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shiin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shiine

博文

[转载]G-index在citespace里在干嘛用的?(转)

已有 11645 次阅读 2020-5-21 17:00 |个人分类:citespace|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G-index通常被称为g指数,所谓g指数,通俗来讲就是一个指标。

为了理解这个指标,还要引入另一个指标:H-index( h指数、h因子)

h指数的定义是“一名科学家的h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p-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h次”,例如,甲的h指数是11,那么在他发表的论文中,引用次数超过11次的论文共有11篇。这个指数兼顾了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质量,可以衡量研究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

但是这个指标也存在不足,比如某人有一篇文章很有分量,是高被引文献,其余很普通,那么h指数表现不出来。

这个时候就引入了G-index( g指数)。g指数正是为了弥补h指数不能反应高被引论文的缺陷而提出的,定义为:“论文按被引次数排序后相对排前的累积被引至少g平方次的最大论文序次g,亦即第(g+1)序次论文对应的累积引文数将小于(g+1)的平方。”

好了下面讲到G-index在citespace中的作用了。

由上图可以看出g-index在citespace中属于selection criteria(选择标准),图中给出了简介以及可供调整的数值框。

图中是说,这个选项在每个切片(slice)中使用了一个修改过的g指数,然后再后面给了个公式,下面的意思就是可以通过自行调整比例因子k值的大小,来纳入或排除更多的节点。

简单来讲,就是k越大,图谱中出现的节点越多;k越小,图谱中出现的节点越少。

之所以写了上面那么多内容,是为了便于理解这些参数的意义(同时也加深我自己的理解)。

还有疑问的话再下方评论区询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90482-1234277.html

上一篇:[转载]citespace中 A hierarchy of key concepts (如下图) 是怎么做的?(转)
下一篇:[转载]How to Visualize a Hierarchy of Keywords or Phrases
收藏 IP: 114.222.22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