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法德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futao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博文

求学往事之“南有华工”

已有 5617 次阅读 2009-1-7 14:19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选择专业有时是一种选择自己宿命的方式,一旦你选择了,专业将会在你的思维中固化成范式,使得你的奋斗无论如何百转千回,却总会在不断与她纠结。这些时做着自己的研究,偶尔抬头,却发现原来当初与科哲一段邂逅所产生的影响是如此深远。当年点滴,聊以记之。 如果溯源华中科技大学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研究的历史可至1980年前后,在张碧辉等先生的掌门下,自开篇伊始,就风生水起,以至当年学界有“北有东工,南有华工”之誉。所谓“东工”是指当年的东北工学院,今天的东北大学,陈昌曙等先生立说处;而“华工”则是指华中工学院,今天华中科技大学的前身。张先生是与冯之浚等比肩,继龚育之、吴明瑜等前辈之后新中国第二代科技政策研究者与管理者。在他们这一辈学者不仅复兴了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而且引导研究向科学学范式转型,可以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后世事变迁,当学者与做官僚毕竟大有不同,张先生因一些原因离开了华工。我辈进学太晚,未能有幸听先生传道,但从我师一辈学者言传之中知些许故事。据殷正坤先生与当时还是研究生的王晓东副教授说,至夏皮尔到华工讲学时期,华工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研究可谓鼎盛。 

   张碧辉、邹珊刚等先生之后,就是我师父这一代学者了,如殷正坤、钟书华、李思孟、宋子良、王平等先生。这个时期正是国内科技哲学与科技管理研究迅速迈向规范化、成熟化的时候。华工科哲在我求学的时候每年研究生招生数都很少,基本上是每位导师一届带一名研究生,因此学生接受导师耳提面命,承接默会知识的机会很多。我印象较深的事之一是殷正坤先生曾经给我讲授生命伦理学。我们那一届总共五名学生,我和殷先生带的一位研究生选修了这门课。有一段时间,先生为了深化几个专题的讲授,又请来邱仁宗先生的一位博士生做助教,参与讨论。这样一来,课堂里就成了两位老师对两名学生。到我后来读博士也再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注重学术史是当时教学的一个特点,记得上自然辩证法原理时,教授非常乐于将一些历史背景告诉我们,而历史又往往是偶然的,并不完全合乎逻辑,所以这门课被我们私下里称之为“自然变态法”原理。我的导师钟书华教授是一位非常体恤学生的老师,他很注重学生的感受。可能是先生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窗户能知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所以在上课时经常与学生的目光相视。我们上课时人数又很少,结果一堂课下来往往要对视好几个回合。而长时间与先生对视,一方面做学生的似乎有些大不敬,另一方面也让自己紧张,怕思想开小差给逮着了,所以会有些许紧张。
 

华中科技大学主校区地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7288-208995.html


下一篇:庆祝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召开,追忆似水年华
收藏 IP: 218.192.165.*|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