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孤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ym 大漠孤烟 西域风情

博文

当代人头顶上的定时炸弹——生态环境地质病

已有 4483 次阅读 2008-11-21 22:08 |个人分类:科学探索| 疾病, 生态环境, 炸弹, 重金属

在研究生院的时候,我选修了林景星教授的《生态环境地质学——21世纪新兴的边缘学科》这门课,在课上林老师让我首次了解到了生态环境地质病这一个全新的概念。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现代生态环境研究室主任林景星研究员首次在全球提出了生态环境地质病的概念。什么是生态环境地质病?林老师告诉我们说,由于严重的人为地质活动使地球上的元素发生扩散、迁移、富集,通过食物链,有毒物质转移到人体内,积存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爆炸性效应,我们称之为生态环境地质病。这种人为造成的元素迁移或富集具有延缓性、积存性、爆炸性效应,即这些元素进入到环境,刚开始并不会引起群体大规模发病,或只有少数敏感型的人或生物得病,但当这些化学元素在人( 或生物) 体内积存到所能忍受的极限量时,其毒性就会发生爆炸,从而引发地方性、区域性、高比例的人群( 或生物群) 爆发疾病,给人群( 或生物) 健康造成极大危害,是隐藏在人( 或生物) 体内的化学定时炸弹。这种化学定时炸弹”“爆炸的惨剧时有发生,并酿成巨大的环境灾害。

我想大家可能都在网上或者报纸等媒体上都曾听说过陕西的“癌症村”、““大脖子村”、泰国的“黑脚病”等事件。这些就是典型的生态环境地质病。

陕西省华县瓜坡镇龙岭村位于秦岭北坡一个形似龙背的山峁上,那里山清水秀,近年却一直笼罩在“癌症”的阴霾下。根据调查,该村30 户人家、154 人中,自1974 年发现第一例食道癌患者,到2001 年全村共死亡59 人,其中死于癌症的36 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61%,死于心脑血管病和肺病的22 人,仅1 人属于自然死亡,全村30 户人家中只有4 户未出现过癌症患者。林景星研究员的科研小组对龙岭村进行了为期3 年的全面调查。调查结论让人震惊:作为主食的面粉中,铅超出国家标准1.6 倍,属重污染;铬超出国家标准2.98 倍,属于严重污染。芹菜中镉、铅、汞、砷、铬全都严重超标。耕植地、非耕植地以及室内用地,都受到了重金属元素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村里所有人的头发中检测出铅、砷等金属。可以肯定地说,铅、砷污染是龙岭村致癌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泰国的黑脚病。泰国西南部某地原本没有大的疾病出现,但近半个世纪以来,那里出现了黑脚病,患者脚部皮肤先发黑,后溃烂,最后坏死。1992 年,泰国经济部下属的地质调查部和英国的GEOLOGICAL SURVEY地质调查所联合攻关,他们发现,泰国西南部在地质上属多金属成矿带,有很多矿产,开始挖掘时还好,但过了半个世纪,废矿渣风化,有毒的元素——主要是砷,扩散到了水中。当地水中的砷含量严重超标,使得当地人出现了“黑脚病”。

这些地区性爆发的地质疾病都主要是由人类大规模对地质环境的作用而出现的。那么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现在的人为地质活动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原先地壳有100 多种化学元素,由于人为活动影响,破坏了地壳元素的平衡状态,使这些元素扩散、迁移、富集,最终通过食物链转移到人身上,影响人类的健康。

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世界银行共同出版的《世界资源报告》一书中指出,地球上四分之一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也就是说,疾病并不全是由病毒引起的。有病毒或遗传因素,但至少还有四分之一与环境变化有关,由于环境污染引起的。据他们的统计,全球有1100 万的儿童活不到5 岁。另外,因空气污染引发的急性呼吸系统感染每年夺去400 万儿童的生命。国内外的多种研究表明,目前地球上大约有80%~90%的高危病种(心血管病、癌症、糖尿病)是由环境严重污染引起的。

我国目前在环境地质病方面尚无准确的统计数据。面对我们身边越来越危险的“定时炸弹”,在林景星研究员孤独的呐喊声中,和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遭受到环境地质病的侵袭后,国家和每个人也逐渐开始关注生态环境地质病了。国家开始在这方面加大了科研投入的力度,而社会上每个人也都知道了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环保的行列,争取把这种生态环境地质病消除在爆发前。

 

本文资料来源于林景星研究员课程讲义

感谢您的关注  请点此投票  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8983-205904.html

上一篇:进入机械化时代感觉真好
下一篇:春风不渡玉门关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