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fotainmen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fotainment In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博文

又一年

已有 3280 次阅读 2015-12-31 19:52 |个人分类:成长点滴|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一眨眼就到了2015年的尾巴,这一年感慨特别多,却不知道从何道起。今年下半年来写博客变懒了,很多时候有吐槽的欲望,却懒得码字。写博客就跟跑长跑,不能泄气,一泄就真的松下来了。今天晚上觉得再不码几个字给自己这一年一个交待,有点对不起自己。

这一年的遗憾特别多,很多想写的博客和想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成,惰性加穷则独善其身的窘境。有几篇特别想写的博文没写成,都是跟论文有关。一篇是爱恩斯坦手稿之争的时候我曾在刘立老师博文后面给自己挖坑,说要写一篇如何从衔接的写作风格判断是否同一个作者,却一直未能成文。还有一篇是在朱朝东老师博文后面挖坑说要写一些学术论文背后的故事(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6560-857916.html),题目都想好了:the unpublished stories of publications,这是我曾经做过一个讲座的题目。我们在培养研究生和科研新手的时候都只关注从发表的论文中学习,就是从成功的科研经历中学习,而科研过程可以说真是失败是成功之母,但现实中却大多都不注意关注失败的学习价值,我特别想关注的是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会一再过滤掉很多科研过程的血泪故事,因此仅从论文学习科研真是看起来很美。还有几个坑我大概记得,比如给蒋科学写素食科普的论文,但都没功夫填坑。貌似王晓明同学说过,坑多了就麻木了。前面这两个坑麻木了也是要填的。还有一篇特特别想写的,再次挖一个坑,那就是论文写作对思考的作用。大家都痛骂论文,其实是因为我们的科研教育对论文写作只教了皮毛,很多新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慢慢就将其变成争名夺利和职场厮杀的工具。我想写一篇博文谈一谈论文的起源和发展到目前风格的形成过程,展示一下论文写作对科研工作特别是思路整理的正面意义,特别是对科研新手的指导意义。这或许是一个语言工作者的最后情怀了。

这半年我自己一直在写论文的状态,但总体说来跟其他人学术交流不多,脑子犹如被掏空了的感觉。

16年就不展望了,因为心理学研究显示,我们在展示未来计划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成就感,犹如已经完成了这些事情,会降低完成这些事情的实际可能性。这一点我从过去这两年无数项目申请书的写作中深有感触。每次在申请书里面雄心壮志地描绘各种未来的蓝图,空头承诺获得了种种虚幻的满足感,而实际产出率却很低。(我前面的博文承诺是不是有此嫌疑?)

痛定思痛,2016暗地里做好该做的事情就可以了。

是为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9982-947192.html

上一篇:冬大过年
下一篇:回首2015:当科研遇上怀孕
收藏 IP: 116.22.165.*| 热度|

8 武夷山 陈小润 赵美娣 刘拴宝 黄仁勇 张士宏 王晓明 王春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