 45
“官科”“民科”称谓之辨
热度 3 蔡宁 2015-7-15 17:49
“官科”的字面意思,是“官方科学家”的简称;“民科”的字面意思,是“民间科学家”的简称也。 有大侠认为谁都不配称“民科”,“官科”,因为都算不上真正的“科学家 ”。要有切实的科学发现才算科学家。 中国人比较谦虚,对“xx学家”之称谓看得很神圣。谁都不敢自称 “xx学家”。当然,在内心深处,有些人 ...
3445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学位点制度腐朽不堪,学术腐败的重灾区
热度 53 蔡宁 2015-6-18 18:25
我有个以前毕业的学生,现在某高校(区域知名)读研。他最近不辞辛苦,跋涉七八十公里,跑回母校来找自己以前的老师求助来了。 跟他一聊,才知道情况。他们学院一届招了百余研究生。课基本随便上,“任课老师自己都不太懂”。导师太忙,根本不指导学生。导师连方向、思路都不给,更不提供方 ...
16356 次阅读|76 个评论 热度 53
学生办的文艺小清新刊物找我约稿,这是我写的卷首语,力求正能量
热度 1 蔡宁 2015-6-17 22:32
翻开学生拿来的一册《思无邪》,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有种感觉,这本小刊的作者和读者都是“性情中人”。性情中人,不是物质的人,功利的人。性情中人,是不俗的人,懂得人生的真意,乃在于精神生活的丰盈,在于美和节操。 哲学家铃木大拙向西方人介绍“禅”。他用很通俗的话概括禅的作用,就是能够让人“在天地 ...
3366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如何火眼金睛识别恶导师
热度 10 蔡宁 2015-5-24 15:46
很多学生把导师归为三类: 1. 水货导师。好好先生,平时不管学生,最后葫芦提放水。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是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吧? 2. 严师。严格要求,关心学生,心地善良。这种其实是最好的导师,但学生不见得最喜欢。 3. 恶导师。不管学生死活,只顾自己私利。这种的最可怕。 ...
4984 次阅读|16 个评论 热度 10
应该取消“博士点”概念
热度 6 蔡宁 2015-3-13 09:24
“博士点”制度是个典型的行政化制度,僵化古板。 哪个大学获得了一级学科博士点,就有了好多相应的资源,即使没有一个学术水平高的教授。哪个大学没有拿到博士点就啥都没有,即使引进或者培养了学术水平高的教授。这十分不合理! 其实,能不能培养博士生,关键看有没有 ...
5645 次阅读|22 个评论 热度 6
起底贵州大学27岁女教授
热度 10 蔡宁 2015-3-9 22:57
浙江大学那个学术上确实厉害,在任何一所中国大学担任正教授绰绰有余。 现在来看贵州大学这个: 1988年3月出生的邵娇婧毕业自天津大学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因其在学校期间便曾发表过“世界顶级水平”论文,刚毕业就通过“绿色通道”职称评审被引进贵州大学,评为正教授。 ...
15306 次阅读|28 个评论 热度 10
以小见大,撤销于艳茹学位事件折射出的社会大问题
热度 1 蔡宁 2015-3-4 11:51
在我看来,于艳茹事件,能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学术不端,源自“生活所迫”。 于艳茹放弃了211大学的教职,放弃了成家的机会,30岁考到北大求学,目的是什么?显然是为了混进京城,混得意。 于艳茹自己说,发不发这篇“论文”,不影响毕业。那么为什么要发呢?应该是为了 ...
4273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