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xca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xcar 学了物理而没有搞物理 却自觉不自觉地用物理

博文

关于日本3.11大地震的若干看法 精选

已有 11342 次阅读 2011-3-14 21:22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地震, 日本, 辐射, 海啸, 核电站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311日下午,日本本州岛东北海区发生了里氏9.0级地震(最新修正数据)。这场大地震随即引发了破坏力巨大的海啸,造成了本州岛沿海地区的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物资物损毁,最可怕的后果是导致了福岛核电站的至少三个反应堆陆续进入了事故状态并已导致了核泄漏。有关这次地震,科学网的博主们已经写了很多博文,有理性科普的、有感性抒情的,总之无论是博文内容还是下面的跟帖评论都很有看点。这3天里,我不但陆续读了一些博文,我也在思考着这次很大、影响可能会很深远的突发事件,期间断断续续地冒出一些想法,有科学技术层面的,也有历史政治层面的,今天一股脑地写出来,与大家讨论。

1、如何看待地震及其预防?

这个题目真的很大,这个问题其实我无法真正给出一个回答。但是我仍然把它写出来,而且放在了最前面。

黄秀清说“地震是自然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1】,这种很刺激眼球的话我不敢说(俺属耗子的,胆子太小!),但我觉得其实这种说法有其道理。自然界一直有地震这种不时发生的自然灾害,既然在可预见的未来里根本无法靠我们自身的努力消灭它,就得学会坦然面对,尽量与其“和谐相处”(这是句可能引来砖头的话)。所谓“和谐相处”,其实就是自己先别去折腾地球诱发地震,例如别没事干设计什么炸弹之父之母之爷爷之奶奶之类的东西去搅扰地球的好梦,也别为了满足贪欲而掠夺性地开采地下的资源,人不去招惹地球,有些地震或可避免(例如煤矿采空区的上方就常有的那种小地震)。同时,“和谐相处”还意味着在人们已经知道肯定早晚会有地震来造访的地方(地震带),能不住人就别住人,能少住人就不要多住人,如果必须住人,就认认真真地把房子修得结实点儿(这一点真的应该学习日本人),把防灾减灾的条件准备得充分些,这样地震它老人家亲自光临的时候,我们也不至于太过局促。总之,对待地震这位脾气超级大的“老朋友”,“礼数不周到”是绝对不行的。它要是发飙,轻则掀桌子上的茶壶茶碗,弄倒个书架落地灯啥的,重则房倒屋塌并使人受伤以至于毙命,更严重的时候会催动海啸、泥石流、火灾等次生灾难。。。。。。

若论对待地震的“礼数”,首先要有个“迎宾”的礼节。可惜,要知道地震何时发生(即地震的预报),以目前的技术谁也不敢准确地说出有几成把握。好在,地震如果已经发生,或者说地震波已经从震源出发了,如果有就近的监测仪器能够探测到地震波,并迅速确定了震源方位以及震级,还是可以通过电信号的形式发出预警信息的。当然,剩下来的事情,就是电磁波与地震波的赛跑了,在这方面,电磁波显然可以近30万千米每秒的速度遥遥领先,地震波的数千米每秒的速度只能落在后面。不过,仅仅电磁波跑过了地震波还不够,还要在信息的处理和发布环节也要足够迅速,才有可能让人们在感受到“大地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之前做出必要的避险动作,哪怕是戴上安全帽钻到桌子底下也好,如果能跑下楼当然更好,如果能完成了一切安全操作(拉电闸、关煤气之类)则是好上加好。很想跟地震局说一句:可靠的地震预报即使不能实现,可信的地震预警系统能不能设法先建立起来?如果预警的工作做得到位,我们至少可以期望远离震中的地方能够减少一些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如何看待日本发生大地震这件事?

