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EF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MEF 致力于医学教育,关注大众健康

博文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已有 2058 次阅读 2021-1-16 12:57 |个人分类:肠道微生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20年前,很少有人听说过,或者关注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在世界最权威之一的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英文(SIBO)”,直到2006年才开始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研究引起较多的关注。在此之前仅有少量文献发表,而在此之后,每年发表的有关研究文章迅速成指数增长。在过去,大多数专家认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只不过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只发生在肠道手术后。今天,它被广泛认为是引起包括肠易激综合征在内的功能性胃肠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最近10年来的研究更开始揭示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漏、内毒素血症和更多的肠道外疾病相关,特别是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

顾名思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就意味着小肠里有太多的细菌。正常情况,我们小肠每毫升液体中应该含有少于10,000个细菌。我们的大肠,每毫升液体中有100,000,000个细菌。由于小肠在消化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所以生活在那里的细菌类型与大肠的细菌有所不同。

在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方面,我们的小肠比它的大小肠做了更多的工作。它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淋巴细胞网络(免疫系统的细胞,有助于抵抗感染和调节免疫系统)。在小肠生活着“正常”的细菌,它们做着重要的工作,这一发现相对来说是新的:直到上个世纪末,大多数专家都认为大多数人的小肠是没有细菌的。但我们现在知道,小肠内平衡的微生物组群出于许多原因很重要。例如:防止潜在致病细菌和酵母菌、帮助身体吸收营养、产生多种营养素(如短链脂肪酸)和叶酸、维生素K等维生素、保持小肠正常的肌肉活动推进食物等。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症状是什么?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症状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有许多与小肠细菌产气造成的典型的胃肠道症状。第二个特点是与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和其它功能性胃肠病在症状有很多重叠。研究发现,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患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可能性是没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的五倍。第三个特点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道外疾病与症状的重叠。总体来说,常见的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症状包括:腹胀、腹痛、便秘、腹泻、打嗝、气胀、恶心、乏力、脑雾、脂肪大便等。鉴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上述特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和做必要的检查来帮助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虽然呼气试验是诊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考虑到呼气试验的局限性,《美国胃肠协会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临床指南》提出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呼气试验和抗生素试验性治疗结果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几个考虑

1、对益生菌和/或益生元不耐受

一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患者服用益生菌和益生元,但许多人发现他们的症状反而恶化。这很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喂养一个已经过多的小肠。有了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小肠中错位的细菌会首先得到补充。在益生菌方面,小肠细菌它会迎来更多新朋友的到来,并会首先享用益生元。更多的细菌和更多的细菌食物,小肠的细菌会释放出更多的气体,使我们会感觉更糟。

2、对食物的不耐受性

FODMAP是容易发酵的食品,是细菌爱吃的特殊碳水化合物。如果FODMAP食物让我们的症状更严重,那对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来说是另一个危险信号。因此,在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期间经常使用低FODMAP饮食作为解决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方案的一部分。

3、不耐淀粉和/或纤维

早在20世纪40年代,医生就已经确认淀粉和某些类型的纤维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在治疗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用特殊碳水化合物饮食配合治疗。消除了谷物、大多数根茎蔬菜、糖和大多数乳制品。消除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缓解许多人的消化症状。

4、血液测试中缺铁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会与人体竞争营养素,例如铁。如果在我们吸收铁之前,细菌消耗了铁,我们最终会患上缺铁症,进而可能导致贫血,或者只是缺铁而没有贫血。在这两种情况下,其他原因不明的缺铁可能是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存在的线索。

5、血检叶酸含量高

我们肠道细菌的众多工作之一就是生产维生素和营养素,帮助我们的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例如叶酸或维生素B9。因此,如果我们的叶酸水平在血液测试中很高,是我们可能有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迹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13094-1267486.html

上一篇:为什么会发生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下一篇:什么疾病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关?
收藏 IP: 107.19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