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hengw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ashengwei

博文

小麦TaGW2基因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已有 4242 次阅读 2018-4-2 08:3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小麦, 粒重, GW2

小麦TaGW2基因对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本期作者:胖丫和大胖丫

      GW2编码E3泛素链接酶,在水稻、玉米、小麦和高粱籽粒大小的发育过程中起负调控作用,该基因突变之后能显著增加籽粒重量(grain weight)。前期有不少研究关注GW2,我们前不久也推出一篇GW2的解读,由QTL到基因--到底该不该高兴呢?。小麦中存在三个同源基因TaGW2-A1、-B1和-D1,现已证明TaGW2-A1突变之后能够影响小麦的粒重、粒长和粒宽,但TaGW2-B1和-D1影响籽粒大小的研究还需要更多证据。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发表于最新一期的the Plant Journal杂志,文章题目为“Analysis of the functions of TaGW2 homoeologs in wheat grain weight and protein content traits (doi: 10.1111/tpj.13903)”,通讯作者为遗传所的王道文研究员和高彩霞研究员。这篇文章主要对TaGW2-B1和-D1在小麦籽粒发育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具体结果如下:

      尽管三个同源基因TaGW2-A1、-B1和-D1之间的同源性很高,作者还是利用CRISPR/Cas9技术分别创制了4个TaGW2的突变体材料:TaGW2-B1TaGW2-D1单突变体、TaGW2-B1-D1的双突变体以及TaGW2-A1-B1-D1的三突变体(受体材料科农199中TaGW2-A1基因本身存在突变)。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单突还是双突材料的千粒重与对照(科农199)相比均有显著增加,但B1(gw2-b1)单突和B1/D1(gw2-b1d1)双突材料的千粒重增加幅度更大;相应地籽粒宽度和籽粒长度也显著增加,增加模式与千粒重类似。三突变体的籽粒千粒重和粒宽粒长与对照(Bobwhite)相比有明显增加。对于单株产量来说,B1单突和B1/D1双突材料较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10.46%和16.53%,但D1突变体与对照相比则减少了4.14-12.18%;三突变体的单株产量与对照相比也普遍有所提高,最高可达14.17%。b1d1的三突变体(a1本身是突变)尽管千粒重增加,种皮却起皱了。淀粉含量没有显著改变,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文中没有交代成熟以前是否就起皱了,想必是成熟后期变皱的吧。胖丫本着鸡蛋里挑骨头的立场说,下面这张图片要是左边和右边的放大倍数一致就好了,b图就看起来顺眼点,图片里的小麦种子大小比较均一,要是交代是如何选择小麦种子拍照的就好了。

     有研究表明TaGW2在种皮和胚乳中表达,因此作者还分析了突变体材料的籽粒蛋白含量以及储藏蛋白(seed storage protein)的含量。在所有四种突变体材料中,籽粒蛋白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B1(gw2-b1)单突和B1/D1(gw2-b1d1)双突材料增幅明显;储藏蛋白的两种主要类型,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增加显著,其增幅模式与籽粒蛋白含量类似。另外,面粉蛋白(flour protein content)和面筋强度(gluten strenght)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增加,提高了小麦的加工品质。

     水稻中OsGW2基因的敲除增加了小花外壳(spikelet hull)的细胞数目以及胚乳细胞的大小,从而影响籽粒重量以及籽粒宽度。小麦TaGW2基因突变之后,其种皮的外层细胞数目和长度明显增加,B1/D1(gw2-b1d1)双突材料增加最多,B1突变体次之,D1增幅最小;对照材料(科农199)的种皮由两层细胞组成,而在B1(gw2-b1)和D1(gw2-d1)的单突变体材料中则由4层细胞组成,B1/D1(gw2-b1d1)双突材料则为3层。


     由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小麦的3个同源基因里面TaGW2-B1在籽粒发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最大,这与其表达量最高具有一致性。另外,B1/D1(gw2-b1d1)双突材料无论是在单株产量、面粉蛋白含量以及面筋强度等方面,与B1单突材料相比均有显著提高,这很可能说明TaGW2-B1-D1之间存在某种互作从而影响小麦的产量性状和加工品质。


看完此文感觉意犹未尽。本文在创制出这些突变材料之后,重点放在了比较不同突变体之间籽粒表型上的差异,没有探究进一步的机制。有些报道说,GW2可能还影响穗粒数,本文没有调查穗粒数,猜测应该是没有差异。2012年的时候有一篇文章里将干扰GW2(RNAi)之后粒重降低,这显然与本文的结果相反。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去年在动物方面的研究结果也表明RNAi和敲除蛋白结果不一致的现象。另外本文突变体的粒长是显著增加的,而水稻的GW2粒长的影响不显著,水稻GW2还调控灌浆速率。小麦和水稻的GW2或许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比如小麦GW2还影响加工品质,面粉蛋白含量以及面筋强度。

我们已知有一些基因被提前终止之后,其本身的表达水平也会发生改变。本文在敲除一个或2个GW2基因之后,是否会改变其他正常的GW2基因的表达?由此,胖丫又开了一个脑洞。在蛋白水平上改变(提前终止),直接将GW2基因组区段敲除,以及在转录水平上敲低(理想情况下完全不表达)对表型的影响是否一致?现在RNA_seq挺流行的了,这篇文章要是有这方面的数据就好了。话又说回来了,也许下一篇文章就是这个呢

如果要在育种上成功应用,还需要继续评估在不同背景里GW2的效应大小,文中也提到单株产量增加10%以上,实际上真正在育种上推广的时候,效果如何还是有待进一步评价。

现在我们都爱说套路,这篇文章的套路比较简单,就像最早的MLO基因。现在有基因编辑加持,发文章的档次也要好一点。所以大家还是抓紧时间,借着基因编辑的风口,发的更高一点,从发文章上讲,正是投入产出高的时候。一旦风口过了,再按这样的套路来,那真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欢迎关注小麦研究联盟”,了解小麦新进展

投稿、转载、合作以及信息分布等请联系:wheatgenom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4241-1106885.html

上一篇:从染色体到餐桌
下一篇:低温、高温对起身拔节期小麦的影响
收藏 IP: 58.213.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