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SciHum(教育、科技与人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anfq

博文

苏格拉底与女性

已有 6943 次阅读 2020-3-7 22:11 |个人分类:哲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苏格拉底, 女性, 三八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是国际妇女争取平等权利的纪念日,从1909年美国芝加哥女工的斗争至今已有111年。值此写篇有关女性的短文。

在这个纪念日,人们自然想到女性权利,想到女权主义。然性别平等,道阻且长。几千年来,对女性的态度和思想,一直在影响到女性的教育和发展。

让我们把目光延伸到遥远的古希腊时期,说说苏格拉底如何看待女性。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为西方哲学奠定了基础。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到目前为止,关于苏格拉底最重要的信息来源是柏拉图。柏拉图的对话以苏格拉底为主要人物,他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矛盾的人物。苏格拉底是一个否认自己有门徒的老师,是一个讲理性的人,他服从自己头脑中的神圣声音。他蔑视感官的愉悦享受,却为青春的美丽而兴奋;他致力于雅典男孩的教育,却对自己的儿子漠不关心……很少有人物像苏格拉底一样使西方世界着迷!

说到苏格拉底与女性,首先想到的恐怕是苏格拉底与其妻子的故事。传说中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一位脾气暴躁的泼妇。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朋友谈论,他的妻子进来后,对他先是一顿大吵大闹,然后又在他头上浇了一桶污水。作为哲学家的苏格拉底只能采取幽默的方式加以应对,“我知道,打雷之后,必有降雨”。

在《美涅克塞努》(Menexenus)和《会饮篇》(Symposium)这两个对话中,苏格拉底声称他受到一名女性的指导。在《美涅克塞努》中,苏格拉底说,他是阿斯帕齐亚(Aspasia)的学生[阿斯帕齐娅是古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Pericles)的情妇,以其智慧、机智、美貌而著称]。阿斯帕齐亚教他修辞艺术,教他认识大地是人类的“真正母亲”,死去的士兵们舒适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而生育的妇女只是在效仿大地。有人认为《美涅克塞努》是在嘲笑雅典人为阵亡士兵举行葬礼演说的习俗。阿斯帕齐亚的演讲自认为,雅典的国土赋予其公民、士兵和儿女以生命,与其说他们属于父母,不如说他们属于这片土地。

柏拉图的对话式作品《会饮篇》所描写的是悲剧家阿伽松为了庆祝自己的剧本获奖,邀请了几位朋友到家中会饮、交谈。参加者有修辞学家斐德罗、喜剧家阿里斯托芬、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人。它是一段通过演讲和对话的形式谈论爱的本质,既有讽刺式的,也有认真的。在《会饮篇》中,苏格拉底告诉他的一个朋友,他从巫师迪奥蒂玛(Diotima)那里学到了他所知道的关于爱的一切。迪奥蒂玛教导他,思想是男人和男孩间智力交流的产物,思想的探讨要优于女人对后代身体方面的养育。苏格拉底说,他由此认识到,对女人有性吸引力的男人被误导了,这样的男人试图通过生孩子来寻找永生。而迪奥蒂玛告诉他,思想更有可能使一个男人出名。

在《申辩》(Apology )篇中,当苏格拉底告诉陪审团,他不会在陪审团面前哭泣、哀求和求饶,因为采用这种伎俩求得无罪的男人“不过是女人而已”(跟女人相比好不到哪里去),苏格拉底说出这样的话意味着他似乎赞同标准的性别歧视的成见。但在《理想国》(Republic)中,苏格拉底来了一个大转弯,他不仅是自由主义者,而且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者。他认为性别与职业能力无关,并宣称妇女应与男子一起接受教育,特别是应接受战斗训练。苏格拉底说,在他的理想世界里,女人会和男人一起裸露着身体进行军事演练。当苏格拉底的谈话伙伴以“外国人会笑话”来反对他时,苏格拉底说“没关系”,因为女人“穿着美德的外衣”

苏格拉底在设计一个比雅典更完美的城市时,也废除了核心家庭(小家庭,只包括父母和子女)。他说,女人会像猎犬一样被共养在一起。最勇敢的战士将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女性。这一制度除了激励战斗的勇气之外,还将及时培养出更优秀的战士。这一建议与亚里士多德芬尼斯的戏剧《大会上的妇女》(Women at the Assembly)相类似,在剧中,妇女自己改写了雅典法律并废除了私人家庭。

 以上从一些对话作品的记载中简略地分析了一下苏格拉底的关于女性的思想。他的思想得益于女性的教导,他对爱的认识、对男女关系、对家庭的认识,也受到古希腊那个时代的局限。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 潘发勤)

关于苏格拉底的《申辩》篇的部分内容,曾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材料粘贴于本网,参见:教学材料:Apology道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8262-1222310.html

上一篇:《自然》杂志又提“publish or perish”
下一篇:白狼.动物保护.综合英语学习
收藏 IP: 112.9.104.*| 热度|

1 刁承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8: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