   今天早上,我在回复曾庆平的博文“面对日本强震,中国人该取何心态?”时曾经写下这么一段话:

    这是个很纠结的问题,需要理性地看待。
   日本大难当头,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我国施以大力援助是必须的。大家都是人,在自然灾害面前都是弱小   的,必须联起手来抗御自然灾害。在这时候怀有复仇的心理而异常兴奋是不对的。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提防这次大难过后,安全焦虑可能给日本人带来的国际政治策略方面的变化。须知,1923年的那次大地震在客观上促使日本下定了侵华的决心,那场战争给中国和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带来的深重的灾难。
    大地震这种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甚至连预警都很困难,但大战所带来的灾难却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想让中国人以对待巴基斯坦(中国最铁的“哥们儿”!)或者新西兰(作为大量华人的留学地和旅游地的国家)地震的心态对待日本(一个曾经两次侵略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国家)地震,肯定极其不现实。原因无他,只因虽然地震是相同的,地震后受灾的人的悲惨境遇也差不多,但地震之前这个国家的历史上所作所为大不相同,倘若真的“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甚至要继续提防可能的侵略。理性的人们应该懂得“就事论事”,能够在别人身陷困境、需要帮助的时候慈悲为怀拉人一把,而在那些曾经接受过帮助的人对自己的国家心存歹意的时候,也要做好打击侵略者的一切准备。

3、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相关问题

日本福岛的几个核反应堆的事故已成定局,给日本国民和周边国家乃至于整个世界带来的恐慌只怕不会很快消除。我虽不是有关方面的专家,只想冒昧地说几点自己的看法。

(1)会发生核爆炸么?当然不会!如果核爆炸如此容易,一个正常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失控就能发生,那么世界核俱乐部的大门可就快敞开了,那岂不是意味着很多核电使用国都可以给自己预备一个自杀用的原子弹。发生真正的核爆当然需要挺苛刻的条件,否则中国不需要用那么多顶级科学家去努力攻关那么长时间了。

(2)氢气爆炸有多可怕?福岛核电站的一号和三号反应堆相继发生过氢气爆炸了,反应堆的建筑物结构也因此遭到了破坏。这种氢气爆炸并不神秘,其实很多初中化学老师都给同学们演示过的,不同之处在于,当时一声巨响后易拉罐飞向了天花板,现在是一声巨响后反应堆建筑被爆棚了。如果仅仅炸坏一栋房子,并没引起大火,还不算太玄,如果反应堆的结构因此被进一步破坏或许更可怕,好在目前看来没出现这种局面。

(3)辐射的危害有多大?目前辐射最大危害并不在于破损反应堆直接发出的辐射(这种辐射只在近距离有杀伤力,越远越弱),而在于反应堆中泄露出来的各种放射性物质。这些放射性物质会先随着空气飘散到空中,然后被风吹到远处,并陆续沉降下来,形成放射性沾染。如果半衰期比较长的沾染物不被及时发现和清理,就会产生长期的辐射,影响周围人的安全。如果放射性物质被吸入体内,就会不断累积人的受辐照剂量,导致病变,如果只是沾附在体表,还可以通过消洗处理掉。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但应该认真监测国土上放射性灰尘的沉降,更应该注意检查从日本和北美的物品的放射性沾染物情况。

(4)辐射防护的ABC。电离辐射的防护主要靠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也就是要尽可能缩短暴露在辐射环境的时间,尽量远离各种电离辐射源,同时使用一切可能的手段阻隔辐射,以消减到达人体周围的辐射强度。现在要求核电站周围的居民疏散,就是距离防护措施,让人们尽量呆在室内别出门,就是要利用建筑物实现屏蔽防护的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免吸入放射性尘埃,就是避免发射性物质进入体内长期辐照的时间防护。

~~~~~~~~~~~~~~~~~~~~~~~~~~~

参考:

1】黄秀清:地震是自然赐给人类的最好礼物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480705&do=blog&id=422253

2】曾庆平:面对日本强震,中国人该取何心态?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81238&do=blog&id=422090&from=space




解析日本大地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11635-422393.html

上一篇:笑读科学网第二届顾问博主委员会名单
下一篇:终于重登周排行榜了
收藏 IP: 219.217.239.*| 热度|

43 苗元华 武京治 曾庆平 曹广福 柏舟 杨秀海 丛远新 刘洋 赫英 陈安 吉宗祥 李学宽 李泳 诸葛淑媛 朱教君 蔣勁松 郑永军 毛培宏 庄艳 赵明 张骥 李银生 杨顺楷 陈永金 武夷山 陈儒军 王号 刘庆丰 朱志敏 侯成亚 王志红 王西宝 李毅伟 刘广明 杨月琴 张焱 杨文祥 葛肖虹 fumingxu xqhuang zzjtcm yangxintie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5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